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国外科技服务中介机构的发展及其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服务中介机构起源于西方,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在我国是随着改革开放以后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而产生的,这就决定了研究并借鉴国外科技服务中介机构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国外科技服务中介机构的发展概况美国的科技中介机构:美国的科技中介服务业极其发达,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种类繁多,组织形式多样,专业化程度高,活动能力强。绝大多数是为技术转化和产业化提供信息、咨询、技术、人才和资金等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也有一些直接参与服务对象技术创新过程的中介机构。其执行主体  相似文献   

2.
2002年12月,科技部将2003年确立为科技中介机构建设年,并将其作为今年科技工作最重要任务之一。今年8月,全国科技中介机构宣传月拉开帷幕。在科技中介机构密集的中关村,筹建半年的“中介大道”全面启动,将集中1000余家中介机构为园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提供服务。这条“中介  相似文献   

3.
发达国家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特点   发达国家一般都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其中介服务业普遍已有较长的发展历史,早已形成了完备的中介服务体系,为社会生活和生产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服务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和建设更是具有鲜明的特色.具体表现为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分类入手,以详实的数据为支撑,深入分析了苏州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情况,在对各类机构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指出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瓶颈,为苏州下一步发展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科技转化中介机构是联结高校、企业和市场的桥梁和纽带,对促进科技与经济的互动,加速科技成果市场化、产业化具有重要作用。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服务机制,对搭建科技成果转化交流沟通平台,促进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武汉区域科技中介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技中介服务的生命力在于知识和信息,完善的信息服务平台是科技中介机构获取信息的重要保障。通过对武汉区域的调查研究,在分析了此区域科技中介信息服务网络化的发展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后,提出构建科技中介信息服务平台的设想,以将科技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合理利用,提高科技信息流通的效果与效率,从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更好地发挥科技中介的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大多数科技中介机构普遍存在服务能力提升难的问题,这也成为制约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文章以南京市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为案例,探讨了科技中介服务能力的内涵,对服务能力提升难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提案内容摘编科技中介机构属于科技服务体系,有助于降低创新成本,化解创新风险,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为企业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鼓励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提高服务企业能力。然而,目前科技中介机构整体服务  相似文献   

9.
刘伟  罗公利  边伟军 《山东经济》2008,24(5):151-155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域创新、成果转化与推动要素流动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山东省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基础与一定的实力,目前中介机构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发展水平不平衡、与区域科技中介服务需求不匹配、体制与运行机制落后、服务与经营水平不高、发展环境不完善等,本文提出了应从深化体制改革、进行机制创新、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中介活力、营造良好环境等方面来推动山东省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让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能迅速、完全、高效地发挥作用,必须要有完善的科技中介服务。科技中介服务是科技研究发明与生产的媒介和桥梁。优质的科技中介服务则来自于完善的科技中介机构,它是科技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信用评级中介机构不仅是科技金融中介机构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助推器。以中关村50指数最新股票池为研究对象,利用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K-means聚类分析等方法,统计整理金融创新视角下科技型上市企业Z值模型和信用评级标准,并验证文章所提出的Z值模型在深证科技100指数最新股票池的有效性。通过分析发现,Z模型关于科技型上市公司的信用评级结果具有一定参考性,但不具有持久性。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科技社团建设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教育必须适应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形势,努力营造张扬个性、崇尚创新的育人环境.实践证明,加强大学生科技社团建设能够有效地提升大学校园文化品位,促进学风建设,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动手能力,打造成才通道.作为与课堂教育比翼齐飞的大学创新教育模式,在新时期加强大学生科技社团建设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旨在使成渝地区成为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高校联盟科技创新是其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区域联合基金的设立对于高校开展基础研究,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和经济保障。通过分析成渝高校联盟科技创新的总体战略、产业战略和运行战略3个不同层次的内容,分别从战略协同、组织协同和资源协同3个维度,阐述高校联盟科技协同创新的总体战略和产业战略,以及从环境协同、项目研发、技术转移、成果辐射和一体化集群5个方面对其运行战略进行研究,为成渝高校联盟依托区域联合基金项目开展成渝特色优势产业基础研究领域的科技创新提供参考,助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需要相应的政策系统支撑。从我国目前的现状出发,根据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目标及其政策环境的构成要素,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政策效应包括对科技发展、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方面的考评。  相似文献   

15.
以促进科技创新为目标,以技术转移为突破点,分别对南京地区开展技术转移活动的高校、企业和中介机构进行调研,理清了南京市技术转移的现状,找出制约南京技术转移工作发展的关键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行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张洁 《科技和产业》2021,21(8):199-202
科技创新是实现发展的重要来源,财政政策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作用近年来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解读江苏省科技财政政策以及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科技财政投入现状进行总结,发现江苏省目前在财政投入规模、区域差异、对高研的财政支持以及推动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存在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农业科技现代化内涵的解析,从物质基础现代化、生产经营现代化、绿色循环持续化、农业从业者现代化4个方面构建农业科技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四川省为实证分析对象,采用熵值法对2015—2020年四川省农业科技现代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四川省农业科技现代化从起步阶段稳步提升到初步实现阶段,主要农产品优良品种覆盖率、高标准农田面积比重、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单位耕地面积农药施用量、禽畜粪污综合利用率、农膜回收率、高素质农民发展指数高于全国同期水平,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与全国同期水平持平,但有效灌溉率、农业投资强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数字农业发展水平、耕地流转率、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农村人力资本水平低于全国同期水平。为此,需通过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积极推进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形成激发创新创业的环境氛围,引导资金、科技、人才、信息等要素集聚,推进四川种业强省建设,弥补四川农业在节水灌溉、机械化、数字化、加工业等方面的发展短板。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促进作用是一个双向的有条件的过程 ,在教育中成功应用科技的前提条件是 :学校不仅要从宏观结构上 ,而且也要从微观组织上进行变化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Innovation and skills development require interactive capabilities to function effectively. Interactive capabilities mediate between skills supply and skills demand actors in an innovation system, and in the knowledge economy more broadly.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such interactive capabilities, and the manner in which they facilitate labour market alignment. Within a case-study focus on the Square Kilometre Array (SKA) telescope in South Africa, we investigate how organisational capabilities, structures, and mechanisms facilitate or constrain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KA and its network partners, including universities, firms, intermediaries, and a technical college. This illustrates how pockets of excellence within an unequal South African skills and innovation landscape were effectively connected in order to build a critical mass of skills and technologies that were highly competitive on the international stage. This shows how, in highly unequal developing countries, interactive capabilities form a lever for access to the glob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ronti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