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距离管理法。作为一个企业家或管理者,与下属保持一定的距离或采取不即不离的方法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和获得企业内部的一种广泛的平衡,太过于亲近或故意疏远个别或某些员工,容易给下属厚此薄彼的感觉,涣散集体的斗志,使内部滋生不满情绪和是非,久而久之,特别容易产生上下之间离  相似文献   

2.
企业家是企业的核心和灵魂 ,是率领企业在市场经济浪潮中乘风破浪的风云人物。笔者在对企业家进行学习和研究当中发现 ,有关学者和政治家经常提到“农民企业家”、“军人企业家”、“某部级企业家”、“厅级企业家”等一些概念和说法。表面上是对企业家类型的一种划分 ,在这个层面上有其合理性 ,但是在另外一个层面上却容易给人一种误导———企业家也具有身份。作者认为企业家有其深刻的内涵 ,如果有所歪曲 ,就不利于我国企业家的健康成长 ,不利于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完善。“身份企业家”出现的原因一、对企业家的内涵不清企业家的概念在理论…  相似文献   

3.
《经营者》2006,(21):2-2
大多数的中国企业家给人的印象是谦虚保守,不太张扬。特别对自己工作外的生活密而不言。责刊这期专题使我了解到了一些想知道的故事。通过对这些企业家休闲生活的报道,能够使我更全面的了解这些成功企业家的性格及生活状况.也能为自己确立一个明确的目标吧。  相似文献   

4.
<正> 读中外企业家传记时总觉得,中国一些企业家太重要也太辛劳了,事无巨细都要亲自处理,一人成败决定企业存亡,繁重的工作压得他们喘不过气,甚至累死在岗位上。再看外国企业家,潇洒得很,掌管GE的韦尔奇居然还有时间搞了三次耗时费力的婚变。企业家劳累与潇洒的背后是企业人治与法治的差别。人治的企业是一个人说了算的企业,或者说是由一个人的能力专制的企业。这种企业也会有制度,但制度体现了专制者的意志,是制约别人而不制约他的。这正是哈耶克所说的"专制之下无法治"。这种企业也许有董事会之类的机构,但形同虚设,决策由一个人作出,几乎大小事都由一个人说了算,这个人甚至会成为企业的神,他的"语录"作为最高指示,他的思想观念体现在企业的各个方面,企业成了人的化身。  相似文献   

5.
我们要努力地使社会的空气湿润一些,要形成一个和谐社会,企业和企业家们要为之做贡献,不然的话,空气太干燥了就容易着火。真的着火了,企业就容易受到大的冲击,更谈不到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问题的提出:企业家的特殊使命在于为目前的企业创造未来。企业家的字面意思,直白地说,就是“企业中的当家人”,那么,这里自然就引申出一个德鲁克式的问题:企业家与企业(特别是最初由企业家一手创办的企业)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去摆?对企业来说.企业家的根本职责和使命究竟是什么?实际情况是:“企业总是由并非永久存在的人创建的,但一个企业必须超出个人或一代  相似文献   

7.
<正>如果他们做到了,企业家这个称号才尤为可敬我虽然是一个写作者,身处文化圈,但很关注企业家这个群体,也算比较了解,之前我写过《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而且我不在“此山”中,更可以跳脱出来观察。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之为企业家呢?我们习惯上会把企业分成几类:一种是小微企业,严格说跟企业家三个字没什么特别的关系,就是“小老板”,基本上通过自力更生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和官场高层不可能有深度交集;就像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得有多少作品一样,一家企业至少到中型的状态,它的  相似文献   

8.
市场总是有一些“盲点”存在,这些“盲点”就是消费者没有被满足的需求。市场的“盲点”往往是大家都不太注意的地方,需要通过潜心分析和敏锐捕捉才能识别发现。正因为“盲点”是大家都不太注意的地方,所以谁先发现它、利用它,谁就容易取得成功。如果企业在进行营销策划时,善于寻找市场的“盲点”,在“盲点”上做文章,不但可以避开激烈的市场竞争,而且可以创造出非凡的业绩。 1 寻找产品的“盲点” 比如消费者有了某种需求,但由于众多生产企业没有注意到或者没有考虑过要提供新产品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就会造成产品的“盲点”。  相似文献   

9.
葛建华 《中外管理》2007,(10):60-61
企业家都有哪些职能? 尽管对这一问题的回答纷繁多样,但受到大多人认可的是,企业家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创新,更恰当地说,应该是“推动创新的实践”。事实上,时下当你问一些企业家,他们所领导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时,其中的不少人都会给出同样的回答:创新。  相似文献   

