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杨燕青,董长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这两个经济学说中长期争论的主题依然存在,其实没有自由放任为基础的国家干预和没有国家干预下的经济自由,都是一个极端。本文试图通过对自由放任主义和国家干预...  相似文献   

2.
一、辽宁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定位的意义 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职能问题一直是西方经济学研究和争论的焦点问题。从20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理论的提出为自由放任主义划上了休止符开始,到20世纪50年代的“新古典综合派”思想,再到当代西方经济学的“新制度学派”,尽管在主张政府干预经济的限度和深度上存在着区别,但他们在市场经济不能完全自由放任,  相似文献   

3.
对于公共住房资源的管理,香港政府经历了从“自由放任”到“政府介入干预”,再从住房分配的“行政化”到“市场化”的角色变迁。本通过分析香港住房政策的发展,透视香港政府公共管理角色的变迁。  相似文献   

4.
一、辽宁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定位的意义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职能问题一直是西方经济学研究和争论的焦点问题。从20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理论的提出为自由放任主义划上了休止符开始,到20世纪50年代的“新古典综合派”思想,再到当代西方经济学的“新制度学派”,尽管在主张政府干预经济的限度和深度上存在着区别,但他们在市场经济不能完全自由放  相似文献   

5.
一、和林格尔县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在贫困地区高效政府对经济发展有着更为重要,且不可代替的主导作用 当代市场经济国家没有一个政府不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但不同的条件下,政府的影响程度和力度是不一样的.大体上分为政府影响经济发展较小、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和积极影响三种类型.第一种如英美等老牌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最少,市场经济比较自由放任,主张政府应尽可能少地干预个人选择的经济;第二种如德国、日本,政府对经济干预和影响的程度大于英美国家,但少于东亚新兴工业国家;第三种如东亚新兴工业国家--亚洲四小龙,则政府对经济干预和调控很强,经济学家把东亚一些国家的市场经济叫作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6.
自从市场经济产生以来,有关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就一直成为各个经济学派不断探索、阐述和争论的重要话题。20世纪初以来,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斯密的自由放任主义并不适合于现代市场经济,提出了“福利经济学的失灵”概念,凯恩斯主义以后的主流经济学更积极地主张在市场失灵下,由政府加以干预来弥补。即使20世纪80年代的新自由主义,也并不否认政府的必要性,只不过认为政府也会失灵,对政府的作用范围要加以严格约束,需要在两者失灵之间加以权衡。  相似文献   

7.
人们通常认为,互联网是世界是最自由的地方。这就是政府管制互联网的最主要的原因。但是,对互联网究竟是采取自由放任还足政府干预,政府和学术界并没有形成共识。  相似文献   

8.
杨洁 《魅力中国》2011,(14):125-126
自从市场产生以来,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是人们争论的热点。是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还是要加强政府的干预措施,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上海改革》1994,(2):11-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现代市场经济与自由市场经济不同。主要存在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自由市场经济,只强调“看不见的手”即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的作用,强调政府应该“自由放任”,完全不干预企业的经济活动。但这样做的结果.容易使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混乱,出现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面,  相似文献   

10.
四年前,美国的次贷危机席卷了全世界。是“自由放任”之罪?还是“过度干预”之弊?现如今,我们又应当如何面对眼下的欧债危机?财经评论家、畅销书作家时寒冰的《时寒冰说:欧债真相警示中国》的出版,似乎给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启示,并让我们从中汲取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11.
杨松树谈“干部包户” ●在“干部包户”的实践中,我们有三点体会:一是乡干部素质必须提高;二是要踏踏实实、真心实意地包,从软任务中提取硬指标;三是干部包户更适合贫困县、山区乡,因为这些地区户数少、农民素质低、信息闭塞,急需帮扶。 杨松树谈政府与市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现代经济的一种基本形态,它既区别于排斥市场调节的传统计划经济,又不同于基本上缺乏政府干预的自由放任式市场经济,政府应该在多大范围内干预市场,调节市场 ?这些问题很重要,一定要把握准。   ●市场不是万能的,政府也不是万能的,我们既不要…  相似文献   

