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综合运输是一个交通运输发展的科学理念,属于经济学范畴。其基本概念为"运输经济性",即在完成运输基本功能的过程中实现社会经济性或效率化目标。综合运输的基本要求包括建设运输系统,以消耗最少社会资源满足运输需求,或以最低社会运输成本完成运输活动。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总结完善其他学者对综合运输服务概念内涵表述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综合运输服务的理论外延及其发展的内在驱动力,然后得出综合运输服务的本质:综合运输服务是将现有的综合运输体系形成的运输能力与运输需求主体提出的运输需求联系起来的业务活动总称,而且完成这些业务活动的根本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满足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提出的运输需求,尽可能为需求主体提供充分的运输服务选择。正确认识综合运输服务的本质特征,对构建综合运输服务基础理论体系和指导综合运输服务实践活动都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道路运输行为管理存在的问题,从运输行为归属问题入手,综合评述运输行为归属标准,指出运输行为归属标准的多样性,是造成道路运输行为执法混乱的最重要原因.基于此,论文对运输行为重新界定分类,依据运输行为是否具有经济属性标准,把各类运输行为统一聚类为经济性运输和非经济性运输,这样可以明确执法主体的执法范围,解决执法过程中长期以来“缩小”与“扩大”尖锐对峙矛盾,为正确制定运输政策和指导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东北经济区综合运输通道建设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王荣成  张英 《经济地理》2002,22(5):589-593
东北经济区综合运输通道的形成与发展是社会经济系统发展的必然产物,各级地方政府与东北亚各国未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热切愿望与建设交通设施的追求必然对社会生态系统产生更为深刻的影响,因此,东北区综合运输通道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将是我们的长期研究课题。本文在综合分析东北经济区运输通道发展现状与特点的基础,对东北经济区域综合运输通道对社会生态系统的下面与负面影响作了战略性与历史性的评价。进而从区域经济联系与国际合作开发的角度,探讨其未来发展格局及其对社会生态系统的可能影响。最后,提出了综合运输通道可持续发展所需注意的若干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综合运输的需求、组成和特点,以及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五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和适应范围,从而确定未来综合运输格局及合理分工,以期达到各运输方式的能力构成渐趋合理,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发展做贡献.  相似文献   

6.
万波 《城市建设》2010,(3):313-314
通过分析综合运输的需求、纽成和特点,以及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五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和适应范围,从而确定未来综合运输格局及合理分工,以期达到各运输方式的能力构成渐趋合理,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发展做贡献。  相似文献   

7.
论交通运输系统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利民  胡思继 《技术经济》2003,22(5):F003-F004
<正>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贸易往来及经济互补性的增强,国际经济更趋一体化。新世纪将是综合运输的时代,将形成物流系统综合化,交通运输面临新的革命性变化,这种新的运输模式将打破传统的各种运输方式各自为政的局面,强调运输方式之间的集成、协同。综合运输系统由此成为各种运输方  相似文献   

8.
我国"十一五"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发展回顾"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力度最大、发展速度最快、成绩最为显著的时期,交通基础设施网络进一步完善,技术装备实现跨越发展,运输服务水平整体提升,交通节能减排成效斐然,综合交通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十一五"交通运输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交通运输能力紧张  相似文献   

9.
综合运输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罗马尼亚将火车、汽车、飞机和轮船统一归运输邮电部领导,这样从管理体制上就可统一规划、统一调度。在罗马尼亚第十一次和第十二次党代表大会上都强调了综合运输的重要性。 1.如何提高综合运输的效益  相似文献   

10.
甩挂运输是一种先进的道路货物运输组织形式,它依靠消除货物装卸时间提高车辆运营时效,减少空驶能耗、提高实载率,进而提升运输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本文就甩挂运输的技术经济性和如何推进我国甩挂运输网络化发展谈一些粗浅见解,望能给予关注甩挂运输发展的人们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我国“十一五”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发展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力度最大、发展速度最快、成绩最为显著的时期,交通基础设施网络进一步完善,技术装备实现跨越发展,运输服务水平整体提升,交通节能减排成效斐然,综合交通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十一五”交通运输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交通运输能力紧张状况基本缓解,制约经济发展的局面初步得到改观。  相似文献   

