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有人这样理解“企业”一词:“企”字上面是一个“人”字,下面一个“止”字,而一旦失去“人”,事业也就“止”了。可谓十分精辟。越是快速发展的企业,越是高技术企业,越是不断创新的企业,就越发感受到由人的智力、体力、技术、情感和观念等因素构成的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不可替代的第一要素。  相似文献   

2.
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其解决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1.大多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还是以“事”为中心。主要表现为:只见“事”,不见“人”,只见某一方面,而不见人与事的整体,强调“事”的单一方面以及静态的控制和管理,其管理的形式和目的足“控制人”;把人视为一种成本,当作一种“工具”,注重的足投入、使用和控制,忽略了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训,不能充分挖掘人的潜力。人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本,如果合理利用,能够创造出比其他资本高得多的价值。而我国许多企业把人力资本与其他资本等同对待,使得人力资源的投资十分不足。  相似文献   

3.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杜拉克说:“企业或事业唯一真正的资源是人,管理就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以做好工作。”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人的竞争是企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因此.企业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从以“物”为中心的管理转向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把人力当作最重要的资源,以增强企业的生机和活力,在不断变动的经济技术环境中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企业的战略性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略性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指把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放在战略高度,当作影响全局的大事提高人的素质,合理配置和使用人力资源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潜能和价值。一个国家和企业有四大战略资源: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组织资源和文化资源。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这是因为:人力资源开发和创造了  相似文献   

5.
英驴安在?     
尽管驴在中国常被以“蠢”字形容,多用于贬义,但在很多西方国家,驴却被当作勤勤恳恳的象征予以赞美,因此我们把在职场中卒勤耕耘的人们也誉为“驴”。而本栏目就是从职场中“驴”的视角,以寓言体的形式,幽默诙谐地提示职场百态,点击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核心问题。欢迎企业一线人力资源工作者供稿。  相似文献   

6.
1.独特的人事管理制度。日本企业人事管理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形成了以“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工资制”和“企业内工会”为基础的管理制度,它们构成日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制度前提一长期以来,日本的大中型企业基本上都实行终身雇佣制,有效地建立起职工同企业的“命运共同体”联系,增强广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责仔感,培养了职工的团队意识和敬业操守;年功序列工资制为终身雇佣制创造了条件,形成了企业自身的吸引力,为企业保留厂超稳定的人力资源,也为企业对职工进行连续投资开发创造了条件;企业内工会则开辟了职工民主参与…  相似文献   

7.
从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经济开始高速增长,80年代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日本之所以能在短短的20年内创造如此惊人的奇迹,主要得益于“日本式企业经营管理”模式,而首当其冲就是日本企业的质量管理在国际上得到广泛的赞誉和认可。本文就日本企业质量管理的理念、特点和趋势做一个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8.
臧冬斌 《企业活力》2003,(11):58-59
<正> 人是首要的生产力,对任何一个企业而言,人力资源都是其生命力所在,是其首要的资本,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决定了企业的生存力和竞争力。因此,如何有效开发管理人力资源是摆在任何一个企业面前的重要任务。“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并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要求企业不仅在对外经济交往中遵守经济规  相似文献   

9.
一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离不开和“五种人”打交道,那就是自己的上司、部下、服务对象、家人和自己。如何才能在与“五种人”的沟通协调中做到游刃有余,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本文作者从一个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者和部门领导的视角,谈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在传统经济中,企业中的人被定义为“人事”,其管理职能为“人事管理”,其基本的管理假设是:人是成本,是减利要素,它所关注的是人的工作,管理的目的是节约以人力成本为主体的期间费用,从而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在知识经济中,企业中的人被定义为“人力资源”,其管理职能为“人力资源管理”,在其背后的基本假设是:人是资源,它所关注的是人的工作和工作的人。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投资于人力,实现人力资本的升值,进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这种转变来自于价值创造要素的变化,也就是说知识正在或将…  相似文献   