12.
张帆 《特区经济》2007,(2):26-27
国家干预与自由放任的争论贯穿于重商主义、古典主义、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理论中,信息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发展论证了政府和市场走向交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分析国家干预和自由放任作为两种此消彼长的经济思想在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都发挥着的作用,得出实践活动和干预理论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并且对此次金融危机进行反思和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变化分析,证明我们不能简单地在市场和政府之间进行选择,应该是政府和市场应相互配合.实践证明在世界市场经济社会中新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逐渐走向融合.  相似文献   

14.
《山东建设》2005,(11):28-28
《新世纪周刊》日前刊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博士尹中立的文章说,房地产问题政治化并不是中国特有,全世界几乎所有的政府都把房地产作为政治问题来对待,因为实现“居者有其屋”是政府对公众最起码的承诺。从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看,政府有必要干预房地产市场。一些国家把享有住房的权利写入了宪法。例如,西班牙、荷兰、葡萄牙、法国等国家的宪法都明确规定政府应该确保所有阶层都能获得住房,并规定政府各部门有责任制定住房计划,  相似文献   

15.
李祥 《魅力中国》2010,(22):20-20
社会福利制度自近代产生以来,不仅已成为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而且已成为国家政府制定方针政策的重要议题。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社会福利的理论,“第三条道路”就是其中一种。“第三条道路”的社会福利思想是超越了“自由放任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的一种理论。主张国家与社会共同参与到社会福利中来。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福利理论,对于现代社会福利制度刚起步的中国的启示有:一是我国的社会福利应从传统的政府管理型转移到公共治理型上来;二是让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共同分担社会福利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可能有人以为,一向搞市场经济的国家,必定崇尚经济自由放任。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毋庸讳言,西方国家,正是一向搞市场经济的国家。但是迄今主要在西方发展起来现代经济学,却非常注重分析市场力量的缺陷,强调政府要对市场和经济进行必要的干预。说句俏皮话,西方国家可没有我们现在处处可见的那种乱轰轰无章法的情形。市场经济,绝不等于自由放任。近年来,在西方国家的经济理论界,“政府在  相似文献   

17.
<正> 西方国家经历了建立规制和放松规制这两个阶段,其对规制的应用与实践的经验,对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独立高效运转的规制体系,具有一定的启迪。一、西方国家规制工具的应用历程:以美国为例美国规制工具的应用经历了从"自由放任的经济→规制→放松规制"这样一种发展与渐进的过程。20世纪初之前,美国实行的是自由放任的自由经济。然而,在20世纪20、30年代,这种自由放任的市场所存在的问题在大萧条中集中爆发出来,政府便开始干预经济,加强  相似文献   

18.
政府作用问题,在近现代西方发达国家中,经历了“守夜人”、“干预主义”到“有限政府”的发展,其总的发展趋势是,政府是一种“必要的邪恶”,不应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起主导作……  相似文献   

19.
新加坡是东南亚面积最小的岛国,也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自然资源贫乏,但自1965年独立以来的30多年时间里,在经济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据世界银行统计,1994年新加坡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2万美元,居亚洲“四小龙”之榜首,为世界第9位。同时它的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从单一的转口贸易转变为以工业为主导的多元经济体系。新加坡实行的是自由市场经济。但与其他自由经济国家不同的是,他们不是实行自由放任政策,而是在政府的干预下,按政府的设想发展的市场经济。(一)新加坡政府对经济的干预首先表现在宏观决  相似文献   

20.
刘春蓉 《北方经济》2007,(11):68-70
一、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理论演进(一)早期的政府干预与市场自由之争18世纪中期,以斯密为主的古典经济流派提出了“守夜政府论”。“守夜政府论”崇尚市场自由竞争,所谓守夜政府,是一种形象比喻,是指政府不参与和不干预市场经济活动过程。它有三层涵义:一是政府是履行国家社会事务管理职能的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