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中古 (公元 3— 9世纪 )的良贱身份制度 ,是一涉及面比较广的论题 ,它不仅跨越的时间长 ,而且还与中国中古社会的政治、经济、阶级关系、思想文化等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李天石教授的《中国中古良贱身份制度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0 0 4年出版 )一书 ,是其 2 0年来关于这一课题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 ,也是第一部对中古良贱身份制度进行系统研究的力作。全书共 9章 36万余字 ,第一章《绪论 :研究史、理论方法与史料学分析》 ,详细阐述了该课题的研究历史 ,尤其对中日学者关于本课题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全面详尽地评述。对传世文献、墓志…  相似文献   

2.
乐琴 《魅力中国》2014,(10):93-93
等级制度是中国进入封建时代以后调整人们之间各种关系的基本制度。我国唐朝立法的最高成就《唐律疏议》中,涉及到身份、等级差别的律条为数众多,反映出唐代十分完备的封建等级制度对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的调整。本文主要对《唐律疏议》中规定的长幼关系、男女关系、尊卑关系、士庶关系和师生关系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认为《唐律疏议》中封建等级制度的根源,即是融汇贯穿于整部《唐律疏议》中的“贵贱有等,长幼有序”的儒家“礼治”思想。  相似文献   

3.
曶鼎有“我既买汝五[夫效]父,用匹马束丝”的铭文,这是标明西周奴价的一条极重要的史料。五个奴隶的价值只等于一匹马和一束丝,其价值之低贱,曾引起大家的慨叹。两汉的奴婢价格在一万五至四万钱之间,于是乎不少的学者就据此认为两汉的奴价很高,购买奴隶从事于生产的成本过高,从经济学的观点看是不合算的,从而推论两汉就不可能是奴隶社会。其实,西周与两汉相距千年,各种商品的价值不一,衡量价值的尺度不一,我们是不能通过以上简单的比较就得出正确的结论来的。我们只有把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奴隶价格与  相似文献   

4.
唐五代敦煌农业劳动力的身份结构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唐五代敦煌地区农业劳动力的社会身份比较复杂。除自耕农、佃人及作儿等自由身份劳动力外,还存在大量非自由的隶属人口奴婢和依附性的农奴式劳动力。敦煌地区农业劳动力最大特点是民族构成的丰富多样性,多民族多种生产方式的相互融合借鉴,逐步形成了唐五代敦煌地区农牧并重的农业传统和生产结构。  相似文献   

5.
自从人类社会有了剩余财产以后,继承作为一种制度就与人们的社会、经济、家庭生活息息相关.中国古代的家庭法律制度经过漫长的发展,到隋唐时期终于成熟和完备,以唐律为核心,令、格、式并存的法律体系涵盖了唐代家庭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其中继承制度也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6.
隋陇右诸郡鹰扬府汇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府兵制度是我国中古时期重要的军事制度之一,它草创于西魏正始年问,至唐玄宗开元年间废止,历四朝二百余年。隋代是府兵制度渐趋成熟的时期,其兵制,大抵承北周府兵之旧,而去六柱国,改二十四军为左右十二卫,皆以将军分统诸府之兵,府有郎将、副郎将、坊主、团主,上下统帅。开皇中又增设骠骑、车骑二府,亦皆有将军。  相似文献   

7.
夏商手工业者的身份与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代的手工业生产工匠身份以自由人为主要组成部分,而在王室及贵族作坊中也有少部分的奴隶。作为自由人的工匠在社会中因其职业的重要。受到王室和贵族的尊敬。殷代手工业生产中有一部分奴隶,但人数不是很多,其地位低下,境遇悲惨;文献记载与甲骨卜辞中的“百工”、“多工”可能是大中贵族作坊与村社民间专业作坊中的自由手工业生产者;“我工”、“宗工”是王室作坊的工匠,其地位比较高。  相似文献   

8.
魏亚光 《魅力中国》2013,(8):334-335
中世纪的西欧战争连绵不绝,加之以平原和丘陵为主的地形状况。使骑士成为战场上杀伤力极高的作战兵种。讴歌骑士的历史与文学作品卷帙浩繁,但我们亦不能忽视了其胯下坐骑——战马的威力和作用。战马不仅是中世纪贵族骑士作战时的好战友,也是生活中身份地位的象征,更是西欧中世纪战争艺术的代表。本文试以中古英格兰为角度,分析介绍战马的价值、品种、饲养和作战状况,深入了解、剖析其在欧洲人心中的形象与意义。  相似文献   

