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2 毫秒
1.
互联网时代企业没有边界的意思是,无论企业想做什么,只要整合资源就可以做到我个人从事企业管理30多年,把这30多年的管理经验提炼为九个字,就是"企业即人,管理即借力"。企业就是人,是说所有的资产要增值都要靠人,人是企业的关键。如果把人抛到一边,资产负债表就没有多大用途。就像青岛有一句老话:"死店活人开"。同样一个店,两个不同的人开效果就不一样。"管理即借力",就是看企业有没有开阔的思路整合更多的资源。特别在互联网时代,企业如果是封闭的就会一事无成。企业文化的目的是什么,我把它提炼为  相似文献   

2.
经营大师松下先生说过:“经营,其实就是一种常识。就像雨天撑伞,晴天收伞”。他说的是经商也有规律。但这个规律不是一成不变的,正如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如何恰到好处地做到雨来张伞,鱼来撒网,须得运筹帷幄,多谋善断,方能中原逐鹿,手到擒来。 迂回经营。委内瑞拉有一个名叫图德拉的工程师,想做石油生意,虽然一无关  相似文献   

3.
语录     
《企业研究》2012,(23):51
工作中必须做的事情就是值得做的事情,值得做的事情就必须事无巨细,一概能够玩命做好,而且要做到最好。——陈硕祺人类的救赎掌握在不适应环境的有创意的人手中。——马丁·路德·金  相似文献   

4.
月度声音     
《新远见》2013,(7):4-4
"三无"管理□海尔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我个人从事企业管理30多年,把这30多年的管理经验提炼为九个字,就是"企业即人,管理即借力"。企业就是人,是说所有的资产要增值都要靠人,人是企业的关键。现在我们正在做但还没有完全做好的,也是我们正在追求的目的就是三个"无"。第一个"无"即企业无边界。传统企业有边界,典型的就是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规模经济就是企业做得很大,就有了门槛,别人想进都进不来。比如沃尔玛很大,别人想进却进不去。但是在互联网时代,无数的网店加起来,淘  相似文献   

5.
天理是规律,规律在人心,因此,"天理即良知".凭良知(心)做事,即是按规律办事,但如何做到把规律与良知融为一体呢? 格物即"正"物,在"一念之间",格私欲,顺良知 相信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我们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是做"天使之事"还是做"魔鬼之事",只在一念之间.耶稣基督说,如果谁没有动过恶的念头,谁就可以有资格去向恶人扔石头,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人就是人,人永远不可能成为完美无缺的神,只要是人,就有缺点与私欲.  相似文献   

6.
潘文富 《企业文化》2004,(11):55-56
在苏北的经销商圈子里,说起做酒水的张老板,无人不知, 无人不晓。经销酒类牌子有好几十个,再加上那些干果副食,一年 下来几千万的销售额,销售网络遍布苏北,甚至山东、河南都有张 老板的渠道。特别是在苏北白酒经销圈子里,张老板只要接下那 个白酒牌子,就代表着这个产品肯定有的做,张老板要是哪天和 某个牌子说"拜拜",这个牌子就只好在苏北地区全面撤军。 买卖越做越大,员工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7.
《经营者》2009,(1)
欲望是个无底洞,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当黄光裕沉迷于资本市场"秀"他那高超的财技,声言"三分把握就做"、"要做就做到最大"之时,也是他为自己的"冒险精神"付出代价的时候。  相似文献   

8.
Q什么样的企业适合做RPO(招聘流程外包)?RPO对于企业的管理又有哪些挑战? A适合做RPO的企业,一般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要有一定规模,公司规模越大,对RPO的潜在需求也就越大,50人以下的招聘外包,很难获得显著的成本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9.
劳动是福     
一次随一老人去探望他一位卧床不起的老友。见了面,两个老人的问候语特别有意思:"还吃得?""吃得。""还做得?""做得。""你可真有福气呀。"床上的老人满脸艳羡。能吃能做,就是福,这话令人感动。劳动是福。"福"字的写法就与劳动密切相关:"一口田"。有了田就有饭吃,有饭吃就是福。但天上不会掉馅饼,田里也不会自动冒出干饭来,要靠劳动。劳动与福的姻亲关系非同一般。人为什么而活着?这是一个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说它  相似文献   

10.
经营的真谛国家需要经营,企业需要经营,一个人要完成人生目标,也需要经营。经营,其实就是一种常识。就像雨天撑伞,晴天收伞……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无疑是一颗体谅的心。即使是件微不足道的事,只要有互相体谅对方的心,就是荒漠里的甘泉。当人与人之间失去了这种互相滋润的泉水时,就会产生干裂。此  相似文献   

