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随着中国葡萄酒行业在近几年的急速发展,行业内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激烈程度也进一步加剧。各个品牌企业要保持和提升现有消费者的忠诚度,抢夺竞争对手的目标消费群体进而挤占其市场份额,就需要与市场进行有效的沟通,此目的无非是要通过营销传播来实现。因此,葡萄酒品牌企业在制定一系列营销传播计划的过程中就须关注本身方案及其执行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葡萄酒曾经被人们广泛认为是一个进入门槛低、市场回报高的行业。2004年葡萄酒产量为36.73万千升,销售收入74.34亿元,实现利润8.45亿元,利税合计17.75亿元。据估计,中国葡萄酒行业将继续保持15%左右的年增长幅度。虽然国内红酒面临着对外和对内的双重压力,但是,国外葡萄酒只占据中国葡萄酒市场大约5%的份额,而且主要存在于高端市场。入关后,关税下调,国外葡萄酒企业可以依托其在资本、品牌、技术和营销等方面的优势来对中国市场进行逐渐渗透。而国内,众多业外资本的加入以及新锐品牌的强势出击,使得中低端市场价格竞争愈演愈烈,市场宣传和渠道维护费用飙升,这些因素都使行业领导者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从何处寻求突破,是摆在国产红酒巨头们面前的一个新挑战。本文通过几年来中国葡萄酒行业领军品牌的产品高端化的标志性事件,来探讨中国国产高端红酒的营销策略。[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在葡萄酒行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王朝葡萄酒公司面临新的政策与竞争环境。为了保持长久竞争力,王朝葡萄酒公司采用专卖店加盟与互联网直销两种营销模式,并将赛事营销、旅游营销与漫画营销应用于宣传当中。  相似文献   

4.
《江苏企业管理》2011,(2):42-42
工信部日前发布了《关于加快我国家用电器行业自主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15年,行业80%以上企业制订、实施明确的品牌战略:研发投入强度不低于3%.自主品牌出口比例不低于30%:培育一批在国内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自主品牌,形成三至五个在国际市场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优势自主品牌。  相似文献   

5.
一个企业是否拥有足够和适当的核心竞争力,是决定它能否赢得未来竞争的关键。根据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加里.哈梅尔(Gary.Hamel)在其《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的研究结论,一个善于利用优势并具有出色战略能力的企业,能够迅速地从某个行业的局外人转变为主要竞争者,甚至成为行业领导者。然而一个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又源于企业的DNA,  相似文献   

6.
2014年4月,《赢销葡萄酒:饮享成功的营销智慧》一书由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由国内知名葡萄酒营销学者唐文龙先生撰写,也是继《中国葡萄酒市场营销模式与品牌管理》和《中国葡萄酒文化》之后,作者的第三部行业研究著作。该书具有三个典型特点:(1)语言活泼,文字精炼。作者使用了较为轻松活泼的语言来论述中国葡萄酒行业的各种营销现象,文字简洁却又不失精炼。该书集通俗易懂与专业性强为一体,可读性强。(2)理念新颖,观点独到。书中,作者针对目前  相似文献   

7.
《企业与文化》2009,(1):24-25
秘诀之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跳出竞争找准市场,在细分市场中寻找空间。 1、发展民族工业,争创行业品牌:品牌是企业信誉、质量和竞争力的体现,是供应链体系的一面旗帜。在全球环境下,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经越来越多与品牌的竞争力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8.
秦邦建 《经营者》2005,(7):105-106
品牌竞争的核心是品牌价值的高下之争,如何提升品牌价值也就成为了品牌经营的关键。在品牌竞争时代,品牌价值的提高,有利于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站稳脚跟,有利于树立企业独特的个性,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中国名牌与世界名牌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为了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站稳脚跟。中国企业的品牌建设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9.
胡伟琦  朱天娇 《活力》2011,(2):120-120
在传媒竞争极为激烈的今天,广播媒体面临的不再是单一的行业竞争.而是更加严峻的挑战:传统的三大媒体的战争仍在不断地激烈地上演,新兴媒体如网络、手机等也在以其新进者的无畏和对新兴人群的吸引而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对三大传统媒体的生存提出了挑战。随着媒体经营者的市场经济意识、社会互动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现在是“媒体的品牌运作时代”。对于广播频率运营者来说,品牌就是一个支点,是广播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安雅心 《活力》2011,(15):52-52
《今日美国》资深记者凯文·曼尼在其著作《大媒体潮》中预测,21世纪的媒体品牌将成为激烈的战场.无论是同类媒体品牌之间的竞争.还是新兴媒体品牌对传统媒体品牌资源的争夺,都将会使媒体市场更加不平静。也就是说媒体市场竞争已逐渐成为品牌的较量。党报要想真成为全社会的主流媒体.保持其竞争力。就必须发挥其品牌优势,加强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11.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无论是国与国之间还是地区与地区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无论是国家与地区的竞争力还是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到了一定的阶段.品牌竞争力就成为竞争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经营者》2008,(13)
《跨界》是一本改变思维方式的书,是一份有能力改变竞争格局、扭转企业命运的研究报告。跨界(CROSSOVER),正成为当今世界传媒的热词被反复提及,在不同的行业问被不断地实践,同时也日益成为全球化时代的一种潮流。跨界,指突破原有行业惯例、通过嫁接外行业价值或全面创新而实现价值跨越的企业/品牌行为,它能让一个企业通过转换生存空间而大放异彩,能让一个品牌在相对极短的时间内超越竞争对手迈上行业巅峰。  相似文献   

