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仰光之旅     
对于从未去过缅甸的人来说,仰光之行会是一次充满动感和惊喜的知性之旅,而感动,从踏上飞机的那一刻开始。整个机舱挤满回乡的人,魅目所及,全是喜形于色的缅甸外劳。他们穿着皱得有点残,残得有点旧,但显然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上衣,有些甚至无视飞机冷气的仿佛失灵而气温逐步上升,坚持得几近顽固地穿着厚西装。  相似文献   

2.
凌波 《新智慧》2008,(5):97
为什么你在公司里难以升迁?可能仅仅是因为你穿错了衣服! 你的穿着方式决定了你向外传递的信息。一般来说,最重要的经验性的规则是:为你想争取的工作而穿着,而不是为你现有的工作而穿着。当你的上司审视他周围的人,并想寻找合适的人来填补某一职位时,你看起来必须早就是合适的人选。  相似文献   

3.
佚名 《新智慧》2005,(3):57-58
英国满大街看上去似乎到处都是穷人——他们衣着简朴,不少人的衣着到了寒酸的地步,让我们开始富起来的中国人看不下去。满校园的学生看上去都是穷学生,根本看不到中国校园里那些衣着华贵的阔少爷和阔小姐。他们的靴子、裤子、外套全旧得一塌糊涂,估计中国贫困家庭的大学生们都不会那样打扮。  相似文献   

4.
廖仲毛 《新智慧》2005,(2):43-43
英国人不看大报看小报 尽管大报信息量大,可信度高,但英国人普遍认为大报上刊登的职位求职成功率不高。因为同一个职位可能有几千人甚至上万人竞争,他们宁愿选择小报上的招聘信息,以提高求职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美国纽约肯尼迪机场,一群黄皮肤、穿着正式服装的亚洲年轻人正在候机楼里,有的翻着《经济学人》、也有人带着无线蓝牙,以流利的英语与远方总部确认谈判进度。下一刻,他们将前往上海、大阪、台北、新加坡等亚洲城市。[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我们经常看到清宫戏中的人物穿着黄马褂。那么.真正哪些人才有资格穿黄马褂呢?马褂本是满族人骑马时穿的一种外褂,它长仅至腰臂,便于骑马;袖只到肘,便于射箭,所以叫“马褂”(满州话叫“额伦代”,即短袖马褂。)至于黄马褂,则是用明黄色的绸缎或纱制成,又称“黄马”、“黄褶”。  相似文献   

7.
黄昏时分,太阳被核爆炸产生的烟云遮蔽;大地成为一片焦土,到处都是被冲击波摧毁的建筑物以及被汽化的人;在掩蔽所里躲过爆炸冲击波的人们,穿着防核服,虚弱地钻出来。让他们震惊的是,在地平线的那一端,有着4条履带的钢铁怪物正绘缓开过来。  相似文献   

8.
张楠 《新智慧》2004,(5C):59-59
在现今的英国.“百万英镑”早已不是中年人的专利,越来越多稚气未脱的少年纷纷踏人富翁的行列,他们中有继承遗产的幸运儿、体育娱乐圈的小神童.也有才智超群的网络少侠。看一看英国少年富豪排行榜,你会发现,世界真的属于年轻人。  相似文献   

9.
《新智慧》2008,(4)
在1720年的英国,流行着一个谎言,连平时行事谨慎、头脑清醒的市民都为之发了狂。16世纪,西班牙人从墨西哥和秘鲁的金矿、银矿那里聚敛了巨大的财富。在此后的一个多世纪里,英国人进行了多次努力去打入南美市场,但均无功而返。最后在18世纪初期,英国与西班牙签订了《阿森托协议》。  相似文献   

10.
到瑞典工厂参观,千万不要穿正装,否则,后果自负。原因就是中国低廉的原材料价格和加工成本,使越来越多的瑞典工厂迁往中国。只要你穿正装,工人就可能以为你是来考察的,想把工厂迁往中国,这样的话,他们就会失业。所以,只要穿着体面的中国人行走在工厂区都得“小心安全”。  相似文献   

