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丽 《现代商业》2014,(8):188-189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税制改革做出了部署,这是改革开放后形成的税收制度,在我国经济总量扩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制约、社会呼唤公平正义和经济转型升级的条件下,适应新形势的继续完善。改革的方向是实现税收法治、提高直接税比重、完善税收征管。  相似文献   

2.
张誉戈  高洁 《商》2014,(48):180-180
近年来,宪法与司法体制改革的问题受到了很多广泛的关注,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我们要“依法治国”这个无疑是将法律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虽然我国一直在极力改革,但是结果依旧不如人意,甚至出现了步履维艰的情况,根据党的四中全会报告指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思路进行改革,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同样也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部署,重要目的就是提高司法公信力,让司法更好发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法治原理     
王钊 《商》2014,(40):200-201
随着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依法治国已成为我国当前治国的主流,然而对于法治的界定学界也有不同看法,为了建设法治国家,实现真正的法治社会,必须正确理解法治,本文从法治含义以及精神,原则等方面,对法治进行了相关的解读。  相似文献   

4.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真正做到以法治促改革发展、促公平正义、促和谐稳定,在法治轨道上不断提高区域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此,必须通过"五个坚持"的践行,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切实有效的落实依法治省,依法治市之举。  相似文献   

5.
《商》2015,(20)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问题的重大决议》后,依法治国成为我国党和国家的工作主题。在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我国,解决农村矛盾纠纷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基层人民调解制度更是化解农村纠纷的有力武器。分析当前我国的基层调解组织,仍然存在一些弊端需要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6.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能没有律师.律师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重要践行者;"诚信友爱、充满活力"是律师执业的基本要求;"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应是每一位律师的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7.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大力提高法治工作队伍的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就是法律职业人队伍。可见,依法治国的前提是"法律职业人"的法制化。法律职业人是推动依法治国的中坚力量,只有法律职业人的成熟成长和发展壮大,才能推动依法治国的步子大踏步的前进。  相似文献   

8.
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把"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确立为我国新时期法治建设的新目标和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内容。一个法治国家必然具备一个法治社会,一个法治社会必然由信奉法治的公民组成。而在我们这个具有"人治"传统精神的国家,想要公民转而信奉"法治",是无法仅仅靠国家的号召来完成的。在国家大力引导的同时,最重要的是需要作为执政者的党员领导干部带头信仰法治,以自身言行来率先垂范,党员干部率先树立起法治信仰,将是我们建设"法治中国"征程的起点。  相似文献   

9.
《商》2015,(3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法治中国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利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够感到公平正义"。基层人民法院应当以司法体制改革为契机,全民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提高法院的审判工作,着力打造一支专业化、职业化、正规化的法官队伍。  相似文献   

10.
戴鹤子 《商》2014,(11):59-59
十八届三中报告全会中贯穿的公平正义的理念是对我党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攻坚时期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理论上的重大继承与发展,我党在发展阶段中的各个重要时期都十分重视维护我国社会公平正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正义观最忠实的维护者,丰富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涵。梳理《共产党宣言》中的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公平正义思想的科学内涵对十八大召开后加快推进我国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进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正>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0月28日发布,企业人士纷纷发表对《决定》的看法与感受。周黑鸭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合伙人郝立晓表示,此次十八届四中全会树立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必将给所有的民营企业注入新的发展活力。郝立晓认为,做为一家发展中的民营企业,深知社会环境、政策环境给企业带来的巨大影响。此次十八届四中全会树立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  相似文献   

12.
陈萍 《中国品牌》2014,(11):1-1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在这个收获的季节,13亿中国人迎来了年度最重要的政治生活大事——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隆重召开。10月20日至23日在京举行的这个年度"大事"上,将依法治国的目标首次高规格地写入了党的全会,也宣告了法治中国掀开了新篇章,依法治国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推动我国依法治国进程的同时,也将进一步加快我国会计相关法律制度修订完善的进度。自1999年3月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在宪法中确定"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治国方略以来,我国的法治化进程有了明显的提速。如今,经过十几年的经济高速发展,此次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作为主题,实际上是反映了我国法律制度建设与经济发展水  相似文献   

14.
牛福莲 《商》2014,(41):9-10
十八届四中全会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总目标,从根本上肯定了法治的基础性作用。那么,对于我国广大的非公企业而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将产生怎样的意义?依法治国又将会给民营经济带来哪些机遇和利好、约束与挑战?对此,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了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常委、民建中央企业专委会主任、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  相似文献   

15.
当今时代,衡量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准是公平正义,同时公平正义也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当前我国社会的各个阶层对公平正义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分配领域与法治机制上.分配领域上的不公平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或者执行不到位,因此法律对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法律机制上的公平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到保障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与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形成了姊妹篇。三中全会为全面深化改革做出的顶层设计,必须在法治轨道上进行,由法治提供保障,并以法律的形式巩固成果。四中全会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抓住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问题,指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改革红利所在。解决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法治问题,必须加快推进法治经济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破解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7.
《商》2015,(26)
构建法治政府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重中之重,而法治政府建设的一大走向就是要全面提高政府效能,实现政府转型。全面而有效的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才能真正实现政府转型。当前,政府信息公开在实践过程中遭遇一些困境,只有解决这些难题,才能真正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18.
《商》2015,(3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法治中国建设做了系统部署,并提升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确立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国家治理法治化的过程,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推进国家治理法治化。  相似文献   

19.
《商》2016,(15)
法律信仰的虚无,是当前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障碍之一。"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1当法律"形同虚设"时,法治必然会被人治所替代,法治精神亦无法转换为中华民族的整体精神,从而难以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历史使命,何谈践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保障农地确权顺畅实施。法律信仰是法治建设的观念基础,在当下法制建设过程中,必须明确法律信仰、法律信仰缺失的根源以及在我国建立法律信仰需要具备何种要素等。  相似文献   

20.
胡磊 《中国电子商务》2009,(12):129-130
民生问题得到重视和保障,有赖于一个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公平正义是推动和谐社会的支点。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是其永恒的工作主题。在新的历史时期,检察机关应该在执法理念、执法机制和执法效果上转变观念,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服务和保障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实现检察工作与时俱进,促进检察事业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