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经济信息》2009,(5):60-61
万科在降价销售中,实施快鱼战略,事实证明是正确的。潘石屹在“第九届中国房地产发展年会”上表示,未来房地产业形势不乐观,而成交量的放大是房价稳定的前提。万科的判断是正确的。”2008年万科高调降价,结果在业内被千夫所指,甚至有开发商称,万科之所以降价是“因为王石太年轻”。经过了一年的“市场教育”,2009年万科成了真正的带头大哥,万科说降,就跟风降;万科说停,其他人马上缩手。  相似文献   

2.
2月8日,SOHO总裁潘石屹在其博客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年前再谈房价”的文章,指出七大因素导致2007年房价仍将上涨。随后,上海证券报评论版主编时寒冰回应老潘,认为其在忽悠房价,指出老潘援引的土地出让等数据有误,并对2007年房价上涨的结论提出质疑。双方你来我往,观点交锋,并引发几十万名网友的跟进论战。正当5月1日,潘石屹以一篇“探求真理不是起哄打群架”的文章,希望平息争论时,华远集团董事长任志强却以一篇“我替小潘说两句”将论战再度升级。时寒冰回应:潘石屹和任志强在怕什么?并将任志强和潘石屹比作房地产界的黑白双煞。  相似文献   

3.
蔡文韬 《沪港经济》2012,(12):28-29
无论在建筑风格还是营销模式的探索上,潘石屹向来不吝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去年4月,SOHO中国就携手新浪乐居房产电商频道进行了第一次合作,首次实现全程网上交易,把“鼠标+水泥”的网上购房理念带入现实。发展至今,以万科、保利、招商、金地、富力、华润、绿城、  相似文献   

4.
房价拐点     
2007年平安夜,万科掌门王石在央视承诺,以后绝不当“地王”,并抛出房价“拐点”论,呼吁人们三、四年内不买房。其理论是,如果到那时中产阶级都买不起房,市场就到调整期了。此话其情其意可谓真挚.但他的真知灼见却引发同行们的切齿声声.一时成了众矢之的。房产精灵潘石屹认为,三年不买房的说法太武断.房价最根本的还是取决于市场的供求关系.不是取决于舆论。房产大鳄任志强则怒而发话:预言拐点的都是“苍蝇”.是在做“秀”。政策引发的销售量下降并不能证明需求在一天之内就消失了.一个文件就将需求化解了.这是可笑的。  相似文献   

5.
织微博     
《浙江经济》2011,(21):56-56
今天和任志强、何志诚等做客“一虎一席谈”,讨论农行上调首套房贷利率,农行高级经济师何志诚说银行担当了宏观调控的风险,也是为了降房价,所以需要调高首套房利益。什么强盗逻辑?有风险就转嫁老百姓?还冠个降房价的理由?这次我支持任大炮,这完全是乘火打劫、落井下石!  相似文献   

6.
声名     
《西部论丛》2009,(10):11-11
万科今后不拿地王,不会领涨领跌,只做房价跟随者。去年媒体就说“万科带头降价”,如果再来一个“带头涨价”,这名声不好。万科已经到了一定规模,我们只关注质量。——万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石  相似文献   

7.
杨绍波 《沪港经济》2008,(12):29-30
万科降价 A面 事件回顾: 过去几个月,万科地产在国际性金融风暴、国内房价高企的背景下,在很多城市刮起了降价风,其降价带来了一系列的反应,如引起其他开发商的“跟风”、业主的“退房潮”、业主与开发商的“摩擦”等。可以说,万科的降价引起了市场、开发商、消费者以及政府的各方争议。从拐点论到降价风,万科把地产这潭水搅了个轩然大波。  相似文献   

8.
2009年新年伊始,房价仍然“跌”势不减,多数开发商还是理智地选择了以降价方式来适应市场。这其中,万科无疑是当仁不让的“领头羊。”2009年新年伊始,成都楼市依然未改2008岁末价跌量升的主要趋势,房价仍然“跌”势不减,但“房价究竟还会跌多久?”“成都房价的底线究竟在哪里?”这些萦绕在购房者心头的问题成为了左右2009年楼市走向的最直接要素。  相似文献   

9.
从2007年5月至今,全国房地产形势犹如过山车般急剧变化,随着万科、保利、合生等上市公司在全国疯狂地屯房屯地,北京、深圳、广州、武汉等多个中心城市房价在短短几个月内迅速飙升,这些上市房企所开发的楼盘也成为各个城市房价领涨的“带头大哥”。曾经信誓旦旦说“超过25%利润的项目不做”的万科,在国内多个新开盘项目涨幅都位居同区域前列。  相似文献   