11.
从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经济开始高速增长,80年代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日本之所以能在短短的20年内创造如此惊人的奇迹,主要得益于“日本式企业经营管理”模式,而首当其冲就是日本企业的质量管理在国际上得到广泛的赞誉和认可。本文就日本企业质量管理的起源、理念、特点和趋势作一粗浅探讨。一、日本企业质量管理的起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世纪中叶以来,世界各国开始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并将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与一切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时作为经济决策的一项主要因素。人的因素第一,精神的因素第一,这是世界近代管理思想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企业文化”就是在这种管理思想发展的条件下产生。它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的具体应用。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以“企业文化”理论管理企业,充分开发和利用人力资  相似文献   

13.
《新资本》:人力资源学科引进中国相对较晚,其系统性和职能性在中国企业中的运用还不够完善。近年来企业对它的重视程度逐步加深,但相对其他亟待迫切解决的企业战略性问题而言,人力资源往往因“不紧急”而被置后。您如何看当前形势下中国企业的这种对待人力资源管理“重而不急”的现象?结合TCL实际,请您谈一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应如何设立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战略支撑作用?薄连明先生:把人力资源看成“重”,本身已经是一种进步了。在中国企业中,把人当作资源来看待毕竟才是近年的事情,中国经济的市场化进程又是跃进时的,确实有许多东西需…  相似文献   

14.
<正>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工业经济时代技术设备创造价值的地位正在让位于人力资源。美国著名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人是具有企业里任何其他资源都没有的“特殊能力”的资源。这一观点,逐渐为企业界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一个人力资源管理热潮从上世纪末相继在世界各地兴起。进入21世纪,我国企业也开始由传统的人事管理全面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既需要思想观念的转变和不断提高,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创造出符合我国企业实际的规范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一、充分认识人力资源的地位经济的发展,财富的创造,有赖于两种资源:一是自然资源,二是人力资源。“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  相似文献   

15.
记得去年11月我们举办的“中国成长企业百强峰会”的一个论坛上,有一位演讲嘉宾把企业的“企”字拆解为“人”和“止”两个部分,意思大概是企业是起于人又止于人的事业,以此说明人力资源对一个企业的存在有着生杀予夺的大权。这种有趣的拆解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位演讲嘉宾讲道,只有当“人”字足够大时,人们才识辨得出“企”这个字,如果“人”被忽略得几乎要看不见,那么这个企业恐怕只能“止”步不前了。而本期封面文章《崔荣华的“关键人生”》讲述了一位陕西女企业家人生的关键阶段中的关键认识和关键举措:从最初“甘苦与共”的江湖豪…  相似文献   

16.
策划疯语     
现代企业的竞争,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人才和品牌的竞争。一个“企”字,上下结构,上面是“人”,下面是“止”,意思就是说,在企业中,如果没有了“人”,那么企业就“停止”了,就完蛋了!由此可见,人才在企业经营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时下,“345”薪酬策略大行其道,为广大企业所重视.所谓“345”薪酬策略,就是把4个人的薪酬分配给3个人,使其创造出5个人的价值.其本质是人均产出和人力资源效率的提高.更准确地说,这是人力资源成本投入产出比(Return on human resource cost,简称“ROHRC”)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杨益 《价值工程》2004,23(3):66-69
“人”作为一种资源与战略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企业应该关注人力资源与战略实现的关系,并努力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以实现竞争优势。本文从顾客矩阵出发,指出成本领先战略实现的途径。认为人力资源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就是员工为顾客、股东创造了价值。最后,作者分析了人力资源有助于实现成本领先战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精髓理念可以用“战略性激励”五个字来概括。其面临的一个基本任务就是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来获取和保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战略优势,应对高绩效工作系统、满足利益相关群体需要以及全球性三大挑战。在人力资源战略性激励中,制度激励与管理激励是一体两面,二者在实践中是辨证地整合在一起的。对于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中国企业来说,整合人力资源战略性激励理论管理框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日本企业的营销理念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文件中提到:日本经济在世界发达国家中名列第二;国民生产总值名列第二。面对日本的经验,人们试图从各个方面去研究、解释,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日本企业的市场营销。正是这种独特的市场营销,使得日本企业从本土走向世界,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世界名牌,占领了一片又一片的国际市场。 一、日本企业的市场营销观念 日本企业的营销观念,是传统思想文化与西方思想文化的不断融合而逐步产生的。它是形成日本企业市场营销模式的重要因素。 社会利益观念 社会利益观念主张“企业是社会之公器”,企业的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