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下,如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第一,必须给农民以产权,农民没有产权,是没有道理的。我们在农村调查发现,农民盖的房子不能抵押,不能转让,连出租都困难,我们就问:出租为什么难?答日:没产权。第二,教育资源配置一定要均衡。城乡学校差别这么大,农民受不到好的教育,学校差,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将分配领域的方针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转变成“效率与公平并重”,提高了“公平”的地位。为了践行“效率与公平并重”的收入分配方针,为了解决农民在失去土地后的权益保障问题.本文从法理学角度分阶段探讨了农民在失地前、失地中和失地后的权益受损状况。  相似文献   

3.
信息广角     
中国需第三次“解放农民”据中新社消息,中国著名国情研究专家、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中国需要进行第三次‘解放农民’的制度革命,以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城乡隔绝、对立、分离的不公平和不公正局面。”胡鞍钢指出,中国现在需要进行的第三次“解放农民”,就是使农民从土地、农村永久性解放出来。其最根本性的措施是消除城乡居民两种身份制度,使农民拥有与城市人口平等的发展机会和享受同等的公共服务水平,包括自由迁徒和自由居住权利、平等接受基础教育权利与职业培训机会;平等就业竞争机会和享有劳动保护权利…  相似文献   

4.
<正>土地是农民安身立命之本。但是,由于集体土地所有者——农民群体在中国属于弱势群体,对话地位低下,财产权利难维,加之土地相关法律法规不周延、不完善、不公平,执法不严格、不到位、不作为,使大量乱占滥用耕地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社会转型中农民对公平的诉求手段发生的转变是当代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客观基础。农民对公平的诉求手段由土地均分转向了国家统一的、普惠型的社会保障制度。在传统农业社会,农业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土地均分是保障农民公平的基本手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的相对收益逐渐降低,城乡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社会保障制度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可及性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农民仍在医疗保障体系以外,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整个社会发展进程。因此,政府有义务充分发挥在这一领域中的职责,进一步完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使农民享受到更广泛的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7.
对农业合作化时农民入社的土地、股金、农具折价款等应该怎么处理?我认为这个问题涉及到农民的权利,首先是应该承认这笔账,不认账不公平。  相似文献   

8.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采取了自愿参与的原则,遭受逆向选择问题的困扰。从患病概率和成本看,农民有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客观需求。影响农民参加新农合与否的关键因素不是支付能力,而是参与意愿。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包”的设计以及起付线、报销比例和封顶线上的规定过于严酷,影响了保障水平,从而打击了农民参与的积极性。而且,在现有的制度安排下,贫困地区或者同一地区中低收入的农户相对来说从“新农合”中获益较少,从而导致了社会不公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王健 《农村经济》2004,(10):55-57
本首先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说明城乡居民货币收入和实际收入差距扩大;其次,从农业生产特点、农业结构、农民素质和二元社会经济体制等方面,分析了农民来自农业收入低的原因;第三,分析了政府在城乡之间由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不公平,形成了当前的“三农”问题,使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为此必须实施制度创新,为农村、农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0.
农民增收进程中政府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农”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的热点和深化改革的难点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负担过重,收入过低。减负是增收的基本保障。从表面来看,农民负担过重问题是乡镇政府乱收费侵犯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实际上却是政府实行城市偏向或歧视农业和农民的国民收入分配政策的结果。所谓农民负担过重,其一重在农民负担不合理,农民承受着与其享受的公共产品不对等的沉重负担;其二重在城乡居民之间负担的不公平,在农民收入普遍低于城市居民的条件下,农民反而承受着比城市居民更重的税费负担;其三重在乡镇政府的乱收费上,而乡镇政府的乱收费是由于其为了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任务,而又财力紧张,只好把开支转嫁到农民身上造成的,也就是说,农民减负增收与政府行为的相关性非常大,解决农民减负增收的关键是优化政府行为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