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西部》2012,(21):64-71
他们,用自己的爱,为没有听力、不会说话的特殊孩子“讲述”世界的美好,点燃着生活的希望。他们,在自己特教事业中,没有厚重的成就感,也没有鲜花和掌声。面对那天真无邪而又不幸的聋哑孩子,就连一声清晰的“老师好”,他们都不敢奢望。他们用爱诠释生活。他们,在寂静的校园里,每天将动人的故事延续。  相似文献   

2.
黄小珂  西米  小珂 《中国西部》2012,(27):26-29
他们,用自己的爱,为没有听力、不会说话的特殊孩子“讲述”世界的美好,点燃生活的希望。他们,在自己特教事业中,没有厚重的成就感,也没有鲜花和掌声。面对那天真无邪而又不幸的聋哑孩子,就连一声清晰的“老师好”,他们都不敢奢望。他们用爱诠释生活。他们,在寂静的校园里,每天将动人的故事延续。  相似文献   

3.
李红梅 《魅力中国》2010,(19):271-271
失败与成功之间只有一线之隔,作为一名老师,我们不能阻止孩子犯错误,但能让他们认识自己的错误并改正其错误。怎样用科学的态度面对孩子的错误?这要求我们学会从孩子的角度思考他犯错的本质原因;为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让“习得性无能为力”远离孩子;用阳光心态面对孩子的每次犯错,使他们天天生活在“爱”。  相似文献   

4.
在聋哑学校,面对聋哑儿童这个弱势群体,怎样让他们也享有健康儿童那样的教育,每位老师都担负着极其特殊的工作.为研究教育方法,探究心理施教,培养他们自立、自强、自尊、自信,身残志坚,勇做一个残而不废的人,老师们自觉地承担起了老师和家长的双重角色.他们同这些残疾孩子的命运连在一起.孩子的忧愁和喜乐构成了他们生活和工作的主题.  相似文献   

5.
<正>教师要发自内心地爱学生,如果教师不爱学生,对教师来讲是一种痛苦,而对孩子的童年来讲则是一种灾难。我们班的两个孩子,一个男孩,一个女孩,成绩差,作业拖拉,书写质量差。家长能力有限,也很少管教,基本上对孩子听之任之,孩子长期处于一种管理混乱的"无政府状态",没有受到很好的督促和教导。可想而知,他们的学习、生活、品德等各方面是个什么样子,也因此没有少遭我的批评、白眼甚至歧视,就连家长也几乎没有给过他们好脸色。  相似文献   

6.
"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这一教育格言告诉我们,爱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的催化剂."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这要求每-位教师胸怀一颗爱心,胸怀一颗宽容的心,用心灵去耕耘心灵,让每一位孩子都得到应有的爱,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勇敢的面对自己的错误.  相似文献   

7.
"文革"时期出生成长的孩子们,如今已成为年轻的父母,他们面临着教育下一代的神圣使命,然而,他们科学育儿知识水平低,家教工作在儿童观、教育观上偏差大。典型的是四多国少: 1.溺爱的多,合理要求的少。几代人百般宠爱一个孩子,尽情地让他吃、喝、玩、乐。孩子只有被爱的权利,没有去爱别人的义务,导  相似文献   

8.
所有的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希望他们健康、幸福、快乐、成材,往往在孩子身上寄予很大的期望,并使之成为生活中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刚开始,作为年轻的父母,我总觉得教育孩子时心有余而力不足,没有太多的经验和耐性。孩子有时闷闷不乐、发脾气、不合作、不讲道理,又让我感到教育的艰辛,甚至困惑、气恼和失望,常常无计可施。后来我想到向周围家庭教育成功的家庭请教,向书本请教,向电脑要知识,向电脑要家庭教育经验体会。现在,我深深体会到,作为家长,一定要更新养育观念,读懂自己的孩子,学会很好地倾听孩子,使孩子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下面是我做家长的一点体会,写出来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9.
【汪培珽简介】她,毕业于美国纽约圣约翰大学,在有了两个孩子之后,决定成为全职妈妈。在用心陪伴一对儿女成长的过程中,深感在亲子教育上"用对方法"的重要性,于是将亲身的教养经验整理研究,自创"爱孩子也爱自己的7堂课"教养策略,在幼儿园、小学、基金会、图书馆和成长团体之间积极推广,举行演讲并接受咨询。她一边养育孩子一边写作,先后写了《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还好,我们生了两个孩子》《父母的保存期限,只有十年》《管教啊,管  相似文献   

