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西省副省长范堆相接受本刊记者采访。山西多山、多煤,也多穷人。这些人口,有些在高寒山区,有些在干旱高原,普遍存在生产条件差,生产技能低,创收门路少的问题。近年来,山西省主要领导亲自抓扶贫,动感情,动脑筋,动真格,走出了一条有山西特色的扶贫路子,扶贫攻坚进展顺利。近日,主管扶贫的范堆相副省长接受本刊记者采访,全面介绍了山西扶贫攻坚的情况。记者:1994年制定“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时,山西省有35个国定贫困县,3引万贫困人口,其中革命老区吕梁山区是全国18个贫困片区之一。经过这些年的扶贫开发,请问目前状况如何…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吕梁、太行两个山区,既是闻名全国的革命老区,也是集中连片的贫困山区。全省有50个贫困县,492个贫困乡,380万贫困人口,其中国定贫困县35个。今年,在山西省第七次党代会上,省委、省政府把扶贫攻坚作为“九五”期间的三件大事,而且制定了到2010年山西争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三步走”的赶超战略。能不能在二十一世纪以前消除绝对贫困,成为山西能否实现赶超的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通榆县是国家扶持贫困县。全县总人口33万,其中农业人口24万。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以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重点,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组织动员全社会力量开展扶贫攻坚。1997年,在遭受历史上罕见特大旱灾的情况下,扶贫工作仍然取得了显著成效。有17个贫困村基本脱贫,占贫困村总数的27.9%,贫困村由61个减少到44个。脱贫人口30261人,占贫困人口的33.3%,贫困人口由9.17万人减少到6.14万人。在扶贫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三个治本”。一、抓住主要矛盾,从生产条件上治本通榆…  相似文献   

4.
扶贫新途径扶贫业带村帮户□吴祖国上饶地区是江西省贫困面较大的地区,全区农村尚有35万贫困人口,其中,137万贫困人口年均收入在650元的绝对贫困线以下。全面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农户已经先富起来,扶贫攻坚的工作重点,已经由...  相似文献   

5.
一、返贫已成为影响吕梁脱贫的主要障碍 1994年,国家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时,吕梁地区共有9个贫困县、128个贫困乡镇、2647个贫困村、113.1万贫困人口,占到山西省380万贫困人口总数的29%,是全省最贫困的地区,因而被山西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从多方面给予重点扶持。通过几年努力,吕梁地区扶贫  相似文献   

6.
全省扶贫攻坚实行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参战,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当年50个贫困县中有8个县整体实现温饱,122个乡达到攻坚目标,154万人越过温饱线(人均纯收入达到1990年不变价500元,当年现价910元以上,人均产粮300公斤),其中,当年实现攻坚目标的104万人,超年度责任制目标48%。@1996年元月,中共山西省第七次党代会把扶贫攻坚列为重要议题。会议决定,把扶贫攻坚与改革开放、调整产业结构~起列为“九五”期间山西省三件大事之一。向全省发出“发动全省3000万,扶贫攻坚380万”的号召。@1996年2月,省委、省政府领导大年初…  相似文献   

7.
赣南扶贫攻坚的六种模式□刘守敏江西省赣州地区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又是贫困山区。全区有国定贫困县8个,省定贫困乡177个,1993年农村贫困人口105万人,分别占全区县、乡、农业人口的44%、488%和166%。1994年实施“...  相似文献   

8.
陈国利 《老区建设》2009,(21):57-57
江西星子县属革命老区和贫困多灾地区,“八七”扶贫攻坚战略实施以来,一直被省政府确定为省定重点扶持贫困县,全县贫困人口近4万人,约占全县农业人口的20%。  相似文献   

