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近期诱增客流量包括由交通条件改变导致出行分布变化和出行频率增加引发的新客流量.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近期诱增客流的产生原因及其表现特征,针对势能模型和弹性系数法的使用范围和其局限性,进行综合分析,提}}{两者结合的改进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诱增客流预测模型,以提高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胶济客运专线的客流特点、能力适应性及扩能改造的基础上,根据胶济客运专线动车组列车和普速旅客列车混行的运输组织模式,结合其在高速铁路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趋势客流、诱增客流和转移客流进行运量预测,得出2014、2015年胶济客运专线动车组列车客运量预测结果,并提出列车开行方案建议,为列车开行方案的编制和线路经济效益评价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3.
客流预测是项目建设决策和可行性研究的重要依据,根据胶济通道客流的特点,结合济青高速铁路在铁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客运量的预测,有助于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编制和线路经济效益的测算。在阐述济青高速铁路有关客运功能定位和客流特征的基础上,采用改进后的四阶段客流预测方法对趋势客运量、转移客运量、诱增客运量进行预测,得到2025年、2030年济青高速铁路客运量的相关预测指标,并对预测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旅客列车开行建议。  相似文献   

4.
石太客运专线客流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改进的重力模型和灰色理论模型,从石太客运专线的本线客流、跨线客流和诱增客流3个方面,分别以客运通道周边城市的GDP和人口分布密度、石太客运通道既有线的旅客运输量、城市间的加权运行时间为影响因子,对石太客运专线的旅客运输量进行预测分析。预测结果为客运专线合理制定运输组织方案、设计车站规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客运专线客运量预测过程中,诱增客运量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于传统预测方法重点关注因交通条件改善的诱增客运量,未考虑因交通引导城市发展促使人口、产业等向铁路周边集聚所产生的诱增客运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结合福厦客运专线?TOD?建设模式,针对铁路诱增客运量传统预测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交通改善和?TOD?引导?2?类诱增客运量预测思路,并依据有无对比原则,采用重力模型计算思路,构建适合于?TOD?建设模式的诱增客运量预测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昌九城际铁路是中部区域高速铁路客运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输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区域内经济和文化交流水平。依据2016年昌九城际铁路全年客票基础数据,从各站发送、到达客流及时段客流分布等方面分析昌九城际铁路客流分布特征。最后,通过2 h移动平均周期内的客流与列车开行情况比较,对基于客流时空分布特征的列车开行方案进行适应性分析,提出相应的列车开行方案优化建议,用于短期列车开行方案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路网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作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和运营管理的基本依据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针对平常日客流变化的非平稳性统计特征,构建EMD-RBF组合预测模型对城市轨道交通平常日客流进行预测。以北京地铁客流预测为例,得出利用IMF分量进行预测的EMD-RBF组合模型方案可以有效提高客流预测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西安铁路局吸引区客运市场分布及特征的分析,对西安、宝鸡和秦巴三大客运市场的客流组成,以及航空、公路、铁路运输现状与发展进行了论述。在调查分析吸引区客运量情况和对铁路局管内9个客运站、24对旅客列车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客流特点,提出改善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加速推进,带动了城市群铁路的建设和发展,进而加速了城市群的发展进程。从城市群铁路客流变化情况与普速铁路和动车组客流变化情况2个方面,分析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和关中平原城市群等7大主要城市群的总体铁路客流变化;从各城市群客流增速特征、各城市群客流特征和各城市群公铁客流比较等方面,分析各主要城市群的铁路客流特征,提出城市群铁路客流应对措施,有助于铁路网规划建设和铁路运力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10.
同城化是城市应对区域一体化、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要策略,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是同城发展的基本要素和必要条件,城际交通客流特征演变是其阶段与质量的具体体现。通过对广州、佛山市?10?年来衔接交通设施的建设、运作特征及变化分析,总结广州、佛山同城背景下城际交通及客流特征演变的趋势与规律。基于上述研究,探讨广州、佛山市进一步加快轨道交通衔接、应对同城化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