10.
贾楠  张裴 《中国西部》2012,(Z2):102-105
许多父母都头痛,为什么孩子进入小学了就开始叛逆?当我向他们请教,如何确定孩子进入叛逆期时,他们的回答通常只有一个:"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如果,用听不听话来评定一个孩子是否叛逆,这似乎太过武断了。在我们给孩子扣上"叛逆"的大帽子时,我们有没有想过,这个所谓的"叛逆期"很有可能是个伪命题?  相似文献   

11.
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这一教育格言告诉我们,爱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的催化剂。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这要求每一位教师胸怀一颗爱心,胸怀一颗宽容的心,用心灵去耕耘心灵,让每一位孩子都得到应有的爱,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勇敢的面对自己的错误。  相似文献   

12.
彭海萌 《中国西部》2012,(Z2):99-100,98
当孩子进入某个年龄阶段时,总会有人站出来给他们贴上"叛逆期"的标签。他们也许表现得真的很叛逆,冲动,易怒,情绪难以自控。但事实上,他们也许只是"伪叛逆",那么真相究竟如何?大人也叛逆最近接连有家长在问我这个问题:是不是我的孩子到了叛逆期,怎么总是这么爱发脾气?不好打交道。问这个问题的,有四五岁孩子的家长,有六七岁孩子的家长,有六年级孩子的家长。如此一来,你就会发现,天啊,这叛逆期到底是几岁啊?  相似文献   

13.
经常给一个集体制造麻烦的孩子其行为是有问题的,缺少爱、太宠爱是导致这些孩子问题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这些调皮捣蛋的孩子思想和行为常常处于分裂状态,他们的“寻衅滋事”通常是为了掩盖自己内心的自卑和惶恐不安。营建一个充满爱的阳光团队,把阳光公平地洒向每个孩子,是帮助问题孩子走出阴暗角落的不二法宝。  相似文献   

14.
韩梦雨  庄媛 《走向世界》2013,(5X):26-27
<正>"爱摄影,爱生活,我行走在路上,用眼睛去观察,用相机去记录。"这是20岁的女孩韩梦雨写在微博里的话。韩梦雨是一个热爱摄影的大学生,她总喜欢把所见所闻都拍摄下来,以自己的视角、自己的想法去记录所经历的一切。在她看来,拍摄早已成为一种习  相似文献   

15.
当笔者走进福建省漳浦县培智学校时,在校门口便能听到节奏鲜明的敲击声,在学校律动室,一群孩子正在认真排练舞蹈。乍一看,他们与正常的孩子并无二样,可是如果多观察他们一会,再看一下老师的手势,便能发现,他们其实是一群聋哑孩子。这个正在用手语指导学生跳舞的老师叫柯文惠。从2005年开始,每周二的下午,她都会准时来到培智学校为孩子们上课。说起柯文惠老师,漳浦县文艺舞蹈圈的人或许都认识她,几乎在该县的每场大型文艺演出中都可以看到她的身影,近年来,她曾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各级比赛获奖,  相似文献   

16.
龙春雨 《中国西部》2012,(36):116-119
英国人普遍认为,对孩子的溺爱和娇宠是孩子独立性格形成的最大障碍。要使孩子在日后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独立地去生活、工作,必须从小就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和自我克制,知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如果孩子日后不能像其他人一样适应社会,作为父母就没  相似文献   

17.
作为重庆小天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灵魂人物,何永智的作用完美得无可挑剔。因此,当她谈起自已的3个“孩子”时,笑容掩不住甜蜜——“我把所有的时间和爱都给了我的‘孩子’。没有他们,也就没有完整的何永智”。在何永智心中,大女儿廖韦佳与“小天鹅”这对同年出生的双姐妹,以及才诞生的新生命“洪崖洞”,构成了她生命中的完美支撑点。有趣的是3个孩子都出生在狗年,在母亲的精心呵护下,他们健康成长。尤其令何永智骄傲的是“小儿子”——靠自己的悟性、勤奋、执着和众多关心支持小天鹅的人们共同打造的洪崖洞,它  相似文献   

18.
(茶师傅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吴迪说,自己是被太太"招商引资"过来的,因为太太是山东人。因为爱,被"招商引资"过来之后,又因为爱,吴迪决定把这里变成自己的第二故乡。吴迪骄傲地说,自己不是台商中来得时间最长的,但却是对这个城市忠诚度最高的:山东的女婿,在济南置了业,安了家,孩子在这边上了学,甚至正在酝酿把远在中国台湾的父母"骗过来"  相似文献   

19.
"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每年一度的"感动青岛"人物评选让我们找到答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那么多普普通通的人,用他们无私的爱与奉献,温暖着我们,感动着我们.  相似文献   

20.
向洪梅 《魅力中国》2011,(18):320-320
爱孩子是一个教师合格的底线。爱孩子就要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了解他们,尊重他们,善待他们,这是教育的根本,也是教育成功的秘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