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PP模式项目近些年在我国应用广泛,随着国家建设基础设施政策不断完善,社会资本优势持续助力促使物有所值评价成为PPP模式中聚集的焦点。文章主要对物有所值定量评价法的计算步骤和流程进行分析,结合地下综合管廊项目的特点,通过对浙江省T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中应用的PSC评价法中PPP值和PSC值进行详细分析,建立PPP模式下物有所值定量评价模型。最后对物有所值定量评价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一定改善,为我国物有所值评价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价值工程》2018,(9):1-2
以广州市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为基础,分析城市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风险因素、风险评价方法、不同建设阶段和不同主体的风险分担以及一些常见风险及其应对措施,为实现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风险的科学管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价值工程》2017,(27):43-46
本文针对综合管廊PPP项目投资决策的特点,从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综合管廊项目采用PPP模式的优势,分析了传统评价方法的局限性及实物期权方法的优势,明确了实物期权方法在综合管廊PPP项目中的适用性,并构建了基于实物期权的综合管廊PPP项目投资决策模型。且以综合管廊PPP项目为例,验证其模型的实用性和可行性,为不确定环境下综合管廊PPP项目投资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丰富和深化了实物期权在基础设施项目中的应用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冯春辉 《价值工程》2019,38(18):22-24
地下综合管廊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城市的正常运转具有直接的影响。PPP项目模式与传统的模式相比能够更加充分地调动各种社会资本投入到城市公共服务与设施的建设当中,从而更有效地解决其资金来源的问题。但是,PPP项目模式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结合,无疑会是整个项目面临的风险大增。因此,我们必须对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的风险特征与类型有一个科学的认识,以便从风险识别、风险分析以及风险应对三个层面进行科学的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5.
莫细喜  陈维 《价值工程》2021,40(31):43-45
地下综合管廊是我国近年来大力推行的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由于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一次性投资远远高于传统的管线独立铺设的成本,利用PPP模式进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给社会资本方带来收益的同时,也能减轻政府财政压力.文章分析了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中社会资本方面临的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价值工程》2017,(20):59-60
随着我国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消除了传统直埋敷设市政管线的弊端,有利于海绵城市建设,体现了城市建设的现代化、科技化和集约化。本文首先通过对比国内外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现状,分析得出我国建设地下综合管廊过程中所面临或即将面临的重大障碍。随后分析PPP模式是否有利于推动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最终得出PPP模式能够解决或减少我国在综合管廊建设中遇到的障碍。  相似文献   

7.
当前正值地下综合管廊项目试点建设的关键时期,准确的风险识别与评价是实现风险在政府与私人部门之间合理分担的前提。在采用德尔菲法识别出地下综合管廊项目PPP模式面临的15项风险的基础上,通过运用解析结构交叉矩阵模型构建出风险因素五级层次结构模型,并创新性地结合驱动力-依赖性矩阵迭代运算,计算出每个风险因素的驱动力和依赖性,进而得出各风险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型运算结果表明,识别出的风险因素均为稳定因素,系统内有两组应视为整体进行风险管理的强关联因素集,且风险因素之间存在递进关系,揭示了风险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后续风险分担研究奠定基础,为我国地下综合管廊项目风险管理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价值工程》2017,(5):240-243
我国PPP项目物有所值评价尚处于起步阶段,基本理论和方法尚不成熟,设计合理的评价程序能够进一步发挥VFM评价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我国基础设施项目决策立项程序和PPP项目操作流程;接着在分析国外VFM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总结出VFM评价主体具备的良好的评价环境、具备一定的技术支持职能、与职责相匹配的行政权力、充分利用第三方咨询机构等特征,并得出地方政府行业主管部门适宜作为我国VFM评价主体的结论。最后,本文设计出包括项目识别、项目准备、项目采购、项目执行和项目移交五个阶段的VFM评价程序,具体包括每一阶段VFM评价的操作过程、判定方法和退出方式,其中项目识别阶段包括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和敏感性分析以确保PPP项目决策的科学性,项目执行阶段进行循环VFM评价以确保PPP项目过程监控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海绵城市试点城市中,大多数海绵城市项目都采用了PPP模式进行相关建设工作,但由于PPP模式在建设项目中的复杂性,使得在对海绵城市PPP项目进行绩效评价时,遇到了较大的困难.本文以PPP模式下海绵城市绩效评价为研究对象,构建了海绵城市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了绩效评价,并对武汉市S示范区海绵城市项目进行了实例分析,评价结果显示:武汉市S示范区海绵城市PPP项目绩效评价结果为良,此研究结果可对日后的海绵城市PPP项目进行绩效评价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价值工程》2017,(10):71-73
本研究在PPP项目调价机制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包含价格调整原则、触发条件、调整周期、调整方式、调整流程共五部分的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调价机制,并结合综合管廊PPP项目的特性就该五部分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本文以西部某地区地下综合管廊调价机制为例进行了应用举例,说明了综合管廊PPP项目调价机制的内容和应当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