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通货膨胀是纸币流通条件下特有的经济现象,是指由于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过多而引起的纸币贬值和物价总水平持续普遍的上涨。其实质就是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从而导致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而引起的纸币贬值和物价总水平的上涨的经济现象。  相似文献   

2.
张大庆 《魅力中国》2013,(26):55-55
通货膨胀是价值符号流通条件下的特有现象,在经济学界,对通货膨胀的定义有多种说法。有的认为通货膨胀是种普遍的超额需求,即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商品;有的认为是人均货币存量或人均货币所得的普遍上升;有的则认为是因不能增加就业或产品的货币投入所导致的物价水平处于持续上涨的状态,等等。尽管说法多种多样,但有两点是共同的:一是有效需求大于有效供给,二是物价持续上涨。在西方经济学中,比较规范的通货膨胀定义是萨缪尔森在其《经济学》中所下的定义,即“在一定时期内,商品和生产要素价格总水平持续不断的上涨”。  相似文献   

3.
通货膨胀是指由于流通中纸币数量超过需要所引起的货币购买力下降和物价普遍上涨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近年我国消费价格指数(CPI)呈现趋势性增长,并由结构性通货膨胀向全面性通货膨胀演变。中央把全年CPI控制在4,8%作为2008全年的工作目标,但到2008年7月份,我国CPI已经达到5.6%,通货膨胀形势非常严峻,通货膨胀现象不仅危及宏观经济层面,影响了人民群众正常的物资生活,而且对企业的财务报表影响也很大。带来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4.
发挥稳定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微调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货膨胀的成因很多,不一定都是货币供给过多引起的。但不管原因如何。通货膨胀最终还是体现为流通货币的增加和价格的上涨。用货币学派的一句话说“通货膨胀无论如何都是一种货币现象”。  相似文献   

5.
通货膨胀(inftation)在传统西方经济学中被诠释为价格持续上涨的过程,也即货币价值持续下降的过程。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价格水平上涨指的是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即所有的商品和劳务交易的价格总额的加权平均数。致于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西方经济学一般归结为两个:需求拉上和成本推进,前者指一般物价水平上涨是由于商品市场上过度需求拉上而引起的,两都都有精美的模型加以描述和阐释。在西方经济学的分析中,通货膨胀和失业向来是密切相关的。著名的“菲利浦斯”曲线解释了通货膨胀和失业一荣一损,相互替代的关系,并一度是凯恩斯主义治理经济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谈“过渡时朝”我国的通货膨胀问题杨燕青,邹春勇(复旦大学经济系)通货膨胀(inftation)在传统西方经济学中被诠释为价格持续上涨的过程,也即货币价值持续下降的过程。需要指出的是,这旦的价技水平上涨指的是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即所有的商品和劳力交易的...  相似文献   

7.
通货膨胀,这是当前困扰着很多国家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它引起纸币贬值和物价上涨,对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造成严重的危害。特别是恶性的通货膨胀,还会引起社会和政治的危机。因此,探索通货膨胀的原因,以便有效地防止和制止通货膨胀,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通货为什么膨胀?通货膨胀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由于流通中的纸币数量超过了货币流通的必要量。我们知道,货币流通的必要量是由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自身  相似文献   

8.
已经过去的1994年的中国经济,显著特征之一就是高通货膨胀。全国零售物价总指数上涨率近22%,为1978年以来最高值。通货膨胀再度成为学术界和老百姓的热门话题。笔者拟从统计资料出发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形成机制作实证分析,以便为预测和抑制通货膨胀提供参考。 一、通货膨胀与心理压力 通货膨胀是货币流通量超过货币需要量的币值下跌,物价上涨之经济现象。货币流通量超过货币需要量有两种情况,一是流通中货币确实过多,即票子过多;一是流通中货币并不过多,但货币流通速度过快。这两种情况下均会引起物价上涨。我们首先分析货币流通速度  相似文献   

9.
在商品经济下的纸币流通时代,货币供应量与物价水平的因果关系,已经是一种常识。近年来的物价涨幅较大,人们几乎都归咎于银行的货币供应量过多所至,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货币供应量与物价水平的关系所牵动的一系列相关因素是非常复杂的,其中不少问题还末被人们完全认识。为了自觉运用货币供应量与物价水平的关系,保持物价水平的基本稳定,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本文就从这个愿望出发,提出一些看法和同志们共同讨论。货币供应量与物价水平的分析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货币与商品价格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当货币是以贵金属  相似文献   

