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杀菌剂氟吗啉产业化氟吗啉(通用名称:flumorph,商品名称:氟吗锰锌)是我国第一个真正实现工业化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药品种,也是我国第一个创制的获得中国发明专利和美国发明专利的农用含氟杀菌剂。  相似文献   

2.
湖南海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以湖南化工研究院为主发起组建的湖南省首家高科技股份制企业,也是湖南省在上海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公司立足当代农业,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发展目标,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国家南方农药创制中心湖南基地、国家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工业性试验基地和湖南省农用化学品重点实验室为依托的技术开发创新体系和以海利试验工场、精细化工试验场、科兴化工试剂厂、海利贵溪化工农药公司、涿洲种衣剂公司、株洲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望城高新化工公司为支撑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努力开发高新农药和精细化工产品。其…  相似文献   

3.
湖南海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以湖南化工研究院为主发起组建的湖南省首家高科技股份制企业,也是湖南省在上海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公司立足当代农业,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发展目标,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国家南方农药创制中心湖南基地、国家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工业性试验基地和湖南省农用化学品重点实验室为依托的技术开发创新体系和以海利试验工场、精细化工试验场、科兴化工试剂厂、海利贵溪化工农药公司、涿洲种衣剂公司、株洲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望城高新化工公司为支撑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努力开发高新农药和精细化工产品。其…  相似文献   

4.
身为大连瑞泽农药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所长、科技创制小组组长、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中的农药创制工程创制新品种"丁烯氟虫腈"项目技术负责人李彦龙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药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年产能力约60万吨,生产品种达到200多个,剂型800多种。但是,对照世界农药行业,我国农药行业还存在以下问题:1.新产品开发能力薄弱。当今,开发一个具有商业价值的新农药需耗资8000万美元以上,并历时10年左右。基于雄厚的资金实力,目前国外大公司已成为了农药创制的主体,他们拥有完整的开发应用机构和程序,完备的设施和开发人才及丰富的创制经验,每年平均投入新农药的开发费用占农药销售额的10%。尽管我国成立了南北两个农药创制中心,但是,一方面,国家财政不可能独立承担高额的风险开发费…  相似文献   

6.
据国家经贸委有关人士在日前召开的“高毒农药替代农药新品种成果交流会”上透露,2004年1月1日,我国开始撤销甲胺磷、久效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磷胺这5种高毒农药生产、销售、使用的有关证书;2007年1月1日,我国将全面禁止5种高毒农药的使用。高毒农药品种禁用时间表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农药产品结构调整全面启动。方案中将高毒农药产品的禁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4年1月1日~12月~31日。此阶段开始撤销5种高毒农药产品生产、销售、使用的有关证书,并开始部分禁用。第一阶段使5种高毒农药的使用比…  相似文献   

7.
2-羟基喹恶啉(HQ)是生产杀虫剂喹硫磷、除草剂禾草克等农药的重要中间体。这些农药品种我国已经生产和应用。由于中间体HQ生产工艺落后,质量不高,生产成本高,不得不依赖进口,影响了农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传统方法是以邻苯二胺、氯乙酸为原料、碳酸铵为缚酸剂制备3、4-二  相似文献   

8.
在科技部、卫生部、国家药监局等有关主管部门,以及昆明市人民政府、云南省药监局、云南省医药行业协会等大力支持下,由中国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中国医药产业技术联盟主办的“第8届中国国际新药创制前沿技术与产业化发展高峰论坛暨项目合作洽谈会”于2010年11月23日在西南春城昆明的翠湖宾馆隆重召开。“中国国际新药创制前沿技术与产业化发展高峰论坛暨项目合作洽谈会”始终秉承“促进新药创制前沿技术交流、商业化合作和产业化应用”的宗旨,自2003年以来至今已成功举办了8届,受到了业界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9.
新药创制关键技术是制约我国新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我国新药研发技术赶超国际标准、推动我国医药产业国际化的重要途径.随着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必将带动我国一批新药创制关键技术的产生.制药企业和新药研发机构如何跟进和了解当今国际国内新药研发创新和产业化关键技术的最新进展,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国际新药创制前沿技术与产业化发展高峰论坛”是专注于国际、国内新药创制中最具创新性、先导性和实用性的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进展,并为中外制药企业、新药研发机构和投融资机构开展项目技术交流与合作的高端平台。本届大会拟定于2010年11月23~25日在昆明召开,热忱欢迎中外医药机构踊跃参会。  相似文献   

