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科技产业》1997,(2):38-39
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四年多米,我们紧紧围绕把无锡高新区建设成为国民经济新增长区,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改革开放试验区,多功能、现代化新城区这一奋斗目标.坚持以招商引资为龙头,以高新技术项目为主攻方向,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良好进展。截止1996年底,全区累计批准外资项目191个,总投资14.2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9.5亿美元,实际到位外资53亿美元;全区工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利税1.98亿元,均比1995年增长一倍。开发区的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2.
江苏无锡新区是在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无锡新加坡工业园的基础上,于1995年3月经局部区划调整组建而成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长江三角洲中心,东靠上海,西邻南京,地理位置优越。无锡新区积极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始终把吸引国际跨国公司投资作为发展外向型经济、发展高新技术的主要思路。经过无锡人短短八年时间不懈努力地开发和建设,无锡新区不仅成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产业》2006,(1):82-83
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1995年在无锡高新区和无锡新加坡工业园快速发展的基础上设立无锡新区。无锡新区下辖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无锡出口加工区,无锡新加坡工业园等多个专业科技园区。  相似文献   

4.
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2年11月正式成立。几中来,开发区利用无锡工业、科技、人才优势,走内联外合、引进与创新并举之路,初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特点的电子信息与机电一体化、精密机械、生物工程及医药、精细化工、新型包装材料为主的五大支往产业。至1997年6月底,累计批准外资项目155项,总投资14.8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0亿美元,实际到位外资6.4亿美元,1996年实现工业产值100亿元。一、高质量、高起点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发展高新技术支柱产业高新区把引进外资项目的重点放在技术密集、智力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上,已有美国希捷…  相似文献   

5.
园区     
《中国高新区》2013,(5):12-14
无锡新区力推统战工作社会化发展目前,无锡新区召开党建工作会,无锡市委常委、新区党工委书记许刚在会上指出,做好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要充分利用好高新区丰富的资源和优势,立足开发区实际,着力推动统战工作社会化发展。无锡新区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区统战工作资源丰富。现有高层次人才2.5万人,  相似文献   

6.
我们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在国家火炬计划的指引下,在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精神鼓舞下创建并不断发展的。虽然起步较晚,但在短短的近三年时间内,围绕把开发区建设成为我市的国民经济增长区、高新技术密集区、改革开放的试验区、现代新城区这一主旋律,坚持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导向,千方百计克服困难,为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创造优良环境和条件,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较大进展。截止今年三月份,在已开发  相似文献   

7.
长春高新区是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首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建区14年来,依托长春老工业基地的科技优势和产业基础,牢牢把握“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建区宗旨,始终把自主创新作为辐射和带动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根本动力,初步走出一条政产学研联动.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高新技术应用与传统产业改造并举的发展道路,在促进老工业基地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无锡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成立于1993年,是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直属的全民事业单位,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公益性科技事业综合服务机构,其宗旨是为中小科技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为它们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并源源不断培育成熟的高新技术企业,造就优秀的高新技术开发,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促进高新技术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为推进无锡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动民族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兴办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科技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10年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提升国家竞争力、培育地方新的经济增长点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实践证明,建设国家高新区的决策和部署,是十分必要和极其正确的。2000年,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实现科工贸总收入252.4亿元,工业总产值213.7亿元,财政收入6.74亿元,分别是1991年的58倍、71倍和111倍,促进了武汉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室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2年经国家批准设立,在建面积35平方公里.中远期规划49平方公里。近年来.宝鸡高新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建设一流创新型园区为目标.坚持“产业发展.技术创新、开发建设”三轮驱动,在较短时间实现了超常规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增长率在全国54个国家高新区中位于前列.呈现出速度快、效益好、活力强、后劲足的喜人局面。  相似文献   

11.
苏州新区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地处苏州古城的西侧,规划总面积52平方公里,首期开发面积25平方公里,并按国际化规范和现代化城市功能将整个区域划分成中央商贸区、科技工业区和环中心生活区等3个规划区。8年来,苏州新区凭借2000万元贷款启动,依靠国家的开放政策,吸引了众多海内外客商共同参与开发建设。至今年3月底吸引台资已达5.2亿美元,进区台资企业43家。区域经济一直保持着50%左右的速度快速发展。苏州新区为什么会对台商有如此巨大的吸引力?最近记者在新区管委会采访了苏州市副市长。新区管委会王金华主…  相似文献   

12.
1992年12月,珠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珠海高新区)经国务院批准成立。16年来,区内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为珠海市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正朝着建设高素质人才聚集、高质量经济发展、高品位人居环境、生态文明、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和实力加魅力的展示区这一新的目标迈进。2007年,珠海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5亿元,占珠海全市的2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66亿元,占全市总量的43.6%;高新技术企业产值622亿元,占全市的676%;  相似文献   

13.
哈尔滨工业大学高新技术园区成立于1992年6月6日,先后得到市政府和国家科委的批准。园区规划总面积117.52公顷,在没有国家直接投资的前提下,由哈尔滨工业大学自行开发建设,享受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校企业和市政建设的有关优惠政策。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和发展,哈尔滨工业大学高新技术园区已经成为资产总值10亿元,科工贸一体化、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大型高新技术企业集团。  相似文献   

14.
进入21世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比较优势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发展高新技术带来的技术优势正在减弱,高新技术开发区独有的政策优势正在消失,高新技术开发区优越的发展条件正在被超越。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新形势下如何发展,已经摆在各地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面前。我们应该重新审视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比较优势,对高新技术产业  相似文献   

15.
加快珠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步伐之我见范杰珠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在珠海市西区金海岸的崛起,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与重视。珠海国家高新区是广东省四个重点开发区域之一,1993年3月3日经国务院和国家科委批准,现已营运的珠...  相似文献   

16.
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我国唯一以优势资源命名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也是我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排头兵和生力军。新世纪的第一年是包头稀土高新区建设“中国稀土谷”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包头稀土高新区管委会抢抓机遇,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在人才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以及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新疆是古“丝绸之路”和重要通道和通向中亚。西亚及至欧洲的捷径,是我国正在开发的一块宝地。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就座落在天山山脉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这样一片神奇的土地上。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8月25日,同年11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面积为9.8平方公里。建区五年来,开发区在自治区和乌鲁木齐市两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开发区建设者们团结拼博,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实行特事特办,新事新办,使开发区从初创到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已初具规模。开发区在硬环境建设上,…  相似文献   

18.
国务院于1988年正式批准了《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决定在北京中关村兴建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88年8月,中央和国务院又明确把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国家火炬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拉开了我国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序幕。20年来,54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下称国家高新区)构成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整体发展的布局,已成为提高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前沿阵地。今天,国家高新区已形成“54+1”的新格局,正步入实施“二次创业”战略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9.
《高科技与产业化》2011,(1):128-129
唐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4月,2010年11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区以来,累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03亿元,财政收入5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7亿美元,固定资产投资101亿元,出口创汇11亿美元,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速度在25%以上,经济发展质量自2005年起已连续四  相似文献   

20.
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立新体制取得重大进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试验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本身就是经济体制、科技体制改革的产物。高新区抓住国内外经济发展所提供的有利时机,艰苦创业,锐意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八五"期间,53个国家高新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3353.4亿元,年均增长105%;总产值2961亿元;利税402.3亿元,年均增长117%;出口创汇53亿元,年均增长100%。1996年高新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2300亿元,工业总产值2100亿元,利税240亿元,出口创汇38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