10.
企业家都有哪些职能? 尽管对这一问题的回答纷繁多样,但受到大多数人认可的是.企业家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创新,更恰当地说,应该是“推动创新的实践”。事实上.时下当你问一些企业家,他们所领导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时,其中的不少人都会给出同样的回答:创新。  相似文献   

11.
企业家最务实,经济不太景气时的企业家更求实。中国经济无疑已进入一个艰难的低谷时期。在欧美日,企业界对经济起伏已经习以为常,并且形成了一些应对办法.中国企业家该如何看特、应对本国经济出现的低谷?是不是也可以摸索总结出一套适应中国实际的有效的低谷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这个题目有点吓人,因为我们征集到了一些目前活跃的企业家为自己设想的墓志铭。一个可以被称作企业家的人应该是什么样的人?他是一架完美的赚钱机器还是一个承担经营企业之外更大社会责任的人?一度流行的观点是,能够做好一个企业的人就是一个企业家,因为他解决了员工的就业、创造了税收。就我们的采访来看,企业家们对自己所处这个阶层的要求已经有所提升,他们中的一些人开始自觉地把成为”企业公民”作为自己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企业家都有哪些职能? 尽管对这一问题的回答纷繁多样,但受到大多数人认可的是.企业家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创新,更恰当地说,应该是“推动创新的实践”。事实上.时下当你问一些企业家,他们所领导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时,其中的不少人都会给出同样的回答:创新。  相似文献   

14.
假如你是一个在社会上知名度较高的人,而且你洁身自好,社会形象和声誉颇佳,这时如果有一个名声不大好的人,冒充你的名姓在外面招摇撞骗,你一定非常气愤,甚至将其告上法庭。 最近一个时期,一些知名企业常常受到一些声誉平平的中小企业的“姓骚扰”,名称和字号被它们顶替。还状告无门。起因就是有一些不费心血努力创造自己名牌的企业,想走“终南捷径”,恶意在工商部门抢注知名企业的名称、字号。它们故意将他人的字号作为自己的商标或故意把他人的商标作自己企业的字号,以此鱼目混珠.沾知名企业的光。 据重庆市工商局统计,仅重庆…  相似文献   

15.
南存辉在对《中国企业家》杂志阐述正泰人才战略时最精彩的一句话是:企业的“企”字如果没有上面的“人”,下面就只剩下一个“止”(停止的止)了。 正泰对人才的激励由高薪出发,步步逼近产权,同时对经营者持股中的弊端和风险非常防范。  相似文献   

16.
尹雯  李晶 《企业文化》2005,(5):61-64
在云南,有一些优秀的企业家长期以来都默默无闻,尽管他们创造了较高的经济价值,为云南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多年来云南企业家普遍太过本分的特点,使他们以及他们的企业在本省影响不大,在全国更不为人所知。2004年11月,由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和《春城晚报》主办的以“彰显云南优秀企业家形象,提升云南企业在全国的竞争力”为目的的“云南最具影响力企业家”  相似文献   

17.
徐永刚 《公司》2002,(9):19-20
企业管理的思路、方法、操作技巧可以从许多方面获得。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提供了大量的企业管理的知识。特别是,如果把贾府看作一个企业,则王照凤可以说是一个相当成功的“企业家”,其管理经验可以归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人的眼里,农民始终是农民,甚至乡镇企业的企业家,也必须冠以“农民企业家”的称号。否则就不符合常规。一个乡镇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撑下去已经不容易了,更何况一个乡镇企业迅速崛起,并成为跻身于国际市场的国家一级企业,就更出乎意料了。杭州万向节厂就是这样一个出乎意料的企业,其总经理鲁冠球是出乎意料的农民企业家。杭州万向节厂是以出乎意料的方式获得这巨大成功的。  相似文献   

19.
20021年对所有人都是非常艰难和不容易的一年,对企业家这个群体可能尤其如此,不管是大企业、中型企业、小企业、微型企业、成和不容易的一年,对企业家这个群体可能尤其如此,不管是大企业、中型企业、小企业、微型企业、成熟期的、成长期的,不管是科技企业,还是所谓的大众普通行业,每一个企业人都感受到了一种以往没有的艰难。  相似文献   

20.
读者信箱     
《英才》2005,(9):10-10
网易商业频道调查你对中国企业家的整体公众形象打多少分? 80-100 6.0% 60-80 30.0% 60以下 63.0%网友xixihaha863认为企业家需要形象.但是没有必要太刻意去追求形象。在企业形象和企业家形象相冲突的时候.企业的形象应是第一位的。如果一个企业的企业家形象要超越企业的本身形象.那他不如去当明星拍电影好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