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神话原型批评理论的核心观点认为文学创作是对神话原型的重新组合,几乎所有文学作品都只是某一或某些约定俗成的神话原型的新的表述.从该理论出发解读《尤利西斯》,不难发现乔伊斯在创作时借用了“荷马史诗”的原型人物、原型结构和原型母题.此种借鉴把神话与现实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得作品具备广泛的象征意义和获得一种借古讽今的效果,表现了生活在荒原之中的现代人对精神家园的艰难寻觅.  相似文献   

2.
在现实主义作品中的人物身上,往往可以找到神话原型的特殊表现。高尔斯华绥的《苹果树》是一部融神话于现实的爱情悲剧佳作。本文引入原型场的概念,通过生理、心理和文化三种次原型场对作品中人物、情节和情境的构建进行分析探讨,揭示了神话原型在现实主义作品中的永恒魅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运用荣格的神话原型和集体无意识理论,对杰克·伦敦的短篇小说《赤物》中的主要人物和具有象征意义的"赤物"进行原型解读。  相似文献   

4.
作为美国文学之父的华盛顿·欧文,在其经典短篇小说《瑞普·凡·温克尔》的创作中融入了一些神话原型元素。本文从神话原型批评的角度,通过对该小说瑞普·凡·温克尔人物形象及叙事模式的分析,深入挖掘作品中的酒神狄俄尼索斯精神和仙乡淹留叙事模式,以此揭示出小说光辉与不朽的秘密。  相似文献   

5.
对劳伦斯《儿子与情人》的传统解读多停留在保罗家庭内的恋母弑父倾向上,实际上文中的米丽安和克拉拉也分别代表了母亲形象的不同侧面,而克拉拉及其丈夫道斯也有很强的地母天父的暗示意义。文章拟从神话原型批评角度分析保罗的情人克拉拉及其丈夫道斯的神话原型和潜藏在文本深处的篡弑主题,希望从更深层次上展示劳伦斯的俄底浦斯情结,试图以不同的视角给文本以新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从神话-原型批评角度来探讨《苔丝》叙事结构中的循环艺术,即命运的循环;季节的循环;旅程的循环以揭示作品深层内涵以及哈代独特而巧妙的创作构思与技巧。  相似文献   

7.
哈代在小说《还乡》中引用大量神话原型意象进行环境描写和人物塑造,尤其体现在小说背景埃格敦荒原氛围、男女主人公克林.约布赖特和尤苔沙的命运归属上。通过这些原型的应用,强化了该小说的悲剧性质。  相似文献   

8.
庞德的《在地铁站》是意象派诗歌的经典。对这首诗歌的分析通常也是从意象派三原则角度展开的。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图用原型批评方法,结合诗人的生活经历,解读诗中意象背后的神话原型,挖掘其潜藏的集体无意识内容。  相似文献   

9.
瑰丽的想象是苏童创作的显著特色,他的重述神话新作《碧奴》是他创作的又一次尝试。狄德罗曾谈论戏剧说"人们可以用同一个主题和同样的人物订出无数的布局",这同样适用于小说。本文从其具体的文本中看他是如何以天马行空的想象从个人化视角,承续性地张扬了神话原型精神的同时扩充神话的情节,使高度符号化的存在转化为具体可感的极具个性的孟姜女形象。  相似文献   

10.
屈原创作的《湘君》、《湘夫人》历来被认为是《九歌》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作品,对于"二湘"的身份,向来众说纷纭。明确"二湘"的神话原型,不仅对于研究《九歌》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了解楚地的巫文化和楚地的神话体系都有很大帮助。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历史文献的研读,以及缜密分析屈原"二湘"及其他作品,可推论出"二湘"应为沅湘流域同一女性神。  相似文献   

11.
维科的《新科学》在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他的神话理论催生了现代神话学的诞生,并对二十世纪的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的神话哲学产生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从维科的“诗性智慧”到卡西尔的“神话思维”是一脉相承的;在神话与人类的历史和语言、艺术的关系上也持同样的观点;在关于神话的真实性方面,卡西尔坚持了维科的观点。卡西尔在维科的基础上提出“神托斯”(神话)和“逻各斯”(理性)对立统一的关系,对于现代社会和谐和人的自由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茅盾的神话研究对中国神话学体系的建立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茅盾的神话研究涉及到神话与文学的关系,积极探索利用神话素材进行再创作。同时茅盾吸收、借鉴人类学派神话学先进的研究方法,为中国神话学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英美诗歌的创作和发展都得益于两个文化渊源:古希腊神话和古希伯来文化。探究古希腊神话传说和古希伯来文化对英美诗歌的深刻影响,对学习、了解和欣赏英美诗歌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从古希腊关于伊卡洛斯的神话与其它同类型神话之间的区别延伸开去,对希腊人心理上的海洋进行阐释,得出希腊人对海洋既恐惧,又依赖和向往,对不朽生命的追寻的观念,同时阐释这种海洋观念与他们美学倾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故事新编》是鲁迅一部独特的小说集,其创作过程涵括了鲁迅思想发展的多个时期,呈现了颇为复杂的思想内涵和审美风貌;其独特的创作方法与现实意义,也蕴含着鲁迅复杂的神话观,也启迪了后来的文学创作。文章着重探讨了鲁迅的神话观,分析了《故事新编》的神话思维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西方的巨人神话保存完整,其中的巨人形象多粗鲁凶蛮,以负面为主;而中国典籍中的巨人神话零散破碎,巨人形象多憨厚温顺。但中国巨人的原始形象并非如此,民间神话中的巨人与西方的同类们一样,也有着野蛮粗鲁的一面。文明起源的差异造成中西方典籍中巨人形象的不同;神话故事叙述者身份的差异,又使得中国民间神话中的巨人保留了与西方神话巨人一样的野蛮特征。  相似文献   

17.
希腊神话中男权意识建构下的妖魔化女性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父权制社会中,男权意识形态通过性别制度和话语霸权秩序构筑起男性社会的文明大厦。在这样的文化意识形态社会中,女性只能以一种异化分裂的形式存在。古希腊神话作为世界神话中的一朵奇葩,全面真实地反映了古希腊社会从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的真实镜像,并揭示了父权制度建立以后,男权意识通过对妖魔化女性形象的建构来维护其统治秩序。  相似文献   

18.
中国网络玄幻小说与中西神话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关系,在原型、神话色彩、生命意识以及叙事模式上受到中西神话原型及原型背后的故事的影响。网络玄幻小说将其中可以利用的原型故事拿来为己所用,对其进行重述和演绎,使古老的神话在信息时代全面复活。这种现代化的复活,不仅展现着传统文化绵长悠久的生命力,而且体现着当代中国网络玄幻小说对传统文化的承继与传播。  相似文献   

19.
现代生活中人们使用的手机及其配件——电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犹如悬在人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千钧一发迫在眉睫的危险随时都会降临到人们的头上。文章对此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几种方法:一、国家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二、出台相应的法律政策文件;三、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四、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五、采用先进技术,减少环境污染;六、开辟和建立二手手机市场;七、普及环保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20.
英雄传奇小说作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类型之一,有着自身独特的生成轨迹。经过研究,认为英雄传奇小说的生成轨迹起源于上古神话和先秦史传文学,过渡于汉魏小说、唐传奇,积累于宋元话本、元杂剧,最后成熟于明清时期;同时,英雄传奇小说的生成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这里试图论述英雄传奇小说在明清成熟时期之前的生成轨迹及其在生成过程中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