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藏旅游》2012,(8):12-13
旅行西藏的方式有很多种,而一些去西藏旅行的年轻人,会在客栈、青旅等地方做义工,以此换来免费食宿,然后用更多的时间了解当地人的生活习俗,接触形形色色的旅人,感受高原晨昏的美景。打一份义工,圆一个西藏梦。  相似文献   

2.
天门纪事     
天门纪事徐小明武汉的林先生打来电话,约请我去素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美称的天门市,参加一个笔会。秋日时节的天门,犹如彩墨浓重的风景图,勾勒出一望无际的江汉平原特有的风光:那参天的大树,艳丽的达子香,让我如痴如醉。去天门城区交警中队采访,是这次笔会的...  相似文献   

3.
正当一个人久居于一个城市而对她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或者一个人终于在某一天与魂萦梦牵的城市相会时,是否会有这么一种感觉:我曾与这个城市静静的对过话或我曾与这个城市有个约定终于实现了从而有些许激动。西安于我来说,她所包含的历史沧桑或是文化底蕴之美都是大众的。我想,用七个字形容我的感觉再适合不过:不得不去的地方。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用"座"来做这个城市的量词,极为贴切和传神:它有中  相似文献   

4.
我原是一个山沟里的穷孩子,现在是湖南衡阳医学院三年级的学生。八年来,是交警唐叔叔一家的关爱和资助,才使我有了今天。我是一个生长在湖南省慈利县苗市镇大兴村的穷孩子,懂事起就一直想飞出山沟,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机会终于盼来了,1991年我小学毕业,经过严格的考试,被县一中录取了。消息一下子轰动了宁静的小山村,唯有父母喜忧参半。他们心眼里高兴自己的女儿有了出息,可那笔学费又如何负担得起呢?县城离家有30多公里,还得住校呀I伙食费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家里又有体弱多病的母亲,4个人的生活,单凭父亲一双长满老茧的…  相似文献   

5.
开心的会计     
一天早上,一睁眼,夫人就跟我说,她做了一个梦,梦见突然发现单位银行账户上收到两笔款项,一笔2000万、一笔3000万,一下子乐醒了。在媒体单位做了近30年财务工作的她,每天关心的就是如何能够把当前的财税政策学透用足、如何能给单位节省点成本、如何能够在不影响单位资金使用的前提下多挣点利息、如何能让单位和职工最大限度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如何防范资金风险……  相似文献   

6.
读者的话     
上一期杂志似乎有些变化,内容整合得较好,但是图片偏色严重,印刷好像比以前差了很多。 (上海 王刚) 优哉游哉我的最爱,我去过新都桥,有一种看似复杂却又简单的感觉,因为和城市生活反差太大,如在梦中游。 (湖北 李振江)  相似文献   

7.
正到南京,如归乡,只因金陵城中有故土。战友说我醉了,说胡话。金陵,江东之地。他知我是江西人。二十多年没见,对我的造访,战友很热情,急欲带我领略金陵风光。去祭奠雨花台烈士、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抑或去夫子庙、秦淮河感受明朝流风余韵?我却道,先去古城墙走一遭吧。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明城墙的朴素宏伟,需要空间与时间的打量。因天时就地利,依山绕水,明城墙打破了古代都城取方形或者矩形的旧制,它有如怀素笔下最为不羁的一笔狂草,独领世界古代城  相似文献   

8.
爱心无界     
莲花 《西藏旅游》2014,(1):13-13
当我在西藏盲童学校的大露台顶上,听孩子们唱一曲《明天会更好》时,我的泪倾泻而下,毫不掩饰。我停止了手中相机的拍摄,我放下了手中记录的笔,就那样呆呆地,流泪,看着孩子们歪歪斜斜,高高低低的队伍,在大棚下阴暗的脸,不明亮的眼睛,却张着嘴巴大声歌唱:“唱出你的热情,伸出你的双手,让我拥抱着你的梦,让我拥有你真心的面孔,让我们的笑容,充满着青春的骄傲,让我们期待明天会更好!”还有什么比耳边的歌声更动听,还有什么比眼前的孩子们更漂亮。看着眼前的孩子,我是以一位母亲的目光看着他们的。西藏给我的记忆不再仅仅是蓝天白云,不再只是天高云淡,而是眼前鲜活的生命。  相似文献   

