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对外贸易》2014,(1):12-13
2013年12月18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将从今年开始小幅削减月度资产购买规模。从今年1月起,将每月国债购买规模由目前的450亿美元,削减50亿美元至400亿美元,抵押贷款证券由每月400亿美元的购买规模,削减50亿美元至350亿美元。这意味着美联储史无前例的量化宽松政策将开始逐步退出。分析人士担心,美联储此举可能引发国际资本从新兴市场撇出回流美国,导致新兴市场出现金融动荡。  相似文献   

2.
2012年,关于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可能逐步退出的消息一经放出,即引起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反应,中国股市在此后几年间几次出现暴跌。本文结合相关数据,研究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股市的影响,并探究影响中国股市的其他因素。  相似文献   

3.
李健 《中国市场》2013,(7):40-46
2012年贵金属价格呈现宽幅震荡的走势,令许多投资者对黄金牛市信心有所下降。2013年将是贵金属震荡走高的一年。各国央行在经济增速疲软的状况下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尤其美联储将继续实行量化宽松,且短时期内难以退出,其他重要经济体如日本、中国也仍将保持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且经济好转的概率较大。实际利率维持低位的同时通胀预期与其他资产价格将继续上升,有利于贵金属价格的上涨。在2012年大多数的时间里贵金属与欧元走势正相关,欧元区债务问题缓和,美元在2013年保持弱势也是贵金属看涨的一个重要理由。  相似文献   

4.
美联储宣布从2014年1月开始削减资产购买规模,意味着美国长达五年之久的量化宽松政策正式进入退出阶段,美国开始逐渐收紧流动性,大量资本开始回流,美元也步入上升通道。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给我国带来了明显的负溢出效应,影响到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对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加强货币政策的微观定向调控、审慎对待短期资本的开放、保持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石力 《商》2013,(9Z):285-285
2013年6月美联储宣布将逐步退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一时间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应对紧缩时代的来临。时隔三个月,美国又宣布将暂缓退出QE3,投资者又恢复了对未来的良好预期。短时间内,美国一退一进,在世界金融市场引起了轩然大波。然而美国为何出尔发尔,QE3的进退又有何玄机,中国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之下又当如何决策。  相似文献   

6.
李曦 《消费导刊》2014,(9):91-92
在当今以信用货币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下,我国不可避免地将受到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的影响。本文介绍了近五年来美联储启动四轮QE的背景,全面分析了美联储退出QE的充分性与必要性,预估了美国QE退出对中国经济可能会产生的冲击与契机。而面对美国退出QE对我国经济与金融会产生的影响,我国政府也应积极应对,及时采取各项政策,以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增长。  相似文献   

7.
从仍5月份开始的新兴市场金融动荡,至今处于焦灼中,由此引发新兴市场经济引擎地位不保的悲观论调。而罪魁祸首是美国暗示将退出已持续近5年的货币宽松政策(QE)。在预期不断增强的情况下,美联储在最新一次公开市场会议上意外做出了维持现有每月850亿美元量化宽松规模不变的决定。  相似文献   

8.
一、背景分析
  (一)全球背景分析
  2014年10月29日,美国政府正式宣布退出QE3,标志着美联储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正式退出了舞台,美元指数步入长期上升的通道。央行此次降息虽然对利率冲击不大,但扭转了人们对于利率变化与美元持续升值的预期,进一步促进国内热钱的加速撤离。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美国经济有望进一步复苏,量化宽松政策很可能在年内完全退出,但低利率政策仍将保持较长时间。美联储退出QE3将加大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改变全球资本流动格局,加大新兴市场金融风险。一、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情况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美联储自2008年11月起共实施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并将联邦基金利率降至0%—0.25%历史最低点。量化宽松  相似文献   

10.
非常规货币政策"量化宽松"的退出预示着美国宽松货币政策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本文主要验证了美国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通货膨胀产生的线性与非线性影响,因此在其退出过程中将会造成国内通胀的波动。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推测美国退出"零利率"的常规货币政策将引起该国失业率的上升,但美国经济有所复苏,加息预期强烈,一旦美国宽松货币政策彻底退出,势必影响国内的通胀水平,央行应适时推出相应的货币政策,维持国内物价的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11.
《商》2015,(41):110-111
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美国采取了很多以量化宽松(QE)为核心的经济用于刺激的政策,这个政策一共四轮,它持续了5年多。美国经济逐渐恢复后,就业情况好转,美国公民要求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呼声逐渐涌现。本文就针对美国退出QE,分析这一政策可能对中国产生的各项重大影响,并提出中国应对美国退出QE政策的可操作性建议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4月份,主要受中东北非局势动荡以及美国维持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美元连续走低影响,国际原油、黄金等商品价格大幅走高,而全球主要粮食种植地遭受恶劣气候,市场预期粮食产量仍将下调,带动粮食价格上升。4月份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水平自去年7月份以来连续第10个月上升。  相似文献   

13.
《国际商务财会》2013,(8):91-92
在结束为期两天的例行政策会议后,美联储主席伯南克6月19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如果美国经济持续改善,美联储可能在2013年晚些时候放缓购买资产的步伐,2014年上半年继续减少购买量,直至2014年年中结束。但他强调,退出量化宽松的日期,仍需视经济形势而定。有分析人士指出,伯南克的这一表态为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勾勒出较为清晰的"路线图",但退出量化宽松并不意味着货币紧缩政策的开始。  相似文献   

14.
2014年美国经济有望进一步复苏,量化宽松政策很可能在年内完全退出,但低利率政策仍将保持较长时间。美联储退出QE3将加大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改变全球资本流动格局,加大新兴市场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5.
随着近期美国经济产生的复苏迹象,美联储官员对是否应继续推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产生意见分歧。回顾和总结分析美国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来的情况及影响,并就美国可能采取继续推行量化宽松政策或选择退出政策两种手段分别提出我国应对策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贺轩 《华商》2014,(3):71-71
随着2014年美联储启动QE退出程序,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作为全球影响最为广泛的货币政策正在发生转向,从而使全球步入“后QE时代”,而这也标志着全球将不可避免地迎来一个新的金融大调整。  相似文献   

17.
白仲仪 《新财富》2013,(5):26-26
大宗商品价格正在经历一段震荡期。金价重挫动摇了许多人将黄金作为价值储存手段的信念:但实际上,“真金不怕火炼”,在量化宽松时代,除了黄金,几乎没有其他对冲风险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刘海静 《商》2013,(21):93-93
2013年9月,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将维持现行的宽松货币政策不变,暂时不削减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3)规模,这一出乎意料的决议使得金价大幅上扬。美国在采取前2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失效后,又采取了第2轮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稳定和刺激经济。此种极端货币政策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并将对中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对此,,本文通过分析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美国和中国的经济产生的影响,在着重分析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可能造成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所应采取的应对策略,以减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刘天琪 《北方经贸》2014,(3):139-140
作为在金融危机时期带领世界经济复苏的新兴经济体,中国将不可避免地受到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因此中国应当全面分析美国退出QE可能会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应当大力推进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促进人民币汇率改革;加强对国际流动资金的监管分析;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深度合作,应对全球经济变化带来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20.
田丰 《中国海关》2013,(11):78-78
是否将成为世界经济重拾增长信心的一年?发达国家将集体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吗?世界经济增长重心会重回西方吗?新兴经济体会爆发金融危机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