10.
从2007年5月至今,全国房地产形势犹如过山车般急剧变化,随着万科、保利、合生等上市公司在全国疯狂地屯房屯地,北京、深圳、广州、武汉等多个中心城市房价在短短几个月内迅速飙升,这些上市房企所开发的楼盘也成为各个城市房价领涨的“带头大哥”。曾经信誓旦旦说“超过25%利润的项目不做”的万科,在国内多个新开盘项目涨幅都位居同区域前列。  相似文献   

11.
在非公众的场合,王石提醒当时在座的同行,“拐点就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 继王石抛出“拐点论”之后,从广东、到上海、到成都,再到北京,地产老大万科的降价风开始席卷全国。由万科刮起的这股降价风,究竟能不能影响周边房价,甚至是整个中国房地产市场?至今仍在争论不休。不过很明显已有开发商开始跟进。而根据万科最新发布的公告显示,其1月份销售额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仅为18.5亿元,不足去年12月份的三成。  相似文献   

12.
【英国《金融时报》12月20日】中国最大的地产商之一——万科,最近率先启动楼盘降价,又称中国地产业已经进入拐点。如此言行,不单得到了不少地产商的唱和,过去大半年房价不断冲高的一些中国一线城市,如广州深圳,也传出“跌”声一片——  相似文献   

13.
李好 《新财经》2012,(1):66-67
12月18日,2011年销售的收官之月,"中国房产电商竞价联盟"在e居网上同时拍卖96套房。该电商联盟于12月8日由潘石屹、任志强领衔组成,包括SOHO中国、华远地产、万科、龙湖等20家地产开发商。他们打出"房价你做主"的口号,要拿出100套房产在网上0元起拍。  相似文献   

14.
谢诚 《沪港经济》2008,(8):32-36
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在巨大的灾难面前,万科却因王石在其博客中的“非主流”言论而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因为影响巨大,媒体将此次事件称之为“万科捐款门”。  相似文献   

15.
魏必 《东北之窗》2010,(12):26-27
最严厉的房产调控政策到底对房价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一些被媒体“逼问”的房地产大腕给出了一些带百分比的数字:大部分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商果断地认为“北京上海一定会降.不然不能给政策一个交待,而像大连、青岛这样的城市一定不会降”:旅居海外的学者们则用“世界观”告诫,房价一旦下跌,可能“跌跌”不休。  相似文献   

16.
闵蕾 《沪港经济》2007,(5):20-21
最近,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始问我——“房价会降吗?…‘该不该买房?”理由多种多样:有为孩子读书的,有为父母置业的,有自己结婚要用的,有消费升级的……他们的态度都出奇地一致:房子要买,但要寻找一个合适的时机。也难怪,沉寂几年的股市在去年终于全线飘红,至今牛市势头不减。腰包充实以后,不仅让老百姓对投资回报的理财途径充满期待,更让他们掏钱消费的心也热了起来。买房是国人传统的需求和爱好,从2005年启动的房地产宏观调控至今也已延续了不短时日,不少人早已动心,眼下吃不准的只是房价升降。  相似文献   

17.
王晓慧  三天 《新财经》2007,(3):32-37
上市的话题不说,房价的问题不谈,政府的做法不论……2006年,一向被媒体称之为“爱作秀”的北京房地产大佬潘石屹似乎淡出了媒体视野。老潘拥有生意人的精明和狡黠,当他背负太多的时候,反而去找最简单的方式释放。心底最真的那份淳朴使老潘在情感纠葛上选择退让。偶尔地阿Q一下,似乎使他更能有所反省和觉悟。  相似文献   

18.
《新财经》2008,(5)
2008年2月3日,万科董事长王石和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在上海第一财经《头脑风暴》节目演播室进行了一场楼市大论战。王石说,现在是楼市的一个拐点,建议三四年后再买房。潘石屹说,不能盲目抛拐点论,一定要买房。三个月后,潘石屹改口同意王石的说法。  相似文献   

19.
“买,还是不买,这是个问题。”上海白领王先生一脸苦笑,“房价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样的走势,还是再等等看吧。最近不是讨论房市拐点会不会来么?您觉得会来么?”  相似文献   

20.
近日大众极为关注的深圳房价打赌事件,因为北大教授徐滇庆的突然道歉而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在作出“已赢得深圳房价赌局”表态仅过一天,徐滇庆郑重道歉:目前深圳房价确实在下跌,并将登整版文章向深圳市民道歉;他同时指出,“如果我们能够防范金融危机,哪怕我每天都给大家道歉都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