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苹果在中国的"血汗工厂"遭到美国20万人签名抵制、知名品牌GUCCI在深圳的员工爆料遭遇非人性管理、美国机构泄露戴尔等企业在华二级代工工厂是"血汗工厂"  相似文献   

2.
胡新宇毕业于四川大学无线电系,2002年考上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继续攻读硕士,去年毕业后直接到深圳华为公司从事研发工作。今年5月,胡新宇因病毒性脑炎抢救无效死亡,年仅25岁。有舆论认为,胡新宇是华为“床垫文化”的牺牲品,他的不幸去世与他生前超大强度的劳动有关,当属“过劳死”。  相似文献   

3.
对于为数众多的以代工为主的中国企业来说,“血汗工厂”其实是相当普遍存在的,甚至比富士康差的企业也还多的是。也正是如此,但作为业界的“老大”,富士康“劳工门”事件才更让人揪心。  相似文献   

4.
秋风 《商界》2008,(6):152-152
2008年4月中旬,大学师生监察无良企业行动(SACOM)、香港浸会大学学生会及香港中文大学学生会发表《香港上市企业内地血汗工场报告》,公开指控玖龙纸业是“血汗工厂”。玖龙纸业老板张茵女士大怒,抨击SACOM是“不正常组织”、“无政府主义的不良组织”,其资金全部从欧洲过来,“他们就是想搞垮国内企业”。面对如此回应,舆论哗然。  相似文献   

5.
迈瑞是一家尚不太知名的中国企业。这家被称为“小华为”的深圳企业,是一家长势强劲、让国际同行不得不深切留意的企业。与华为、比亚迪一样,它也是国际巨头眼中的“门口的野蛮人”。这家企业的成长路径对于中国,甚至对于所有新兴市场的企业都具有相当典型的案例价值。  相似文献   

6.
《浙商》2008,(11):29-29
这段时间,一份由香港大学生作出的《2008年首季香港上市企业内地血汗工厂报告》让张茵的玖龙纸业陷入“血汗工厂”的是非当中。广东省总工会副主席孔祥鸿(编者注:孔祥鸿在“两会”期间曾表示,他愿意就新《劳动合同法》通过电视台和张茵进行PK)在4月26日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广东省总工会的初步调查结果显示,张茵的玖龙纸业存在管理问题,但还不是算是“血汗工厂”。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发展,公司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在社会中的作用越发重要.以泰罗为代表的管理学家以“科学管理”为旗帜,开始了对如何提高企业经营效率的研究.这种单纯以提高经营效率而不考虑员工作为“人”这一基本社会事实,应得到合理对待的管理思想在随后被批评修正.更多的管理学家提出要重视员工的心理需求,如X/Y理论、期望-保健理论等.同时,工会的发展也使得员工有了更多的资本与企业展开谈判,劳资双方处于一个相对平等的地位,资本主义发展早期的“血汗工厂”似乎已经成为历史.然而,富士康员工的连续跳楼事件却说明,虽然早期的“血汗工厂”已经不复存在,新形式的“血汗工厂”在经济转型期的中国依然存在,影响着数以十万计的员工和他们的家人.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从富士康员工接连数十起跳楼事件到渤海湾漏油和江苏省频发的生产事故,再到今天富士康遭苹果公司退货500万元,无疑暴露出中国企业的运营及管理漏洞。要使产业升级,增加企业长期收益,靠"血汗工厂"不能成功,靠雇佣童工不能成功,靠缩减企业必要支出也不能成功。只有导入先  相似文献   

9.
国内有好多家企业已经生产出、或传言要生产手机了,但是,中国最大的通讯企业深圳“华为”却至今没有动静。  相似文献   

10.
企业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一段时间,有两则关于企业和员工的报道特别引人注目:一则是“血汗工厂”。顾名思义“,血汗工厂”就是指那些工时很长、报酬很低,劳动强度很大、而劳动条件又极其恶劣,残酷压榨工人血汗的工厂。国庆节前夕,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就首先公布了20家这样的“血汗工厂”的名单。这些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地区,产业集中在建筑建材、纺织制鞋、电子产品和服务业上的“血汗工厂”,普遍存在严重超时加班、恶意拖欠工人工资、雇用童工等严重违反《劳动法》的现象,恶劣程度怵目惊心。另一则是“王斌余事件”。王斌余原本只是甘肃省的一个普通农民。17…  相似文献   

