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4 毫秒
1.
赵越英 《市场论坛》2009,(11):61-62
文章在分析了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目前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得出影响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有货物贸易出口额、外商直接投资和服务市场对外开放度,而服务业发展水平是其中最弱小的因素。从中找出今后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在于服务业本身竞争力的提升,应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进而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协整与格兰杰等方法从整体上对我国运输标准与运输服务贸易竞争力关系进行实证,结果发现:我国运输标准对其贸易竞争力具有积极促进作用;我国不同运输部门的标准对运输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海运部门标准对运输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力最大;运输标准对不同运输部门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程度也存在差异;对FDI作为我国运输市场开放程度的替代指标的研究发现,运输市场开放度的提高不仅不能提升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竞争力,反而起到了负作用。  相似文献   

3.
加强运输服务贸易出口对改善我国服务贸易逆差现状具有重要意义。引力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一国运输服务出口额与出口国的GDP、人口、运输服务贸易开放度、服务出口部门劳动生产率呈正相关关系,与报关复杂度和关税水平呈负相关关系。中国的运输服务贸易存在"贸易不足"问题,属于"潜力开拓型"国家,应从加大资本投资和技术创新力度、提升运输服务业开放度、优化货物贸易结构等方面促进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美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实证与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服务贸易近年来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总体水平仍然不高,整体竞争力较差,服务贸易各部门的竞争力状况也参差不齐,提升和发展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成为当务之急。本文按照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对中美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了创新的实证研究。通过回归分析四项因素分别对中国和美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程度,从而判断出中国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发展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5.
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本文通过定量分析,特别是服务贸易各部门时间序列比较优势分析,深入探讨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并对我国服务贸易当前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合理定位。进而从影响服务贸易出口能力的因素着手,提出应以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扩大市场开放度、引导外商直接投资等经济因素的方式来促进服务贸易的出口能力,以提高服务贸易的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我国服务贸易与服务业经济协同发展的实证研究:1985-2006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协整理论与误差修正模型,本文对我国1985-2006年的服务业经济、服务贸易出口与进口的数据进行了协整分析,并建立了反映短期波动与长期均衡的VECM模型。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服务业经济与服务贸易出口、进口之间存在一个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服务贸易出口始终是服务业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但服务业经济增长始终不是服务贸易进口的Granger原因;VECM模型显示,从短期来看,三者之间的关系由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调整的速度很快,且服务贸易进口的短期波动对我国服务业经济短期变化的影响更为显著。最后,本文给出了我国服务贸易与服务业经济协同发展的路径,以期改善我国服务贸易的逆差状况,并最终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基于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利用1982~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研究现代服务业与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之间的动态关系。Granger因果检验以及脉冲响应结果表明:现代服务业各因素与服务贸易进出口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现代服务业和服务贸易进口间存在较显著的相互推动作用,而现代服务业与服务贸易出口间相互推动作用不明显。最后,提出促进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扩展Grossman—Rossi—Hansberg模型,分析了技术进步对服务业与服务贸易相关性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静态上,技术进步推动服务外包的发展,不同外包形式的发展速度取决于不同分离技术的相对进步程度;(2)动态上,技术进步对服务业与服务贸易相关性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市场开放度、服务业发展水平和服务业技术密集度;(3)通讯技术和服务业RD投入通过全要素生产率的上升推动服务业与服务贸易相关性指数的提高。实证部分进一步采用跨国产业面板数据证明了理论部分的结论。本文最后提出对我国服务业产业结构调整与贸易结构优化协调推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钻石模型”的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实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通过显示性和分析性统计指标,利用翔实的数据分析了我国服务业发展与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现状。统计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发展较快,但服务贸易竞争力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升,即我国服务业的发展与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提高存在一定程度的不一致性。本文进一步以钻石模型为理论依据,选择9个影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构建了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计量评价模型,计量回归分析也验证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10.
服务业FDI与服务贸易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分析我国1997—2010年服务业FDI与服务贸易的数据,利用VAR模型对我国服务业FDI与服务贸易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服务业出口与进口均是服务业FDI的单向Granger原因,而服务业FDI并不是服务业出口与进口的Granger原因。从长期看,服务业FDI与服务业出口与进口均存在替代关系;短期来看,则存在较弱的互补关系。提出应加快我国服务业发展,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进一步开放国内服务业市场,加大服务业FDI的引入和服务贸易的进口;加快我国的技术进步,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将发展服务外包作为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重点,积极引进高质量的FDI进入服务外包领域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论服务、社会化服务与社区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文玲 《财贸经济》2001,(10):69-73
本文认为,服务是一种经济契约或社会契约的承诺与实施的活动.服务作为无形商品与有形商品相比,具有不可储存和运输性、易逝性、无形性、个性化需求的异质性、生产消费的即时性.空间距离越近,服务效率就越高,消费方越集中,就越具有规模效益,社区服务成了最能体现服务特征的服务载体.社区服务可以取得服务的规模经济,使生产与消费同时发生的服务提高效率,稳定现代社会的社会单元-社区,可以最大限度地吸纳劳动力资源,推动城市的有效管理和有序管理.  相似文献   