9.
鹰潭是赣东北革命老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94年,国家开始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鹰潭市列入《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省定贫困乡只有1个,即樟坪少数民族乡,市委、市政府确定的贫困村110个,扶贫工作以抓好面上扶贫为主,全市面上贫困人口5.1万人,占全市农业总人口的6.7%。  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鹰潭市扶贫攻坚工作始终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坚持以贫困乡村为扶持重点,以贫困户增粮增收为目标,扶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是绝对贫困问题已基本解决,贫困户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全市在册贫困人口由1993年底的5.1万减少到1999年的1.195万人,贫困户人均收入由1993年的528元提高到1999年底的1555元,增加1027元。  二是基础实施建设得到增强,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几年来全市有计划有重点地扶持修建了一批急需解决的影响较大、范围较广的基础设施项目。修建总长约15公里樟坪乡樟桃公路,解决了我市唯一的省定贫困乡樟坪全乡不通公路的问题。文坊镇太源村委会、志光西江雷家村小组、余家乡流桥村、泗沥镇王湾村的公路修建,彻底解决了我市边远地区少数民族村委会、村小组不通路的问题。月湖区童家镇、四青镇、...  相似文献   

10.
宝塔区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中部,是延安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全区辖 11镇 13乡, 3个街道办事处, 583个行政村, 62个居委会。总土地面积 3556平方公里,总人口 32 93万,其中农业人口 19 8万,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级区。 1993年底,全区有贫困村 283个、贫困户 1 3万户、贫困人口 5 9万人,其中蟠龙、贯屯、丁庄、梁村 4个省定贫困乡镇有贫困村 81个、贫困户 3583户、贫困人口 16202人。   1991年,区委、区政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十多年来扶贫工作的经验教训,调整了扶贫工作思路,明确提出脱贫致富必须走以生态农业建设为主、“开发式”扶贫的路子。把生态农业建设和扶贫攻坚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加快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一、扶贫攻坚工作成效   1994年,宝塔区被确定为省定国扶的贫困县 (区 )之一,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扶持,进一步增加了全区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决心和信心。根据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要求,宝塔区迅速制定出了《“六七”扶贫攻坚计划》,确立了扶贫攻坚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  相似文献   

11.
唱好扶贫曲打好攻坚战余干县地处鄱阳湖滨,是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重点扶持的贫困县之一。全县有30个贫困乡镇,81万余人,分别占全县乡镇总数、总人口的8824%和9529%。1992年,全县普查在册贫困户27200户,贫困人口129000人。贫困...  相似文献   

12.
2000年是打好扶贫攻坚战关键的一年,如期全面完成“八七”扶贫攻坚任务,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政治任务,必须全力以赴,合力攻坚。到1998年底,九江市贫困人口达539万人,占全省贫困人口的四分之一,贫困人口发生率1628%,为全省最高。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  相似文献   

13.
自“八七”扶贫攻坚以来,我县努力抓好信贷扶贫工作,根据全县经济发展战略和扶贫支柱产业发展规划,发挥山地资源优势,坚持信贷扶贫到户,着力扶持发展以果业为主的扶贫支柱产业。近年来,每年安排700万元信贷扶贫资金扶持果业发展,其中到户资金占90%以上。信贷扶贫资金的投入,促进了我县产业化扶贫进程,加快了贫困户脱贫致富步伐。到2002年底止,全县贫困人口由“八七”扶贫攻坚初期的88000人,下降到34841人,低收入人口由60577人下降到31842人,全县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八七”扶贫攻坚初期的400元,提高到1190元。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一、解…  相似文献   

14.
在扶贫攻坚最后决战的时候,内蒙古林西县从扶贫工作的客观要求出发,实施乡镇领导挂牌扶贫工程,确保夺取扶贫攻坚的全面胜利。林西县是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北端的一个国贫县,又是被巴林草原、克什克腾旗草原、锡林郭勒草原环绕的一个农业县。全县1995年有35个贫困村、6.8万贫困人口,经过数年坚持不懈的扶贫开发,到1997年底仅有2.13万贫困人口,但正所谓剩下了“最难啃的骨头”。这些“最难啃的骨头”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干旱缺水,土地贫瘠,山大沟深,信息闭塞,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简陋。…  相似文献   

