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曹亮 《科技与企业》2014,(15):188-188
在当今的高铁精密工程的施工过程中,GPS的控制测量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是保证工程施工精度的主要途径。本文从我国的高铁建设现状出发,对高铁精密工程中GPS控制测量技术的应用情况与应用特点进行了探讨,并以GPS控制测量网络的逐级布设为基础,分析了在高铁精密工程GPS控制测量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为我国高铁精密工程GPS控制测量水平提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不断发展,铁路测绘控制测量技术体系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其不仅是铁路设计优化的重要依据,而且还是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保障。因此,在铁路建设过程中,对铁路精密工程测量技术的体系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是不容忽视。本文主要对我国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的内容和目的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介绍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的特点,以此来为今后高速铁路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我国铁路运输业的不断发展,各类铁路工程随之增多,由于高速铁路具有运行平稳、速度快等优点,从而获得快速发展,并成为我国铁路工程中的重点建设项目。就高铁而言,其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是轨道的高平顺性,而想要达到足够高的平顺性,就必须采用无砟轨道,这一观点在大量的工程实践中得到了验证。由于无砟轨道的铺设对精确度要求较高。为此,应当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精密工程测量技术。基于此点,本文就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应用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4.
随着近年来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和建设,特别是高速铁路的测量技术的日新月异,对高速铁路轨道的测量精度、高平顺性和精确的几何线性参数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高速铁路采用精密测量将显得的非常重要。本文以精密工程控制测量为基础,阐述了铁路线路精密测量的原理、方法、步骤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价值工程》2017,(13):129-131
目前,随着高速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对工程测量技术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工程测量控制网为平面测量提供起算基准,高精度的基准控制网是保证高速铁路成功建设的关键技术之一。为满足高速铁路的安全性要求,本文利用GPS建立高铁CP0、CPI、CPII控制网,并对三级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及观测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然后基于GAMIT软件,提出了框架控制网数据处理中基线解算的方案。在此基础上尽量消除基线解算误差,选择科学的解算软件和解算方案,以及基线网平差等方面提出一些原则和方法,来提高基线解算的可靠性和精度,进而提高框架控制网的精度,为平面测量提供精准可靠的起算依据。  相似文献   

6.
《价值工程》2013,(13):75-76
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我国高速铁路飞速发展,高铁施工技术不断进步,满足了人们对于线路质量、运行速度、运输量的高指标要求,是先进技术的代表,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本文介绍了高速铁路路基工程变形观测目的、观测方法、及观测方案与实施,对高速铁路技术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价值工程》2020,(6):162-163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我国高速铁路路基建设大幅增加,作为高铁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铁的路基技术主要分为场拌和、厂拌和路拌。本文通过路基改良土工程的试验研究,探索高速铁路路基改良土填筑施工技术,为相关人员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物质参考。  相似文献   

8.
米向军 《价值工程》2021,40(18):121-122
近年来,我国的高速铁路事业发展迅猛,高速铁路路网日渐完善,给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高速铁路工程项目的线路跨度大,常常需跨越一些地形比较复杂的地区,在这种跨越工程中,往往就涉及了桥梁建设,对此类项目而言,因为高铁路基与桥梁路基的刚度差异,使得过渡段常常伴随着各种质量问题.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了高速铁路路基与桥梁过渡段的施工技术,对高铁桥梁过渡段施工有着一定的技术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社会和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传统供电系统已不能满足现阶段高速铁路以及进一步提升电力线路改造工程的实际需求。因此,针对高铁电力供电系统所具有的特殊性,对高铁工程电力远动系统进行抗干扰施工设计,可有效提升电力远动系统对抗各种影响因素干扰的能力。文章对高铁工程电力远动终端所采取的抗干扰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我国铁路运输业的飞速发展,高速铁路随之不断增多。由于高速铁路上的列车运行时速较高,故此对铁路桥梁的刚性要求比较严格。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在高铁的建设过程中,经常会用到大跨度连续梁这种施工技术。下面以某高速铁路工程为例,对大跨度连续连施工技术进行浅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