11.
胡新宇毕业于四川大学无线电系,2002年考上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继续攻读硕士,去年毕业后直接到深圳华为公司从事研发工作。今年5月,胡新宇因病毒性脑炎抢救无效死亡,年仅25岁。有舆论认为,胡新宇是华为“床垫文化”的牺牲品,他的不幸去世与他生前超大强度的劳动有关,当属“过劳死”。其实,一个人是不是“过度劳累致死”,从医学上很难鉴定。恐怕连认为胡新宇是“过劳死”的人也明白,胡新宇有可能是因过度劳累引发疾病致死,也有可能是单纯性患病致死。中国每年有多少人因“过劳”而死?恐怕难以统计。身居高位的人不管怎么死的,都属于操劳过度,无…  相似文献   

12.
接连发生悲剧的富士康,究竟是不是血汗工厂?在短短的5个月时间里,富士康多达12名员工选择了跳楼的方式结束生命,结果10死2伤。富士康到底怎么了?谁该为这些本来鲜活的生命买单?又是谁制造了这12次杯具,是社会,是富士康,还是员工自己?军事化管理的代工王富士康,真如人们所传闻的那样是血汗工厂吗?  相似文献   

13.
《三联竞争力》2008,(5):22-22
前有热热闹闹的富土康事件,后有喧嚣一时的戴尔、苹果iPod事件,“血汗工厂”在中国已经很难成为新闻,但当主角变成全球偶像型企业GE时,还是引起不少关注。  相似文献   

14.
书刊介绍     
《三联竞争力》2008,(5):77-80
实业立国: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枭雄罗成,战略战争成就王者,周凯旋传奇与传闻:东方广场鲜为人知的真相,创意工业:创业精神与创意精神的工业制造,李东生大赚未大赢:TCL跨越机会与能力的鸿沟,华为王朝:中国企业的“千亿之坎”……  相似文献   

15.
态度     
“要生存和发展,只能用在别人看来很‘傻’的办法,就是艰苦奋斗。创业初期形成的‘垫子文化’华为至今仍要坚持和传承。”——近日,华为公司内刊《华为人》上刊登文章,对此前“床垫文化”争论进行回应。有消息称该文作者是总裁任正非,但华为公司称为华为公司党委和人力资源委员会联合撰写  相似文献   

16.
《三联竞争力》2010,(9):52-75
富±康是什么?在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心目中,富土康就是单纯的零件组装生产线,是落后的“中国制造”的代表.是一个把工人当牛马的血汗工厂.是中国当下进行经济调整和转型所应当立刻抛弃的代工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一百五十年过去了,由英国原创的“血汗工厂”制度以及资本主义的罪恶,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成为痛苦的记忆。但进入新世纪以来,“血汗工厂”又重新在发展中国家,尤其在我们眼皮底下浮出了水面。沃尔玛围剿“血汗工厂”引发恐慌2004年2月9日,美国《华盛顿邮报》在头版报道沃尔玛  相似文献   

18.
企业文化是内部控制的灵魂,渗透于企业管理和执行的各个层面。本文以华为为例,从企业"狼性"文化及任正非的个人企业家精神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华为的企业文化,并对企业的管理实践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19.
西方国家有一个普遍承认的成本核算:即在健康管理投资1元钱,将来在医疗费用上可减少8至9元钱关于深圳华为25岁员工胡新宇"过劳死"的报道引发了人们对于企业员工健康管理的极大关注。华为是一家很出名的企业,也是一个发展相当快速的高科技企业。华为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有很成熟的经验,虽说有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试从博弈论的角度,对于跨国公司“血汗工厂”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分析跨国公司在这里面应该承担的责任,从而开拓解决跨国公司“血汗工厂”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