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进一步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的目标是:在完善国家对农产品市场宏观调控基础上,建立农产品流通的市场化体制。其基本思路是,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进一步放开市场、放开价格,改革农业管理体制和农产品经营体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产品的标准化程度,建  相似文献   

2.
<正>O2O即OnlineToOffline(在线离线/线上到线下),只要产业链中既可涉及到线上,又可涉及到线下,就可通称为O2O。农产品的生物属性和商品属性决定了其在流通上与工业品的不同特点,在农产品中,从棉麻,到粮食,到肉类,到果品,再到蔬菜,流通难易程度依次增高。农产品具有区域性、季节性和分散性等特点,而消费者对农产品具有全年普遍性、多样性、变化性的需求,因此,各种农产品需要在不同区域进行流通。但是,流通成本和技术问题,一定程度限制了农产品的流通半径。对农产品经营者来讲,不确定的销售增加了库存成本和耗损;有时农产品  相似文献   

3.
<正>众所周知,由于鲜活农产品易腐众所周知,由于鲜活农产品易腐烂,难运输等特点,决定了其在物流组织和实施过程中与其他农产品或工业品存在很大的区别。长期以来,我国的鲜活农产品由于在流通过程中缺乏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农产品流通关系国家根食供给安全,也关系农民生产性收入的增加由于农产品流通本身的特殊性与弱质性,要求国家对农产品流通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政府在农产品流通中应当提供怎样的公共品与公共服务,以及如何提供,构成了农产品流通中的政府职能我国虽是农业大国,但距离强国还有很大的差距,需要政府提供必要的支持,特别是在农产品流通方面,亟待创新与完善农产品流通职能美国是市场经济发展比较充分的国家,是农业大国,也是农业强国,在其发展过程中,对农产品流通已经形成相对成熟的政府管理职能,其中有很多值得学习与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5.
欧志文 《中国市场》2013,(18):31-33
回顾21世纪以来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政策措施,面对当前农产品流通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必须架构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发展的的市场流通模式。构建农产品的现代市场流通体系,关键要注重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培育农产品流通市场主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大政府的服务与调控作用等,构建一个以农户为核心的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6.
农产品流通:市场约束与市场化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环节,农产品流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产品市场约束日益增强、农民收入来源日趋多元化的背景下,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流通在辽宁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地位和农村流通业的落后现状都要求根除农村流通体制的弊端,深化改革。为构建起城市和农村、工业品与农产品双向流动、高效、畅通、有序的农村现代市场流通体系目标,辽宁农村流通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农村流通组织创新、农村流通方式创新、农村流通政策手段创新、农村流通管理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成本过高,原因在于农产品市场占用流通的资源过多的市场结构,造成销售环节收费过高,引起菜价非市场因素上涨。解决这方面问题需要考虑农产品市场的公益性质,从法律和政策上重新定位其建设运营机制。一、农产品市场的公益性农产品市场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仅关系国计民生,还具有服务公共利益、农产品流通与平抑物价等特殊功能。  相似文献   

9.
彭美秀 《北方经贸》2013,(11):79-80
农产品流通直接影响农产品生产与消费.目前湖南农产品流通体系存在流通主体组织化程度低,流通客体标准化水平低,流通市场体系不完善,流通监管及服务不到位,流通成本高等问题.优化湖南农产品流通体系,要提高流通的组织化程度,改造和升级传统批发市场,加强流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及流通监管和服务,加强本地农产品生产以降低流通成本.  相似文献   

10.
绿色农产品的渠道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军婷 《商场现代化》2007,(32):111-112
目前我国普通农产品的流通模式比较多,而对于绿色农产品而言,由于其与普通农产品有许多不同之处,因此普通农产品的流通模式并不完全适合绿色农产品的流通。鉴于此,为了使绿色农产品尽快在市场上占有高的市场份额,应该采取与普通农产品不同的分销渠道策略。  相似文献   

11.
现有的营销研究中,对消费品市场上的品牌问题研究很多,但对工业品市场上的品牌却很少研究。本文将对工业品品牌的培育模式进行初步探悉,初步寻找品牌在工业品营销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工业品品牌培育的基本模式。一、工业品的定义及其特点工业:采掘自然物质资源和对工业品原料及农产品原料进行加工的社会生产部门。可分重工业和轻工业;在有些国家中,指制造业,即雇佣大量职工和拥有大量资金、从事制造的部门”。工业的生产结果就是工业品,根据工业品可分为以下几类:生产材料、中间产品、工业终端产品等。由于工业品本身特殊性,从营销家角度看,工…  相似文献   

12.
张长厚 《中国流通经济》2012,26(4):22-24,45
农产品流通是连接农业生产与消费的桥梁。但由于现阶段我国农产品流通中存在流通基础设施薄弱、市场主体规模小、流通环节多、流通信息服务滞后、农产品流通领域法律法规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滞后,已经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成为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瓶颈。为更好地推动我国农产品流通的发展,应加快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培育和发展市场主体,加强市场信息化建设,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改善对农产品流通的宏观调控,以促进农产品流通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加入WTO后,农产品市场逐步地外开放。由于进口农产品越来越多地参与市场竞争,我国国内农产品流通的难度也随之增加。现阶段我国农产品流通面临着的主要问题是市场主体素质低、市场机制不健全。具体表现为我国国内农产品市场流通基础设施缺乏、产品营销方式和手段落后和国内农产品市场混乱、管理不善。这种状况极大地阻碍了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因而,在市场主体和市场制度本身这两方面做出改进和提高,是发展  相似文献   

14.
涂奇 《中国市场》2007,(15):40-41
加快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开拓农村市场的关键。近年来,我省在开拓农产品市场方面,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总体状况与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为此,加快我省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和市场流通组织化程度,尽快形成稳定高效、辐射全国、沟通世界的产销体系,变农业大省为经济强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贺庆祝 《中国市场》2007,(28):66-67
加快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开拓农村市场的关键。近年来,我省在开拓农产品市场方面,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农产品市场体系也已逐步建立,并形成了一批规模较大的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但总体状况与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为此,加快我省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和市场流通组织化程度,尽快形成稳定高效、辐射全国、沟通世界的产销体系,变农业大省为经济强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加入WTO以后,我国农业面临资源、环境和市场三重约束。由于农产品在形成过程、需求特点等方面具有不同于工业品的特殊性,纯粹的工业品及一般消费品的营销理论在分析农产品市场营销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对农产品品牌营销的组织载体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区域性农产品品牌建设的营销主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入WTO以后,我国农业面临资源、环境和市场三重约束.由于农产品在形成过程、需求特点等方面具有不同于工业品的特殊性,纯粹的工业品及一般消费品的营销理论在分析农产品市场营销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对农产品品牌营销的组织载体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区域性农产品品牌建设的营销主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以后,我国农业面临资源、环境和市场三重约束。由于农产品在形成过程、需求特点等方面具有不同于工业品的特殊性,纯粹的工业品及一般消费品的营销理论在分析农产品市场营销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对农产品品牌营销的组织载体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郑军婷 《商场现代化》2007,(11Z):111-112
目前我国普通农产品的流通模式比较多,而对于绿色农产品而言,由于其与普通农产品有许多不同之处,因此普通农产品的流通模式并不完全适合绿色农产品的流通。鉴于此,为了使绿色农产品尽快在市场上占有高的市场份额,应该采取与普通农产品不同的分销渠道策略。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大致经历了国家干预下市场调节,农产品统购统销,逐步改革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以及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调节四个阶段。回顾历史展望未来,进一步深化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市场化取向和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大力发展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完善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