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凡 《财富时代》2004,(11):60-61
由于地球环境污染,以及人类活动的冲击,很多珍稀的动植物种类已经在地球上消失了。但英国《独立报》11月21日撰文提醒说,在全世界关注人类对动植物世界不利影响的同时,也不应该忘记生物界内部的“破坏分子”:这些生物由于自身强大的繁殖能力和生活习性,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生物杀手”,对其他生物,甚至全球生物界产生了灾难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从人类肉眼无法观测到的微生物,到地球最大的哺乳动物蓝鲸;从地球最小的植物芜萍,到地球最大的草本植物旅人蕉,地球上的物种纷繁复杂,直到现在科学家们也不能给出地球物种的精确统计数据。然而令人痛心的是,由于人类的破坏性活动,地球生物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根据政府间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科学政策平台(IPBES)2019年5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由于受到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等因素影响,全球物种正在加速灭绝,在过去一百年里,人类活动使物种灭绝速度增加到自然灭绝速度的至少百倍以上,生物多样性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最终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影响与后果,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必须从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角度出发,共同行动,拯救即将消亡和灭绝的物种,拯救人类自己。  相似文献   

3.
有动物学家早就警告说,世界上每天有一个生物物种消失。本世纪内,将有10%的现存动物物种永远绝迹于地球。单是哺乳动物,大约每10年会有一个“种类”灭绝。难道濒危动物就永远消逝于地球吗?科学家们想出种种高招妙法,采用高新技术保存濒危动物。  相似文献   

4.
中挪携手履约路--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部门合作面临挑战 1992年,旨在保护濒临灭绝的动植物、最大限度地保护地球生物资源,以造福于当代和予孙后代的《生物多样性公约》诞生了。公约是一块里程碑,它向世界昭示: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任务”,是发展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公约迅速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接受,现在几乎已得到所有国家的认可。  相似文献   

5.
<正>2019年7月18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更新了濒危物种保护的"红色名录"(Red List),将超过7000种的动物和植物列入其中,并警告称: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正造成物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濒临灭绝。IUCN编制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被誉为"地球生命的晴雨表",这份名录的每次更新均是对地球生命的一次全新审视,也是对人类破坏大自然的一种警示。如今,  相似文献   

6.
正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18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定为"塑战速决",因为我们的蓝色星球,正在被塑料包围。塑料作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在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过去100多年间也给地球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污染。及时消减塑料污染,是人类保护地球、实现  相似文献   

7.
正2020年6月5日是第49个世界环境日,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关爱自然,刻不容缓"(Time for Nature),重点聚焦生物多样性议题。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情况下,关爱自然就是关爱人类自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当天的会议上呼吁各国采取行动,重新思考经济发展方式对环境的影响,重构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遏制不断加速的地球生态退化问题。事实上,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地球的破坏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已经悄然开始  相似文献   

8.
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反动性毋庸置疑,但其反科学性值得商榷.马尔萨斯并非完全抹煞了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特别是在生殖问题上.马尔萨斯指出,从繁殖的属性来说,人与动植物都有生殖的本能.但是,动植物繁殖可即行发挥,人类受理性的支配;在减少人口的措施上,马尔萨斯并非把"积极的抑制"作为上上策;他对人类社会制度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9.
当被问到“你从自然得到什么东西”时,大 多数人的回答是食物、纤维、药物和基因。实际上,生态系统还为我们提供了其他的一系列服务:净化空气和水源,调节气候,控制害虫和病原体,为贫瘠的土壤提供养分,通过制造氧气分解有机物质等。在地球上100万种以上的动植物物种中,只有少数物种如农作物、木材和可食用鱼具有市场价值,其余的大多数物种均以间接的方式帮助人类,我们把这些过程看作是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服务”。生态系统不再仅仅是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走到户外的人渴望呼吸清新空气;培植植物的人期望植物生长、开花和结出种子或果实;…  相似文献   