13.
近20年来,我国建立了一系列葡萄酒标准体系。1984年,原国家轻工部颁布了第一个葡萄酒产品标准——《葡萄酒及其试验方法》。1994年国家质检部门为规范行业发展,制定了一个高水平的国家标准,这个标准基本与国际标准接轨。但考虑到大部分厂家当时“达标”很困难,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又出台了一个行业标准。多年来,葡萄酒也就采用“双轨制”进行生产和销售:全汁酒和非全汁酒。加入WTO后,葡萄酒标准落后问题更加凸显,致使葡萄酒企业之间的竞争,在某种意义上说已是标准的较量。  相似文献   

14.
行业研究在公司价值分析的作用主是为公司价值分析长眼:以行业的眼光去判断公司,去发现投资价值和投资机会。企业和所在行业之间的关系是点和点所在面的关系,企业的价值取决于企业的现在和未来收益,而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行业内企业现在和未来收益,行业经营的基本特征和规律.则是行业内企业经营所必须遵循的.同时它也能标示行业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行业内企业竞争优势的着重点。  相似文献   

15.
国际市场竞争已经跨越了产品竞争阶段,进入了品牌竞争时代。一个地区是否拥有国际驰名品牌,拥有多少国际驰名品牌,已成为该地区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标志。晋江市民营企业要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适应品牌竞争时代的要求,开展品牌营销,创出中国的世界名牌。  相似文献   

16.
新华 《科技与企业》2011,(10):17-18
21世纪,全球已进入品牌国际化的竞争时代,品牌已成为一种新的国际语言进入到全世界的千家万户,其作用也日益突出,在这个品牌竞天下的营销时代,品牌竞争力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塑造良好的品牌,培育和提升品牌竞争力成为当今企业重要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7.
邓勇兵 《经营者》2004,(3):152-154
受多种法律法规的限制,中国烟草企业的品牌创建落后于其他行业。随着近年来烟草行业竞争的加剧,以及国外烟草品牌的进入,中国烟草品牌的创建工作显得相当迫切。当前中国烟草企业所面临的形势是:国外香烟品牌大军压境,国内香烟品牌较低水平的竞争加剧。如何在这样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中迅速树立品牌形象、确立市场地位呢?这就需要一个好的品牌创建思路。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品牌建设,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企业品牌能够令其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使其获得更多生存和发展的机会。本文基于2015-2020年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的相关数据,采用分组回归和加入交叉变量等方法,实证检验技术创新和营销活动对品牌价值的影响。结果发现:技术创新和营销活动能够显著影响企业的品牌价值,但影响效应的大小程度受企业品牌级别和行业竞争环境的调节,且技术创新对品牌价值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因此,本文结合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从加大研发投入以构建技术壁垒、重视竞争环境以契合发展路径等方面提出了提升企业品牌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迈克尔&;#183;波特认为,一个行业的激烈竞争源自于行业的内在经济结构。行业中的竞争不仅仅是在原有的竞争对手之间进行,而更主要是由行业中存在的五种基本竞争力量(潜在的加入者、替代品的威胁、购买者的议价能力、供应者的议价能力以及现有的竞争者)相互抗衡,动态地决定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决定着行业中的最终利润潜力。  相似文献   

20.
蹇蕾 《企业研究》2007,(5):69-69
在政策性行为与市场性行为相结合的背景下.品牌战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行业的总体竞争力。而工作重点之一——品牌培育.则关系着品牌的顺利过渡、市场的稳定运行。以下笔者将结合实际情况.利用现有的网络功能和合理的营销手段.浅谈营销人员的品牌培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