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本文采用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日数据,针对由利率期限结构中的预期理论推导出的模型,分别应用线性回归分析和向量自回归分析(VAR),对Shibor市场利率期限结构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无论是整体利率期限结构,还是中长期、短期利率期限结构,都符合预期理论,这充分表明Shibor利率在中长期利率培育上取得了长足进展,已使其能够反映金融市场资金或资本的供求状况。  相似文献   

2.
预期的形式决定了经济主体的前瞻性行为,体现为不同形状的收益率曲线,是货币政策制定和执行必须考虑的微观行为基础。基于利率期限结构的理性预期理论和适应性预期理论,本文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线性回归方法,对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体系(Shibor)进行实证研究,发现Shibor整体、短端和以3个月利率为短期的中长端利率组合均符合适应性预期理论,但理性预期假设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3.
屈熠 《中国物价》2014,(9):49-51
利率是金融市场重要的价格变量之一,利率期限结构的动态特征也普遍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对我国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期限结构的动态特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经济危机前后,90天和180天的Shibor都不具有均值回复特性,而隔夜、7天、14天和30天的Shibor则具有均值回复的特性;经济危机后,Shibor均值回复的速度明显变慢,利率波动度则明显变强,表明CIR模型可以较好的解释Shibor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4.
盛康 《现代商业》2022,(2):62-64
利率风险度量是完善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机制的关.本文选取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市场隔夜利率数据为研究对象,使用风险价值(VaR)和预期损失(ES)度量利率风险,构建出相对评分组合模型和联合回归组合模型测度利率风险.实证结果表明,联合回归组合模型能有效测度利率风险,准确性最高,模型稳定性最强.Shibor...  相似文献   

5.
在短期Shibor更具有金融市场基准利率的假设基础上,本文用VAR模型,对中国新型货币政策中介目标(Shibor)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密切有关的商业银行业务进行估计。通过实证研究Shibor与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国债和金融债券以及企业债券利率、实际发放的存贷款利率、贴现利率、个人住房利率等的因果关系,验证了Shibor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与商业银行业务的利率定价之间具有良好的传导关系;诠释Shibor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中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段然  尚雅闪 《中国市场》2011,(22):49-49,51
Shibor作为我国的准基准利率,其四年来的运行状况引人关注,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不同期限Shibor与货币市场其他利率的关联度来显示Shibor的基准性及预测性,并简要分析Shibor基准利率地位得以提高的其他条件。  相似文献   

7.
SHIBOR市场预期理论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成栋 《商业研究》2011,(11):52-57
本文使用SHIBOR市场期限为1个月及以上的中长端利率数据,针对由预期理论推导出的三个模型进行了回归检验,提出期限为1个月的利率与其它长端利率的利差是平稳的,但是利差对长短期利率变动的预测与理论不一致,即存在预期迷惑现象,因而拒绝了预期理论;长端利率之间的利差不平稳,因而长端利率整体上不支持预期理论。此外,考虑到回归结果的稳健性,本文还按照不同的方式选取了两组样本数据,通过使用不同的数据仍然可以得到相似的结论,这表明回归结果是在一定程度上是稳健的。对预期理论的背离表明SHIBOR市场中长端利率的变动未能充分反映金融市场资金的供需情况,因而有待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货币政策的利率期限结构效应的理论解释及其经验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运用一个利率期限结构的预期理论模型,证明了“在预期假说框架内货币政策只能引起收益率曲线平行移动而不会改变它的坡度”这一论断是错误的;接下来运用一个局部均衡模型在利率期限结构的预期理论框架下,证明了货币政策行动模式(参数)会影响货币政策对市场利率的影响效果、利率期限结构(收益率曲线)的斜率及其动态特征;之后用一个基于中关两国比较的经验证据说明上述理论解释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简要回顾和评论三种主要的利率期限结构理论的基础上,采用我国货币市场上银行间质押式回购、银行间买断式回购以及银行间拆借产品三大类1年期至30年期共计90小类产品,在1999年1月至2014年4月期间的月度数据对利率期限结构预期理论进行了检验。结论表明,我国货币市场上三大类产品相同期限产品种类利率高度正相关,同大类产品长短期利率之间也存在较高的正相关性,不同产品并不存在明显的市场分割现象,利率期限结构较好地吻合预期理论的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取2008年1月-2013年12月银信合作理财产品月度平均收益与相同时期和相同期限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基于VAR模型的协整分析得出标准化协整方程和误差校正模型,结果表明样本区间内银信合作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与同时期相同期限的Shibor间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且后者是前者的格兰杰原因。因此,在Shibor发挥着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作用的条件下,银信合作理财产品的收益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存款利率的市场化,为利率市场化改革探索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对利率期限结构的理论和形状做了一个简要的概述,并对宏观经济政策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做了一个简单的分析。选取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期间的四个指标,采用NS模型对于我国利率期限结构进行准确的衡量,并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方法实证分析美国货币政策对我国利率期限结构的宏观传导效应,结论表明,量化宽松期间,美国货币政策主要影响了我国长期固定收益国债的短期因子和中期因子,对短期因子有显著的向上的冲击,对中期因子有显著的向下的冲击。其中美元M2对利率曲线的影响程度最大,影响时间最长。  相似文献   

