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林琼  肖炜 《中国就业》2011,(8):20-21
又逢大学生"毕业季"。随着大学生"被就业"问题的频现报端,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体系这一话题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体系主要包括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统计(即就业质量状况评价),是衡量毕业生就业状况和供需状况的核心指标,也成为教育主管部门评价学校办学质量、综合实力的主要依据,更是学校考评所属院系教学质量及其专业设置的重要方面,并指导院系教学计划的修订和课程改革。本文即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来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力求建立科学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体系,为学校及时调整办学思路、切实提高大学生就业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大学生就业日趋严峻的背景下,如何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探讨影响大学生就业力的主要因素已成为广泛的研究课题。通过对应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建立了大学生就业力影响因素层次模型,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了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力因素的权重,为大学生提升就业力和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人数持续攀升,就业压力逐年增大已成为高校和社会各界的共识。与就业难同时显现的是大学毕业生群体中日益凸显的“慢就业”现象。文章聚焦分析大学生“慢就业”群体的心理因素,立足高校就业工作群体,探索在精准帮扶思路下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与就业成效的举措。  相似文献   

4.
《价值工程》2016,(4):185-188
随着高校毕业生总数的不断增加,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成为众所关心的问题。本文从高校创新教育出发,分析了创新教育与就业能力的关系,重点探讨了如何强化高校创新教育,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校近年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骤增,大学毕业生就业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高校大学毕业生作为较高层次的人才资源,其就业过程是国家和社会高层次人力资源配置最为重要环节之一。因此,如何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是政府、高校,社会以及大学毕业生必须共同面对的现实而又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阶段,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意在从高校的角度分析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因素,并提出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当前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分析了我国政府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政策演变并对如何从政策层面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题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苗雪 《民营科技》2014,(10):238-239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与日俱增。处于高等院校毕业生学历层次最底层的高职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更是无比巨大。如何解决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让他们能在人才济济的高学历毕业生人群中脱颖而出,成为每一个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以石家庄工商职业学院2011级部分经管类高职毕业生为例,在统计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经管类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能力的主要构成因素,以及就业质量的相关指标,并对如何提升经管类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就业质量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国内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常规的就业工作模式难以满足需要,因此高校就业工作亟需主动转变工作方式来适应新形势,积极从容应对各种新的挑战,为促进毕业生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提供支持。本文对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探析,介绍了疫情防控期间,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存在的困难,并从社会、高校、学生三个层面阐述了如何提升民办高校就业工作的阶段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价值工程》2017,(10):196-199
高校毕业生就业一直受到高度关注,当前对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衡量从单一的关注就业数量(就业率)逐步向综合衡量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转变。本文以云南省为例,梳理出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基本特征为就业率水平持续较高但就业质量不佳。通过进一步对影响毕业生就业状况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以提升就业质量为重点,分别从政府、高校、毕业生三个层面针对性地提出了改善就业状况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