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商业银行面临的金融风险与日俱增。就中国银行业目前的风险管理水平而言,与国际大银行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防范和控制新的金融风险产生,及早化解已经形成的金融风险,在与跨国银行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现代银行非常重视市场营销和营销策略。借鉴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经验 ,建立并不断完善中国银行业的市场营销体系 ,是当前中国商业银行的重要任务。要确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研究市场营销策略 ,加大银行营销力度 ,创金融品牌 ,树银行形象 ,建立起良好的市场营销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3.
王莉 《中国外汇》2013,(22):47-51
对中国银行业来说,利率市场化进程也是风险与竞争加剧的过程。这将促使银行推进双重转型。对中国银行业来说,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也是风险与竞争加剧的过程。这将促使银行推进双重转型:从融资向风险管理的转型;从规模增长战略向差异化战略的转型。记者从调查中发现,前者转型的迫切性超过后者。  相似文献   

4.
现代商业银行越来越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将之放在一个战略的高度。本从组织回应战略的角度,研究公司治理在银行施行风险管理战略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探讨了中国银行业如何定位治理组织结构,以适应风险管理战略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银行跨国并购是资本跨国流动即国际资产移动的一种方式,属于国际投资范畴.银行跨国并购绩效是银行跨国并购中的核心问题,是银行实施跨国并购的支柱所在和先决条件.对该问题的研究能更好的服务于中国银行业以跨国并购的方式进军国际银行业,增强中国银行业在国际银行业中的影响力,这也是顺应经济、金融全球化发展趋势,符合中国国家政治、经济利益的.  相似文献   

6.
一、中资银行风险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根据WTO有关协议,5年过渡期后,我国金融系统将面临全方位开放竞争的局面,外资银行(多有跨国大银行背景)将对中资银行业带来强烈的冲击和巨大的挑战.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这5年宽限期,努力提升中资银行风险管理水平,切实提高国内银行系统的整体竞争力,为未来中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和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个新兴产业,近两年来,中国银行卡特别是信用卡业务的井喷式增长令人瞩目。但是,目前国内一些学者对银行卡业务的发展是否会蕴涵较大的风险表示忧虑。我们认为,从跨国银行的发展趋势,新巴塞尔协议的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和信用风险爆发的社会环境等方面来观察,银行卡业务是值得中国银行业倾情关注的朝阳业务。  相似文献   

8.
中国银行业已全面开放,市场竞争呈不断加剧之势。中国本土的商业银行为了应对竞争,不断推出新产品,加快业务发展争夺市场。同时,商业银行也必须面对不断增长的各种风险的威胁。此外,国内监管与国际监管的接轨和新法规的实施,都使商业银行面临更多的法律和监管压力。因此,如何建立健全有效的欺诈风险管理机制成为中国银行业发展战略中的关键课题。在前不久中国银监会召开的大型银行监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强调说:“大型银行与国际先进银行在内控有效性、风险管理水平、客户服务、产品创新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9.
面对利率市场化和互联网金融崛起的双重冲击,中国银行业的资金成本不断攀升,利差持续收窄。未来这一困局将持续困扰银行业,要求银行从根本上进行转型。发展零售银行将是银行未来的出路所在。麦肯锡分析了零售银行未来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借鉴国内外领先银行的经验,提出了中国银行业跨越式发展零售银行业务的策略和具体实施路径。麦肯锡认为通过零售银行八大策略,能够有效带动银行收入增长,在中长期可以促使银行资产管理规模、中间业务收入、存款、价值客户数等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的经营环境下,企业对汇率风险管理方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方面,日本银行业数十年积累的经验可为中国银行业提供有益的借鉴。日本的银行对企业提供的汇率风险管理方案,是在日本企业国际化发展进程中,伴随其汇率风险敞口的不断扩大而日趋成熟。中国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中国企业对完善汇率风险管理的需求也十分迫切。本文介绍了日本的银行对汇率风险管控的认识与经验,希望能为中国同业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在金融全球化的大趋势中,中国银行业不仅应认真研究如何应对世界跨国银行带来的挑战,而且更应该在总结跨国银行经营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优势,积极向海外市场发展,参与国际竞争,逐步缩小中国银行业与国际银行业的差距.  相似文献   