15.
赣南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 1994年全市列入《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贫困县 8个,省定贫困乡 177个,贫困人口 105万,分别占全市县(市)总数的 44%;乡镇总数的 48.4%,农业人口的 16.6%。   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六年多来,赣州扶贫攻坚工作始终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坚持“扶真贫,真扶贫”原则,坚持以贫困乡村为重点,坚持以贫困户增粮增收为目标,坚持以经济效益、扶贫效益为中心,扶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绩。   ——贫困状况得到缓解,贫困户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全市农村在册贫困人口由 1993年的 105万减少至 1999年的 32.3万(含因灾返贫人口), 72.7万人解决了温饱,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 1993年的 433元上升至 1999年的 830元,增加 400元。全市 177个贫困乡镇有 42个摘帽, 50个贫困村摘掉贫困帽子。   ——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六年多来,全市有计划有重点地扶持修建了一批急需的交通、能源、水电、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乡村公路 383条 6166.8公里,桥梁 124座 3166.4米,解决了 426个村通路问题。修(兴)建小水电站...  相似文献   

16.
定南蜜梨扶贫效应赣州地区老建办江西省定南县原是国定贫困县。194年出贫困圈后仍有省定贫困乡4个,贫困人口6.4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4.4%。经过几年的扶贫攻坚,贫困人口减少了4.2万人,占65.6%,至去年年底止,全县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仍有2....  相似文献   

17.
8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工作,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到1992年底全国农村的贫困问题已经明显缓解,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已经减少到8000万人,占人国农村总人口的8.87%。为进一步缓解农村贫困问题,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国务院决定“从1994年到2000年,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力争用7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目前全国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一场难度很大的攻坚战。为此,1994年国务院制定和实施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并强调了“这是今后7年全国扶贫开发工作的纲领,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国家有效扶持,各方面艰苦努力,扶贫攻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5年解决了4800万人口的温饱问题。目前尚未解决温饱的人口有4200万,离既定的时间不多了。扶贫攻坚进入了最后 的冲刺阶段。思路决定出路,面对变化了的新情况,调整思路是非常关键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既定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进而为下一阶段的扶贫开发、稳定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1997年,江西省吉安县进一步加大扶贫攻坚力度,有效地促进了扶贫开发,扶贫攻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全县又有一万农村贫困人口越过温饱线。到1997年底,全县贫困人口由1992年的4.8万人下降到1.8万人,下降了62.5%。贫困户的人均纯收人由1992年的497元提高到1485元。在扶贫攻坚中,吉安县认真抓了“四个到位”。一是责任到位。对扶贫攻坚实行目标管理,将解决温饱人口、贫困户增粮增收等主要扶贫攻坚指标分解到贫困乡镇,下达目标管理责任书,实行乡镇长负责制。县委、县政府派出16个县直单位到贫困乡镇的16个贫困村包村扶贫,实行部门负…  相似文献   

19.
生态移民——西部农村地区扶贫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贫困是困扰人类社会发展的全球性难题,绝大部分的贫困人口分布在发展中国家。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低收入发展中国家,拥有庞大的贫困人口。消除贫困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严重挑战之一。1994年启动的“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标志着我国的扶贫工作已进入实质性阶段。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的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农村极端贫困人口已从1978年的2.5亿减少到2003年底的2900万,贫困发生率从30.7%下降到3.1%。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目前中国农村有8.517万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9.1%,其中收入637—882元的低收入人口总数为5617万。但是,余下的尚未脱贫的人主要集中在我国的西部农村地区,而他们的脱贫工作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0.
记者:贵州是我国目前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当前,扶贫攻坚已经进入倒计时,请问贵州的形势如何?莫:贵州的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喀斯特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和边远高寒山区。这些地区耕地少,质量差,不少耕地是挂在陡坡上,夹在石缝里,耕地土层只有刀厘米左右,且被磷峋乱石分割得零零碎碎。贵州的贫困面大,八七计划颁布时,贵州有48个贫困县,1000万贫困人口,占全国592个贫困县、8000万贫困人口的8.1%和12.5%。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尤其是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后,贵州省的扶贫开发有了很大进展,贫困人口由1993年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