10.
贾治邦 《经济》2008,(2):128-129
今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是"健康的湿地,健康的人类",这个主题内涵丰富,意义重大,深刻反映了湿地和人类的紧密关系.湿地是"地球之肾",同森林和海洋一样,是地球上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之一,在维护全球生态平衡、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人类健康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国约15%的动植物濒临灭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森林资源稀少和野生动植物栖 息地的破坏,以及乱捕滥猎、乱采滥挖等违法行为屡禁不止,我国很多珍稀动植物都处于濒危状态。初步统计显示,我国处于濒危状态的动植物物种为15%至20%,远高于10%至15%的世界水平。据国家林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国已有近200个特有物种消失,有些已经濒临灭绝。如海南黑冠长臂猿和海南黑熊等大大减少,稀有植物望天树、龙脑香等濒于灭绝,大象、孔雀雉等大为减少,麋鹿、野马、新疆虎等20余种珍稀动我国约15%的动植物濒临灭绝@姚润丰  相似文献   

12.
正刚进入8月份,2016年全年的地球生态资源"预算"就已彻底耗尽了——2016年的"地球生态超载日"于8月8日到来,比2015年提前了5天。由美国环保组织"全球生态足迹网络"(GFN)设立的地球超载日也叫生态负债日,到这一天,人类全年对地球资源的消耗量超出地球全年的资源产出及再生能力。无疑,2016年的地球超载日是历史上到来最早的地球超载日。人类只有一个地球,面对地球的生态超载,人类应该做些什么?这是  相似文献   

13.
正2012年,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的《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12》显示,目前中国80%的省份是"生态赤字"。2013年,世界自然基金会淡水项目官员称,到2050年,需要3个地球的面积来提供人类消耗的资源。2014年,地球超载日比上世纪70年代提前了100多天。超载日,中国早于全球平均日赤字,用在财政上意为亏本,若表现在生态上,意味着什么?人类是在以"吃老本"的透支方式来维持当前的生活方式,而这种透支的日期每一个十年将会提前一个月。说明人类蚕食地球环境资源的脚步正在加速。  相似文献   

14.
《经济师》2017,(1)
建设生态、文明、绿色的社会,就是要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关爱生物。要与动物共存,与动物交"朋友",领略思考历史上动物对人类的伟大贡献,利用动物的本领充分为人类服务。看似平静的植物世界创造了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条件。一年四季的花儿、树木及遍地绿色的小草,净化了大自然的空气,减少了雾霾,实现了生态平衡、生态文明及绿色生态梦。  相似文献   

15.
2009年6月5日是第38个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地球需要你: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全球各地以不同形式积极响应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环保倡议,并希望每个人都能行动起来,尽一份力,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  相似文献   

16.
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和"物种的基因库"的湿地,是指适宜野生动植物生存、具有调节生态环境功能的常年或季节性积水地带和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包括沼泽、湖泊、河流、滨海等自然湿地,以及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或重点野生植物原生分布的人工湿地。我国是世界上湿地类型齐全、数量丰富的国家之一。但近几十年来由于不合理的利用和破坏  相似文献   

17.
2011年6月5日是第40个世界环境日,主题是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旨在配合联合国国际森林年,强调森林的生态价值,提高人们的森林保护意识。森林是地球的肺叶,可存储人类和大自然排放的碳。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7月24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通过开普勒望远镜观察到距离地球1400光年的酷似地球的系外行星,这颗被命名为"Kepler-452b"的行星因为有水与大气层,被科学家称之为"另一个地球"。就现今的技术来说,人类想要到达Kepler-452b肯定是不可能的。但是,这是人类长期以来对外太空探索取  相似文献   

19.
<正>2011年10月31日,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日子:世界人口达到70亿!子孙繁衍可喜可贺,但地球就这么大,不会随人类人口的膨胀而膨胀。世界人口增长到10亿,经历了漫长的年代;从10亿增加到20亿,人类用了130年;从20亿到30亿,用了30年;而从50亿到70亿,只用了20余年!相对于不变的地球,人口增长过于迅速了。  相似文献   

20.
目前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和价值,而滇西北是中国三大特有物种分化中心及世界200个关键保护地区之一。依法保护这一地区的野生动植物已成为当前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野生动植物资源与人类的生存、繁衍息息相关。然而,由于人类盲目追求自身的发展,野生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急剧下降,生物资源危机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发展。目前,世界上已有593种鸟类、400多种兽类、209种两栖爬行动物以及20000多种高等植物濒于灭绝。世界各国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保护问题越来越关注。在各种保护策略中,制定并执行野生动植物保护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