11.
生物医药行业“十二五”规划草案中,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生物医药行业重点任务就是产业升级和抢占生物医药技术制高点。医药创新,技术是根本。只有充分了解并掌握前沿技术,才有希望在生物技术高地捷足先登。以“提升产业技术能级,推动产业集约发展”为主题的第8届中国国际新药创制前沿技术与产业化发展高峰论坛日前举行,众多活跃在我国医药行业研发、生产等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就医药研发前沿技术的现状和趋势发表了高见。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高毒农药的大量使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已引起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因此,许多国家都制定法规禁止或限制高毒农药的使用。我国是高毒农药生产大国,6个高毒有机磷杀虫剂(甲胺磷、久效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氧乐果、敌敌畏)的产量占全国农药总产量的1/3以上,其中高毒的甲胺磷农药一个品种的产量就达7.2万吨。为此,中国农药工业“十五”发展规划中要求,彻底削减高毒有机磷杀虫剂,大力开发新型高效替代品种。近年来,高毒有机磷农药替代品种的开发已成为我国农药研究开发的热点,其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一、低毒有机磷杀虫…  相似文献   

13.
2012新年伊始,我国《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正式出台,并要求加快医药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培育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促进医药工业由大变强。新药创制关键技术是制约新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我国新药研发技术赶超国际标准、推动医药产业技术升级和实现国际化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绿色环保农药是构筑食品安全防护体系的重要环节,随着人民生活质量和要求的不断提高,从2001年开始,农业部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通过对农产品实施“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力争用8~10年的时间,逐步实现中国主要农产品的无公害生产和消费。另外,入世后绿色贸易壁垒正在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关卡,这对绿色环保农药的创制、开发、推广和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理事长王律先在最近召开的全国绿色环保农药技术研讨会上强调,结构调整将是未来几年中国农药工业发展的主…  相似文献   

15.
进入入世后过渡期后,为兑现当初的入世承诺,我国农药市场进一步开放。此时,如果不认真对待或及早准备,将会被动面对日益增多的贸易摩擦。现阶段的我国农药行业已经取得了快速发屣。生产和出口稳步增长、农药品种结构大为改善。面临“后过渡期”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变化,如何把握对外开放的主动权,全面提高对外贸易水平,将是农药行业面对经济全球化发展和后过渡期挑战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6.
头孢硫脒的开发与成果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孢硫脒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身抗感染类药物,是由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和广药集团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开发成功后,首先在国内上市的优秀品种。2006年荣获了我国创新药物国家级最高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7年,头孢硫脒原料药及制剂的市场份额有了全面提升,已培育成国内抗生素药物中的“重磅炸弹”品种。  相似文献   

17.
近期,随着《“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文件的陆续出台,明确了“十二五”时期,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加快推进生物制药、化学制药、中药等各子领域新技术开发和应用,促进医药工业转型升级和由大变强快速发展。而新药创制关键技术是制约新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2006年是我国高毒农药“替代工程”的最后一个过渡年,也是这一工作的攻坚年,从2007年1月1日起将全面禁止高毒农药。但是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目前高毒农药“替代工程”仍面临“三大障碍”,亟待解决。面对我国高毒农药使用量过大,造成人畜中毒、农产品污染和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等问题,我国政府决定逐步禁止并从2007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在农业上使用,目前,高毒农药“替代工程”已全面展开。高毒农药在害虫防治上发挥着十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农药年生产量保持在45万吨左右,有效成分品种近500个,年使用农药制剂100万吨左右,防…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国际新药创制与产业化前沿技术高峰论坛(英文缩写“PITS”)是中国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中国医药技术联盟(技术创新联盟、技术转移联盟、技术管理联盟)联合国家、地方有关政府主管部门,针对当今化药、中药(天然药物)、生物技术药物、药物新剂型的创制和产业化技术开发中的关键技术、瓶颈技术和共性技术的最新进展,邀请中外权威医药机构和著名专家,为中外制药企业、新药研发机构和投融资机构等搭建的高端技术交流和项目合作洽谈平台。  相似文献   

20.
“中国国际新药创制与产业化前沿技术高峰论坛(英文缩写“PITS”)是中国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中国医药技术联盟(技术创新联盟、技术转移联盟、技术管理联盟)联合国家、地方有关政府主管部门,针对当今化药、中药(天然药物)、生物技术药物、药物新剂型的创制和产业化技术开发中的关键技术、瓶颈技术和共性技术的最新进展,邀请中外权威医药机构和著名专家,为中外制药企业、新药研发机构和投融资机构等搭建的高端技术交流和项目合作洽谈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