12.
服务容量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其与顾客满意度有关。服务质量越高,顾客的满意度也越高。服务容量是动态的且具有无限性。服务运营的容量管理应采取获得生产效率的策略,隔离核心技术和最小化服务生产系统,并对整个系统进行生产线管理。  相似文献   

13.
Service     
  相似文献   

14.
洪静  张勇 《消费经济》2005,21(3):34-36
本文阐述、分析了服务交锋的概念,从微观上指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在柔性服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就如何改进商业银行的柔性服务,从服务交锋的角度提出了相关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IP多媒体子系统(IMS)业务体系结构中的业务触发机制,包括业务触发数据、S-CSCF上的处理流程等,结果说明,该触发机制保证用户发起IMS呼叫时能够正常使用IMS业务体系结构中所提供的业务.  相似文献   

16.
服务企业中的“服务链”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少和 《商业研究》2003,(11):144-145
制造企业主要生产有形的“物质产品”,服务企业主要生产无形的“服务产品”。同制造企业的“生产流水线”一样,服务企业“服务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也存在一条“流水线”,谓之“服务链”。理顺“服务链”,既有利于明确服务企业纵向各层级之间与横向各部门之间(乃至各班组之间)的“责、权、利”,也有助于破除传统等级观念与等级制度、本位主义和山头主义,从而创造和谐一致的服务整体,促进服务观念和制度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浅析饭店服务特点与服务营销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静 《商业研究》2005,(4):178-180
随着经济的发展,服务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酒店业作为服务业的典型代表,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也暴露出了传统营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实践的发展要求酒店业重新审视自已面对的市场,深刻理解服务和服务营销的内涵,把握酒店服务营销与其他产品营销的不同之处,根据酒店服务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服务营销策略,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相似文献   

18.
服务经济包括三个发展阶段,即传统服务阶段、连续服务阶段和体验服务阶段.与传统服务相比,连续服务在提供服务的连续性、质量保障程度和企业追求目标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可以使消费者获得更满意的服务,支付相对少的费用;使企业获得稳定的利润,减少资源使用量.从整个社会角度看,连续服务有助于降低资源消耗水平,减少环境污染;缩小社会成员间的消费差距,改善社会福利水平;减少流通环节,降低物资流通的数量;改善社会服务体系,优化经济结构,降低社会总成本,增加就业.  相似文献   

19.
The enhancement of service quality is an area of optimal managerial relevance that has, to date, received minimal attention in the literature. Because customers' service quality evaluations are based almost entirely upon the behaviours of frontline employees, organisations rely heavily upon these employees to improve overall service quality provision. However, much of the literature looking at service quality enhancement lacks detail when examining the impact of employee service-related behaviours on customers' service quality perceptions. As a result, 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conceptualises those front-line employee behaviours which are the most likely to enhance customers' service quality perceptions. This conceptualisation is grounded in an extensive review of the services marketing literature, pooling together previously disparate research strands. Formal hypotheses are presented. Implications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实行服务补救是企业保持顾客满意、强化顾客忠诚的一个重要手段,其最大的价值在于以点的质量突变促进整体质量大跨越,从而实现服务宏观综合质量与其他方面质量的提升。文章提出,基于服务补救的服务质量提升模式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着眼于微观基点的质量维持稳固器,其功能主要是第一时间发现并识别服务失误,第一时间采取补救措施解决顾客问题并收集失误、补救以及顾客表现出的隐性与显性信息;二是质量价值挖掘器,这是把微观的服务补救价值放大、映射到整个宏观层面以提升整体服务质量的关键;三是质量提升推动器,是为了把以上所获得的全部价值注入到质量管理工作中来,以提升整体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