10.
郭峻峰 《中国经贸》2014,(11):145-145
在中国货币史上,元朝首次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纸币流通制度,并颁布中国最早的不兑现纸币发行管理条例《至元宝钞通行条画》,积累了大量的纸币发行和流通经验。但是元朝后期,物价飞涨,通货膨胀严重,给社会生产和经济建设造成严重破坏。付出惨痛的代价。本文以史实为依据,运用总结归纳的方法,就元朝通货膨胀的原因做简要分析,供今人借鉴。  相似文献   

11.
通货膨胀     
《山东建设》2006,(5):156-156
我们已经知道,通货膨胀的本质是由于经济流通过程中的纸币超过了所需要的金属货币,从而导敢的纸币贬值,其表现为社会经济中价格和成本的一般水平上升。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出现通货膨胀的迹象。文章就这一现象进行了通货膨胀的理论分析,对我国目前所面临的各个方面的通货膨胀压力进行了探讨,阐述了我国当前通货膨胀压力的成因,并提出了一系列应对通货膨胀压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通货膨胀问题两议丹秋一、“通货膨胀”定义辩析何谓通货膨胀?理论界对此问题看法大不相同。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第一种看法是: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具体说,是指消费物价指数年上涨持续在2.5%以上。西方许多经济学家持有这种看法。近年...  相似文献   

14.
通货膨胀分配的特点及其克服措施董长瑞,于凤芹通货膨胀一般表现为物价上涨、货币贬值,但它的实质却是经济利益的分配。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分配关系是通过货币和货币流通来实现的。物价的上涨,货币价值的下降,会直接影响人们的实际收入,造成利益的再分配。在一定...  相似文献   

15.
输入型通货膨胀是指在开放经济中,由于一国经济与国际市场密切相关,当国际市场上存在通货膨胀,价格上涨的现象时,这种价格上涨就会通过该国与国际市场的传导途径传播到国内从而引起国内价格持续上涨的现象。去年以来,中国国内物价持续上涨固然有国内经济增长较快带动需求强劲以及供需结构不合理等内部因素推动,但国际能源、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高涨以及外汇储备急剧增加导致广义货币流动过剩,则是推动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这也使得我国此次通货膨胀呈现明显的输入型通胀特征。  相似文献   

16.
劳动力超供给与资本物匮乏所导致的通货膨胀浅析谭金平一、引言一般来说,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给量增加,而物品与劳务数量未成等量增加,或增加得少,导致货币数量多于商品、劳务数量的总和,影响物价上涨”的一种经济现象。我国改革至今的通胀状况是呈上涨趋势的,且一...  相似文献   

17.
“无论何时何地,通货膨胀都是一种货币现象。”这是货币学派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一句名言,其含义十分清楚,即货币供给超过货币需求一定会导致通货膨胀。将该理论应用于判断中国未来一段时期的物价走势,就不免产生对通胀的担忧,因为自2008年11月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来,无论货币还是信贷都出现了空前的增长。  相似文献   

18.
“无论何时何地,通货膨胀都是一种货币现象”这是货币学派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一句名言,其含义十分清楚,即货币供给超过货币需求一定会导致通货膨胀。将该理论应用于判断我国未来一段时期的物价走势,就不免产生对通胀的担忧,因为自2008年11月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来,尤论货币还是信贷都出现了空前的增长。  相似文献   

19.
今年首季国民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平稳增长,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外汇储备持续增长,总额超过12000亿美元,二是银行货币流动性过剩仍较突出,三是房地产投资和商品房价格继续快速上涨,四是物价水平涨幅扩大。预计今后三个季度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控制物价水平适度上涨、最大限度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是其重要任务。[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从2002年1月1日起,欧元区12个国家(奥地利、比利时、芬兰、法国、德国、希腊、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货币(包括纸币和铸币)都全部兑换成欧元。最迟不超过6月底,欧元完全取代成员国原有货币的法定货币地位,所有交易均不再以原有货币作为记帐单位。欧元早在三年前,即1999年就已经面世。只不过使用的范围仅限于政府公债,银行间交易,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的记帐。从今年开始,除上述交易外,欧元纸币和铸币将全面进入流通,欧元区12个国家的货币则完全退出流通。从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