11.
种田的为大     
<正> 有一次,杜老么爬长坡,和县官、商人走在一起了。三个人顶着太阳走呵,背着太阳爬啊,肚子饿空了,喉咙冒烟了,前头还有十几里上坡路,三个人都没力气了,都想弄点吃的喝的。路边一座茅屋。屋里住着一个老婆婆。三个人寻进屋,婆婆一看就明白了。老婆婆说:"我这里有水一缸,你们要喝多少就喝多少,现成的饭只有一碗,这该谁呢?"杜老么说:"一人分一点吧!"商人说:"屁话!哪有你的份呢!我跟他二一添作五哪!"县官几声干笑:"嘿嘿,他消做得指望,你也不消打得算盘。三个人里头本县为大,这碗该本县吃。"商人说:"你说你为大,我还说我为大呢!你要说出一二三来!"县官说:"也罢,本县说了再吃不迟。就说这个父  相似文献   

12.
美国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乔布斯说:"创新,就是对一千条创新说‘不’。必须精挑细选,要拒绝数以百计的其他好创意。实际上,让我感到自豪的不但有那些我们做到的事情,还有那些我们选择不去做的事情。"当今全球经济环境瞬息万变、  相似文献   

13.
这么多年,我和这些文化精英交往,最大的收获就是四个字:"贪污盗窃" 我一生见过很多人,也伺候过很多人.小时候做学徒,是从生活上伺候别人.后来做编辑,是从思想上伺候别人.我认识那么多老头,总能做到成为他们的心腹,我就有这个小小的本领.  相似文献   

14.
雷原 《企业文化》2005,(1):72-72
唐太宗刚即帝位时,曾经和大臣谈论过教化问题。他说: "现在处在大动乱之后,恐怕人民不容易教化过来。"魏征回答 说:"不对。长期过着安定生活的人民骄情安逸,骄情安逸就难 以教化,而经过社会大动乱的人民忧虑痛苦,忧虑痛苦就容易教 化。这就如同饥饿的人不挑剔食物,口渴的人不挑剔饮水一 样。"太宗十分赞同他的说法。封德彝却非难说:"夏、商、周三代 以来,人民就逐渐浇薄奸诈了,所以秦朝一味依靠法律制裁。汉 朝则在采用王道的同时掺杂着霸道,这是因为想施行教化却因 客观条件而无法做到,并非能做到而不想做。魏征是个书生,不  相似文献   

15.
<正>一、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是共产党人应有的精神追求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无不把真善美视为一种道德风范和精神境界,作为修身养性,完善自我的行为准则。我国历史上的诸葛亮就曾提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这些至理名言所表达的一个共同理念就是:人活着要有价值,而这种价值须以为百姓、为国家、为人类多做贡献来体现。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古代先贤尚有"先天下之忧  相似文献   

16.
正秘书在领导身边工作,任务重,要求高,工作做得不好挨批评也是少不了的。有位老秘书曾风趣地说:"我们做工作挨批评是常事,如果有一段时间不挨批评,那就是事实上的表扬。"受到批评固然让人难过,但受到批评的压力也是我们前行的动力,关键在于有没有用正确的态度去对待批评,是不是做到了"吃一堑长一智"。  相似文献   

17.
一、心中要有一杆秤——"我是总会计师"做总会计师的首先心里要有一杆秤,就是"我是这个企业的总会计师"。总会计师是由国家的法律、法规对其地位、职责有明确界定的,这就是《会计法》和《总会计师条例》。在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过程当中,总会计师所分管的工作要能够等于或者大于法律法规所规定的职责,绝对不能小于法律法规所规定的职责。为什么说不能小于呢?因为,对于法律法规所赋予你的职责,你必须要纳入你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企业,因为企业是由人组成的,有人群的地方就有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构成了企业性格,性格决定了企业的命运。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创造一种先进的企业文化。因为一旦我们能够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和谐、进取、统一的文化,树立一种适应时代、上下认同的观念,就能使绝大多数员工的潜能释放,并能产生强大的文化力。"  相似文献   

19.
邱丽娜 《活力》2012,(6):185-185
新华社老社长郭超人在《在写作技巧的背后》一书中说:“什么样的人当不了记者,什么样的人能当记者,什么样的人才能当好记者?我的回答是:大多数人能想到、能做到,而你想不到、做不到,就当不了记者。大多数人能想到、能做到,而你也能想到、做到,可以当记者.但不一定是个好记者。唯有大多数人想不到、做不到,而你能想到、做到,那么你就能当一个好记者。”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企业家做慈善事业,需要把以上三个问题处理好。否则,一不留心就掉地上了。有微博、互联网,"私奔"都不消停,何况是"公奔",做公益?我们"公奔"要确定好自己在道德、行为间的平衡,要更多在行为方面做到可持续。道德方面,尽可能争取大家的理解,但自我的宣示要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