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一、中国会计国际化的现状(一)同时实行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世界各国会计规范形式有两大类,一类是以德、法为代表的欧洲大陆法系国家所采用的会计立法和会计制度形式;另一类是以英、美等英美法系国家所认同的会计准则形式。而目前中国两者皆有且在部分处理方法上有矛盾。长远来看,不利于我国会计国际化。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贸易的飞速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会计国际化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近年来,会计国际化在我国倍受关注,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已取得积极进展,开始了一定层面的对话,但由于中国特定的社会经济特征,同时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中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过程仍很漫长。  相似文献   

3.
刘洋 《经济研究导刊》2010,(34):102-104
会计文化在会计国际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深刻地影响着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中国崇尚集体主义的文化特征和权力距离较大,会计、审计人员独立发挥职业判断的空间狭小,会计职业团体的影响不大,职业管制较紧,会计人员工作时循规蹈矩,需要一定的规范和文本。从中国会计发展的历史来看,会计制度正是这种人文文化特征的表现。因此,中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要适应本国文化,吸收国外先进成果,逐步渐进地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实现国际化。  相似文献   

4.
新会计准则充分吸收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做法、考虑了中国特殊的经济环境和会计环境,对旧会计准则进行系统修订的同时,新颁布了一系列新会计准则。新会计制度的实行,适应了市场化改革的需要,提升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提高市场效率,适应了中国经济国际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2006年2月15号,财政部发布了新会计准则。这次新会计准则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会计有用消息的理念。新会计制度的实行,适应了市场化改革的需要,提升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提高市场效率,适应了中国经济国际化的需要。本文主要是探讨新会计制度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会计原则、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浅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侯培国  张洪玺 《经济师》2004,(8):182-183
我国是实行会计制度与准则并行的国家 ,会计规范体系一直以来就分为三个层次 :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由于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实施将取代会计制度 ,会计制度这一规范层次只能成为企业内部的会计核算制度。因此有必要重新认识我国的会计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日益加强,我国加快了会计制度和税收制度改革的步伐。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标志着我国建立了与国际趋同的会计准则体系;2007年5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与税收法定原则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当前会计和税收征管工作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为依据,对企业职工福利费的会计和税法差异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8.
胡爱娟 《时代经贸》2008,6(1):173-174
2006年2月15号,财政部发布了38个会计准则和48个注会条例,要求2007年1月1号在上市公司执行。这次会计会计准则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会计有用消息的理念。新会计制度的实行,适应了市场化改革的需要,提升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提高市场效率,适应了中国经济国际化的需要。这些新的规定,对企业来说是双刃剑,本文主要是探讨新会计制度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胡爱娟 《时代经贸》2008,6(2):173-174
2006年2月15号,财政部发布了 38 个会计准则和 48 个注会条例,要求2007年1月1号在上市公司执行.这次会计会计准则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会计有用消息的理念.新会计制度的实行,适应了市场化改革的需要,提升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提高市场效率,适应了中国经济国际化的需要.这些新的规定,对企业来说是双刃剑,本文主要是探讨新会计制度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李辰星  于占彩 《时代经贸》2011,(18):228-229
中国新会计准则的颁布,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催生这一准则诞生的主要因素在于资本市场的全球化、跨国公司的大量涌现与引进外资的需求。当然,在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我国基本国情。笔者从什么是会计国际化,会计国际化的内容,中国会计国际化的必要性,中国会计国际化面临的挑战等问题入手,对这些焦点问题进行分层次探讨,并对中国会计的国际化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会计国际化是大势所趋,也是长期以来会计界讨论的热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会计国际化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中国特定的社会经济特征,中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过程仍很漫长。同时还要清楚地认识到我国会计在国际协调中更有其复杂性,要立足现实,积极应对,以维护我国利益。  相似文献   

12.
侯雅虹 《经济论坛》2004,(14):127-128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规则将日趋复杂,行业会计制度已渐渐不能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和需要,制定会计准则就成为一种客观必要。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会计准则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时刻把握经济发展的脉搏,敏锐观察新出现的经济现象,及时提出会计对策,不断完善会计准则,充分发挥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规范采用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并存,会计制度侧重于会计记录和报告,已经形成完整的体系;而会计准则侧重于确认和计量,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这次发布新的会计准则,形成了完整的可以独立实施的准则体系,将有望逐渐取代会计制度,成为我国统一的会计规范形式,是我国会计规范建设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4.
全球贸易的飞速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强,会计国际化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通过比较目前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之间的主要差异,进而提出促进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一些建议与设想。  相似文献   

15.
吴春晖 《时代经贸》2007,5(1X):148-149
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规范采用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并存,会计制度侧重于会计记录和报告,已经形成完整的体系;而会计准则侧重于确认和计量,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这次发布新的会计准则,形成了完整的可以独立实施的准则体系,将有望逐渐取代会计制度,成为我国统一的会计规范形式,是我国会计规范建设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6.
会计国际化是我国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会计国际化主要包括会计准则国际化和会计实务国际化。会计准则的制定主要是为了真实完整地披露会计信息,有利于报表使用者的阅读与理解,增强监管部门的监督与执行。我国的会计准则已经与国际惯例趋同,接下来主要是会计实务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17.
车晓昕 《时代经贸》2007,5(10Z):57-58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资本市场一体化趋势的日益增强,会计国际化趋势已成为不可抵挡的潮流。多年以来,我国一直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会计国际化过程中,2006年2月15日我国会计界又紧密结合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制定了与国际会计准则高度趋同的新会计准则,使得我国在会计国际趋同问题上又迈出了一大步。此外,我们还应强化会计准则的执行机制,使得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倩 《经济师》2009,(8):157-158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已成为会计国际化的目标。会计准则国际趋同首先要制定公认的、高质量的基准会计准则,才能在国际资本竞争的推动下使各国会计准则向基准会计准则靠拢。这是会计国际组织和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双向沟通过程,这一过程将是长期、复杂的。在准则的制定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外界各种环境的影响,文章通过探究中国特殊的资本市场组织方式,和西方发达国家进行比较。提出我国对待会计准则国际趋同问题的总体策略。  相似文献   

19.
当经济活动超越了国界之后,会计活动也必然会随之超越国界。跨国公司的崛起、地区性经济组织的发展和壮大、国际投资,融资和国际贸易活动的日益活跃,推动着会计的国际化发展,我国的会计改革与发展,正是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发生的,中国会计国际化要体现改革促进发展、发展需要改革、改革与发展并行的原则。近十年来,我国在制定和完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方面的改革进程不断加快,在较短的时间里取得了较大进步,并在许多方面与国际会计准则取得一致或协调,赢得了国际会计界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从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现状和必要性入手展开论述,然后分析了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梧鉴欧盟的经验的角度对中国会计的国际化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