9.
可曾在梦中遇见彼此熟悉的脸我为美丽的缘求佛了太多年——萨顶顶《我是自由行走的花》关于西藏文字太多,情绪太多,每个想要去的、已经去的、不愿回来的,都有一个住在心里的魂。这首歌,简单的歌词自由清新——天使的羽毛什么时候变成雪花,让它承载的愿望,轻轻降到我的身上。我一路追着雪线,狂奔着,我这无法割断的高原梦!今年三月,我和好友坐上了去拉萨的火车,开始的旅程并不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个用10年时间追逐的“交通梦”。安全、畅通、绿色、经济、舒适,这个梦,注定永无止境。  相似文献   

11.
湘西风光     
我常常在梦里约会湘西。湘西的风光,湘西的清灵,沈从文笔下的边城,撩得我很多时候不能自已。前些日子,亲友邀请行走湘西,使我有了机会面对湘西,面对朋友,作一次真情叙述。  相似文献   

12.
走出家门,就可以和城里人一样乘坐公交车,或去城郊工业园上班,或去城里逛街、做买卖……沿海发达地区这种让人艳慕的“幸福出行”,对于宜春许多农民来说,如今已经不是梦。  相似文献   

13.
儿子上学了,对于当父亲的我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但我家离学校有2公里多路,接送儿子成了我的一大心病。让他自己去挤厂里的班车吧,实在放心不下。权衡再三,还是决定用自行车来接送。去学校的路是城区主干道之一,要穿过几条街道,人多车多,加上自己又要赶上班时间,有几次竟差点出了事。我终于明白,自行车接送儿子也不安全,还是狠下心来让他乘班车。初次单独外出,儿子涕泪涟涟:“爸爸,放学后来接我吧。”我板着脸拒绝了:“不!坐车回来。”儿子无奈,便渐渐习惯了乘车上学。一天早上,儿子赶第一班车去上学,半路遇上公路施工班…  相似文献   

14.
5月25日,我出发去藏东,这一次外派任务,按社里头头的安排,我要用民工的方式——用尽可能少的钱。总编大人一箭双雕,既节约了社里的经赞,又让我有新鲜的东西可写——“裸游”藏东——上帝,如此艰巨的使命。  相似文献   

15.
我的公路梦     
正中国梦,是人民的梦。而除了中国梦,我还有一个公路梦。我的梦里有"天堑变通途"的企望,有"千里故乡一日还"的期许,更有"行大道,画中游"的向往;我的梦里有"沥青路"的追求,有"科技强路"的构想,更有让人们"走平安路,过放心桥"的铮铮誓言。我的成长之路、  相似文献   

16.
谢燕顺 《西藏旅游》2011,(10):120-121
在拉萨的八廓街上有所著名的黄房子--玛吉同米,而在北京,去玛吉阿米的食客大多也不是奔着菜而去,而是为了去寻一段梦。邂逅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传说中集诗人、浪子与活佛于一身的仓央嘉措。  相似文献   

17.
正2012年,习主席讲中国梦: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加起来,就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我认为,作为一个企业也要有一个梦,这也是中国梦的一部分,对于宅急送来讲,我们的宅急送之梦就是:公司富强、客户满意、员工幸福!这个梦想实实在在,方向明确,对  相似文献   

18.
谢燕顺 《西藏旅游》2011,(10):118-119
也许您从未到过西藏,却想在北京品尝到最地道的藏餐;又或许您想在一个有阳光的午后.找个环境幽静没人打扰的地方发会儿呆。而在北京这样的地方的确存在.去玛吉阿米寻一段梦。去巴扎童嘎打个盹,现在就出发.不是白日梦。  相似文献   

19.
拉萨在哪里?     
拉萨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没去过的人可能知道,去过的人也说不清楚。 我去过拉萨。去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防寒、抗晒,学习如何应对高山反应,查阅关于拉萨、关于藏区的资料。而在拉萨的几天里,这些都没有派上用场。从习见的生活场景转换到陌生的环境,我所有程序化的思维和条件反射似的情绪表现通通失效。一切都恍恍惚惚,介于真实和虚幻之间,有点像多年前的旧梦。  相似文献   

20.
《西藏旅游》2014,(8):108-117
我从梦中惊醒,一条全新的进藏路线在梦中萦绕,梦里那个一身泥巴历尽艰辛的男子,骑着一辆摩托车,从南方而至,翻越贡嘎山,出现在川藏线重镇——新都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