12.
文忠桥 《财贸研究》2004,15(6):86-91
本文简要阐述了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并分析比较了均衡模型与无套利机会模型、单因子模型和多因子模型的主要特征,最后,利用银行间国债市场1周、2周和4周国债回购利率进行回归得到三个瓦西塞克随机利率期限结构模型,指出了完善中国国债市场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自余额宝2013年上线以来,七日年化收益率最高可达到6.57%,而进入2018年后,余额宝七日年化利率不断走低,于2018年9月跌破3%。本文以余额宝七日年化收益率为研究对象,选取2018年1~11月总计332天的余额宝七日年化收益率及Shibor上期一周、一月的同业拆借利率,使用Eviews10.0软件,构建线性回归模型得出结论,认为余额宝七日年化收益率受到Shibor上期一周及Shibor上期一月的同业拆借率的显著影响,两者呈正相关。余额宝需要加强自身防范机制的建设,提高抵抗风险的能力。同时,我国也应提高Shibor的市场基准性,从而提升金融市场的有效程度。  相似文献   

14.
董兰英 《消费导刊》2009,(12):26-27
本文以我国房地产类上市公司板面数据及横截面数据为基础,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对影响上市公司的债务期限结构的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代理成本理论中自由现金流量和财务杠杆因素的检验结果与预期一致;经验证据不支持信息不对称理论和税负理论。具有较少自由现金流量、杠杆水平较高的房地产公司具有更多的长期债务。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我国利率互换市场的发展现状,使用带马尔科夫状态转换的向量自回归模型(MS-VAR模型)对利率互换定价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不同期限的人民币利率互换定价在影响因素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短期互换定价中,利率斜率、流动性补偿及信用风险补偿均是互换利率的影响因素,而在中长期利率互换中,只有信用风险补偿的影响较为明显,而且人民币利率互换定价具有状态转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利率期限结构作为整个金融体系的基准,其形状和变动不仅为投资者和货币政策制定者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同时也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利率期限结构理论主要是从经济背景的角度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形状和变动进行解释,现代利率期限结构的研究主要是以模型为工具,描述利率期限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由于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现代利率期限结构研究的一个重大进展是同时对宏观经济和利率期限结构进行建模。利率期限结构的宏观-金融模型作为现代利率期限结构研究的一大进展,受到众多学者和货币政策当局的高度重视。利率期限结构的宏观-金融模型不仅可以用于研究加入金融信息的宏观经济模型,也可以研究宏观经济变量影响下的利率期限结构,同时,对微观经济结构和宏观经济结构之间的交互作用机制的分析成为研究的最新趋势,模型所蕴含的重要信息可以为制定、优化投资策略和政策措施提供有效的前瞻性指导。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2006年10月至2012年10月间1-12个月期限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和同期CPI数据,采用时间序列组合回归模型对我国费雪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理性预期前提下,1-6个月的短期期限内,名义利率充分反映了物价水平预期,即我国存在着完全的费雪效应;如果认为公众的物价水平预期是适应性的,则在9-12个月较长期限内,我国同样存在完全的费雪效应,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2007年,中国人民银行推出了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迈出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一步。本文从我国双轨制利率体系特点及Shibor推出的背景入手,对Shibor基准利率运行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多视角剖析了当前Shibor运行与传导中存在的主要矛盾。最后,对Shibor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提出了进一步培植Shibor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梁慧 《商场现代化》2010,(22):175-175
本文首先介绍了利率期限结构的相关理论;再利用bloomberg.com上获得的六月四日美国国债数据计算出国债利率期限结构,并将该期限结构与国内的利率期限结构作对比。  相似文献   

20.
梁慧 《商业科技》2010,(22):175-175
本文首先介绍了利率期限结构的相关理论;再利用bloomberg.com上获得的六月四日美国国债数据计算出国债利率期限结构,并将该期限结构与国内的利率期限结构作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