12.
尽管欧美银行业因过度创新而遭受重挫,但创新依然是银行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利器.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银行业创新还显不足,借鉴国际活跃银行的创新管理经验对提升中国银行业的创新管理水平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花旗银行的创新管理 花旗银行以创新著称,在全球金融创新进程中几乎总会扮演"急先锋"的角色.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论述了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对跨国银行发展的影响,再着重分析了我国银行业跨国经营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中国银行业跨国经营中存在的实际性问题,给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入世保护期已经结束,银行业已全面对外开放,在跨国并购浪潮的推动下,外资银行无疑会把并购作为进入我国金融市场的途径之一.中国银行业也将通过并购的方式实施"走出去"的跨国经营战略,打造自己的海外版图.本文从国际银行业跨国并购实践和实证研究成果出发,分析了银行跨国并购战略实施的现实意义和面临的困惑,突出快速并购整合的重要性;分析了沟通、人、文化、IT系统、行政审批、发展压力等影响银行跨国并购快速整合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积极的整合启动、严谨的整合计划和严肃的计划实施、专业的整合团队、快速成功整合为导向的整合管理文化的塑造、充分的整合资源保障和智力支持等快速成功整合策略.  相似文献   

15.
国际银行业的绿色金融与乡村振兴起步较早、经验丰富、产品体系成熟,在绿色标准制定、绿色产品创新、碳汇和碳市场交易、气候风险管理等方面对中国银行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当前,中国银行业正在积极探索绿色金融和乡村振兴融合的最佳方式,但依然存在诸多掣肘因素。政府和金融机构要双向发力,金融机构要将乡村振兴纳入绿色发展战略框架、推进农村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强化乡村振兴领域绿色金融的风险管理,政府要加强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力度,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业的开放和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深入,我国银行业务发展面临着复杂多变的风险,但国内银行现有的风险管理模式存在许多重要缺陷,难以为业务的快速发展提供足够的风险防范保障.国外先进银行在风险管理模式上的探索和巴塞尔新协议已经指明了全面风险管理这个新的方向.本文在综合分析中国银行业的风险状况、风险管理状况和政策指向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全面风险管理是中国银行业务发展的必然要求,并就如何将当前银行信贷业务与全面风险管理相结合做了一番讨论.  相似文献   

17.
中国银行业由于国际化程度不高和对境外证券投资规模有限,其风险控制能力与水平未在本次次贷危机中得到验证。随着国内银行国际化步伐加-陕,逐步融入全球金融市场,中国银行业将面临严峻的考验,从这个角度看,这次次贷危机不失为国内金融业的一次观战演习。从世界性投资角度看,此次美国次贷的影响波及全球。虽然从近期国内各家上市银行的澄清公告判断。国内银行受到的影响尚在可控范围之内。但通过本轮次贷危机的启示,思考中资银行的风险管理现状,改进风险管理观念,对于实施国际化战略的中资银行是十分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我国入世保护期已经结束,银行业已全面对外开放,在跨国并购浪潮的推动下,外资银行无疑会把并购作为进入我国金融市场的途径之一。中国银行业也将通过并购的方式实施“走出去”的跨国经营战略,打造自己的海外版图。本文从国际银行业跨国并购实践和实证研究成果出发,分析了银行跨国并购战略实施的现实意义和面临的困惑,突出快速并购整合的重要性;分析了沟通、人、文化、IT系统、行政审批、发展压力等影响银行跨国并购快速整合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积极的整合启动、严谨的整合计划和严肃的计划实施、专业的整合团队、快速成功整合为导向的整合管理文化的塑造、充分的整合资源保障和智力支持等快速成功整合策略。  相似文献   

19.
合规风险管理是银行内部的一项核心风险管理活动,是银行内部控制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在探讨分析银行合规风险管理内涵、目标及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当前中国银行业合规风险管理存在的不足,提出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刘明娟 《新金融》2005,(3):21-23
风险管理对于银行的重要性从来都是毋庸置疑的。从令人瞠目的巨额不良资产到屡见不鲜的金融丑闻,中国银行业孱弱的风险管理体系损害的不仅仅是银行本身的利润和信誉,它最终侵蚀的是整个社会民众的利益。风险管理理念、体系以及技术是中国银行业急需解决的一系列关键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麦肯锡公司董事合伙人冯大卫,请教了风险管理的量化问题以及最新的热点问题--内部评级法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