12.
道路运输供给分析,目的在于合理地配置有限的运输资源,产生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最大限度地满足需求。本文首先从运输需求与供给的特性出发,分析了影响运输供给的因素;其次从数量和质量上论述了运输供给规模与运输供给效率,二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了有效供给;最后提示了道路运输业的发展是运输供给不断与运输需求的变化相适应的动态均衡过程。  相似文献   

13.
"十二五"期间将是我国交通运输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交通运输业转型的重要时期。为了促进我国"十二五"期间港口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运输装备技术水平,促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和现代物流发展,国家发展和改革  相似文献   

14.
运输外部性理论包括运输外部性的产生、运输外部性的表现形式、运输外部性衡量、运输外部性的内部化以及可持续运输的选择等内容。运输外部性根据其数学表达可看出运输外部性的产生过程,并划分为运输外部经济和运输外部不经济两种类型,对运输外部经济进行了定性分析,对运输外部不经济的内容(污染成本、拥挤成本、生态破坏以及交通事故)进行定量分析。综述了运输基本外部性和制度外部性内部化的措施,阐述了代际外部性内部化思想——可持续运输,以实现人类社会机动性目标和环境目标的协调以及必须在资源与环境容量的制约下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沈刚 《大陆桥视野》2013,(11):65-65
2013年5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安排综合运输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张国强研究员就铁路车流经路调整对新亚欧大陆桥运输影响一事,专程赴连云港口岸、中外运陆桥公司进行实地调研。中外运陆桥公司总经理王章永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热情接待张副主任及陪同人员等。双方围绕调研提纲,进行了座谈讨论与交流沟通。  相似文献   

16.
一、我国煤炭运输不同交通方式经济性分析 1.煤炭运输方式经济性分析 我国煤炭运输主要有铁路直达、铁水联运、公路运输三种。2006年,铁路发送煤炭13.8亿吨,海运煤炭一次下水量约4.2亿吨,内河煤炭一次下水量1.05亿吨(其中京杭运河占2/3以上)。公路主要承担短途煤炭运输。由于我国煤炭主产地与主要消费地(上海、江浙等“长三角”地区)相隔遥远,  相似文献   

17.
2013年5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安排综合运输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张国强研究员就铁路车流经路调整对新亚欧大陆桥运输影响一事,专程赴连云港口岸、中外运陆桥公司进行实地调研。中外运陆桥公司总经理王章永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热情接待张副主任及陪同人员等。双方围绕调研提纲,进行了座谈讨论与交流沟通。  相似文献   

18.
“海铁联运”,是进出口货物由铁路运到沿海海港直接由船舶运出,或是货物由船舶运输到达沿海海港之后,由铁路运出的只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就可完成整个运输过程的一种运输方式。  相似文献   

19.
“十二五”期间将是我国交通运输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交通运输业转型的重要时期。为了促进我国“十二五”期间港口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运输装备技术水平,促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和现代物流发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于2011年5月19日~20日在北京举办了“中国港口‘十二五’发展论坛”。国家发改委基础司副司长沈左权、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副司长于胜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会长钱永昌、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宝晨、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郭小碚等有关负责人和港口、运输行业的专家到会并做了主题发言。  相似文献   

20.
国有运输企业摆脱困境的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走集团公司之路随着公路运输市场的全面放开,多元资本的运力结构,多种车型的运输方式和全社会办运输的产业格局已经形成。个体、社会运输的资本、运力已大大超过了国家、集体运输企业的整体力量。可以说:原来“单兵作战”的中小型运输公司已失去了运输市场的主导地位。加之运力、运量相对失衡失控,成本核算形式和负担反差很大,经营方式和手段的正轨与非正轨性,迫使企业竟争能力大大削弱。所以,如何保持国有运输企业的主导地位,保持国有资本和运力在运输市场中的保有量,提高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能力,已成为各运输单位务必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