11.
一个拥有完美履历表的职场女性 梅格很低调,没有豪华办公室,穿着随便,业绩就是她最辉煌的装饰。1998年她加盟eBay(注:在大陆称易趣)时,公州只有30多名员工。如今,eBay已是全球最大的在线交易市场,成为美国人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对于很多人,谎言几乎是脱口而出,张口就来,他们一遍遍地演绎着“狼来了”的故事,没有丝毫悔意。他们到底是出于何种心理?谎言能给说谎者带来什么?生活中,我们该怎样面对“说谎不打草稿”的人?或许,专家能够告诉我们答案。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源对一个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发明创造要由人来进行,技术和管理创新要依靠人来完成,分支机构也要有具备企业素质的人去开创……但人才并不是招聘得越多越好,有些企业虽然花大力气引进许多高新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但仍然感觉不到自身实力的提高。其实原因很简单:企业前门大量招聘,后门人才大量溜走。他们不明白吸引人才与使用人才之间的关系,虽然人才不断涌入,但结果却并不见得比以前有什么改善。因此,我们在面对缺乏人才的困境时,首先想到的应该是怎样挖掘现有员工的人力资源潜力,培养他们在岗位上成才。  相似文献   

14.
小慧  子能 《新智慧》2007,(2):64-64
伟大英国作家莎士比亚曾经说:“一个人的穿着打扮就是他教养、品位、地位最真实的写照。”作为男士,西装已经成为他们不可或缺的一套服装,工作场合、社交场合甚至是休闲场合,穿西装的时候越来越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李娜 《大众商务》2011,(10):31-33
像每次公开露面一样,钟彬娴走上上海闵行体育馆的中心舞台时,场内的气氛旋即被调动起来。这位52岁的雅芳全球CEO用夸张的手势、自信的笑容,向台下1万多名销售员和管理人员问好。在雅芳125周年庆典上,她站在母亲的故乡,穿着外婆的旗袍,试图用亲和力打动台下每一个人。“未来前景无限光明。请坚定你的信念。”钟彬娴对台下的经销商及...  相似文献   

16.
《全球城市历史》一书作者乔尔.科特金认为,只有充分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并通过积极大胆的方法消除城市恐怖主义,解决一切安全问题,大城市才能在新世纪生存和繁荣。大城市的未来需要什么纽约、马德里、伦敦……城市恐怖地图在全球不断蔓延。当然,你不得不向伦敦人致敬。他们拒绝被(2005年)7月17日的恐怖袭击所恐吓。此后又发生在地铁里的新爆炸事件有可能使这座城市再度瘫痪时,他们表现出了英国人特有的坚定沉着。虽然这种适应能力令人钦佩,但我们也不能无视伦敦大爆炸所揭示的现实:找到保障市民安全的途径是当今世界大城市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直销业,太阳神的成长有目共睹,而作为将企业战略与策略落地实施的一线直销商.我们却很少看到他们的身影。在直销这个激情四射的行业里。他们低调得让我们迷惑和不解。他们到底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相似文献   

18.
X代的人工作越努力,他们就越有可能对那些四十四五岁的人感到不满,因为后者工作的时间只有他们的一半,而挣的钱却比他们多。一个28岁叫做“代尔辛”(化名)的人在“中年人话室”专栏的一个国际联网的网址上这样写:“我们中有一大部分人已经决定不加入为许多中年人所盘据的公司体系,因为他们不愿意给效率更高、办法更好的人让路。”年轻人大概全都有这样的看法:但现在不同的却是代尔辛,或者其他像她那样的人可能就是你下一个顶头上司。“对于年轻人你必须提供更多的条件,因为他们换工作比起年纪大一些的人来说要快得多。所以,现…  相似文献   

19.
全世界最会理财的人是犹太人,他们对孩子的理财教育有一套特别的方法。 幼儿期:犹太人从孩子3岁教花钱 孩子3岁时,父母就开始教孩子辨认硬币和纸币;孩子5岁时,父母让他们知道,钱可以买任何他们想要的东西,并告诉他们钱是怎么赚来的;孩子7岁时,他们得看懂商品价格;孩子8岁时,父母教他们通过劳动换取报酬,并教孩子把钱存进银行里,让孩子从小养成不乱花钱的习惯。  相似文献   

20.
在我所接触的英国年轻人中,他们的薪水一般,也有生活的压力,但他们却能够靠着紧巴巴的薪水,享受着乐悠悠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