9.
微言精粹     
《老区建设》2012,(17):62-62
勿为古人之奴隶也、勿为世俗之奴隶也、勿为境遇之奴隶也、勿为情欲之奴隶也。 ——梁启超《论自由》 永远不要认为我们可以逃避,我们的每下一步都决定着最后的结局,我们的脚步正在走向我们自己选择的终点。 ——米兰·昆德拉  相似文献   

10.
王平 《东北之窗》2023,(1):62-65
<正>中国人自古有爱马、咏马、画马的传统,散落于历史长河中的岩画、画像石、卷轴作、雕塑等形象印记中,都有马的形象。从汉朝墓室壁画到魏晋时期顾恺之《洛神赋图》中象征身份、地位与财富的车马绘画,作为背景的马的形象逐渐丰满,逐渐从配角成为主体。在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马已然独立成科,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正史文献与出土资料相结合,分别从田制、赋役制度、刑法及给侍、病坊、帝王赏赐等方面,探讨了唐五代时期政府对三疾人员的救恤政策和措施。文章也同时论及了政府对违冒三疾以逃避赋役者的惩处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宋代,花卉种植业已成为农业经济中的一个重要部门,其品种之多、种植规模之大、技术之精,产业化、商业化程度之高都超过了前代。其在宋代的最大变化是它已不再是封建贵族、官僚花园的附庸,而是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商业化程度很高的种植行业。高度商业化的宋代花卉种植业打破了自然经济在种植业中的独霸地位,标志着中国古代传统的、相对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型的历史性突破。  相似文献   

13.
略论宋代会计帐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代会计帐籍种类丰富 ,水平明显提高 ,其编制、申报、保管等均有一套严密、系统的规定。这表明中国古代会计在宋代已达到较为完善的阶段 ,是宋代经济活动复杂化和经济管理监督强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宋代青苗钱利率考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青苗法是王安石变法中的一项重要立法。许多学者认为,青苗钱年利率为40%,这是对青苗法的误解。青苗法又称“出息二分之法”,青苗钱法定年利率20%,是宋人的共识,其证据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15.
试论宋代绢帛的货币功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者首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宋代绢帛的货币功能。认为宋代绢帛的货币功能较唐代大为减弱 ,政府始终没有颁行以绢代钱的正式法令 ,但是宋代绢帛也有一定的货币功能 ,作为实物货币 ,时时在流通领域代替铜钱行用 ,在当时经济生活中起着一种准货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刘权  周乾坤 《走向世界》2012,(24):74-76
大宋熙宁四年(1071)盛夏.汶阳至齐州官道.一个年过五旬的书生轻装骑行赶路。  相似文献   

17.
明代地域商帮的兴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商帮诞生地大众经商风习的形成,社会上对地域商人的了解熟悉程度,地域商人在各地的活跃程度,地域商人组织或公益性事业的形成等综合因素考量,自明中期起,各地地域商帮先后形成了。终明之世,今人所知的知名地域商帮,自明中期起,或先或后崛起于各地,由此而开始了中国商业历史上的商帮时代,商业经营者更多地以群体的力量活跃在商业舞台和社会生活中,商业竞争很多情形下则表现为群体之间的竞争。  相似文献   

18.
晚唐五代宋初 ,土地私有化的步伐已大为加快 ,其标志之一便是土地拥有者之间可以自由地对换土地。由于敦煌归义军政权实行据地出税的政策 ,从自身的统治考虑 ,它也要千方百计地保护土地耕种者的利益 ,大中六年“官有处分 ,许博田地”就是这一政策的体现 ,其核心是“各取稳便” ,即让土地拥有者更方便地使用土地。这时期的土地已和百姓的屋舍、耕牛一样 ,完全成了私有财产 ,百姓可以自由买卖、对换。土地的自由对换 ,并非是毫无节制地随便对换 ,其中主要的一个环节便是“入官措案为定” ,即必须经过官府的登记备案 ,以便有效地征纳赋税 ,否则 ,也是不合法的。  相似文献   

19.
清代前期农民的家庭手工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探讨了清代手工业发展中,农民家庭手工业从副业向主业发展的趋势,及其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20.
猫儿闹晚清     
这是一场猫儿们的游戏. 大清国毕竟是泱泱大国,在内忧外患夹攻下,再怎么落败,还是老鼠遍地走,而且肥硕得很,甚至越落败,老鼠就越肥. 又多又肥的老鼠,当然吸引了无数只猫儿,不管黑猫、白猫,不管土猫、洋猫,也不管是公猫、私猫,都铆着劲儿、变着法儿,想成为那只能抓住老鼠的"好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