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吴玲玲 《经济师》2000,(10):39-40
1998年 ,财政部在新颁布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中要求境外上市公司、香港上市公司、在境内发行外资股公司中期期末或年度终了计提坏账准备 ,存货跌价准备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以下简称“四项准备”)。 1999年 ,财政部又在“新制度”补充规定中要求所有股份有限公司必须计提“四项准备”,由原先自愿披露改为强制披露的方式。财政部这一举措表明我国在逐步规范财务报告的进程中 ,日益重视资产价值的实际状况 ,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与信息披露为人们所关注。但是 ,这一“四项准备”规定采取了“一刀…  相似文献   

2.
“四项计提”是指对企业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包活对存货跌价损失、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坏账准备的提取。它是会计核算中稳健性原则的具体体现和成本与市价孰低计价法的具体运用。自1998年1月1日财政部颁布实施《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以来,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规定,对该制度的完善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其中以财会字[1999]35号文发布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有关会计处理问题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对有关资产减值准备的实施范围等会计处理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求所有上市公司计提四项准…  相似文献   

3.
新《企业会计准则》相对于旧准则有了较大的改进和完善,并首次在《企业会计准则》中制订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将"资产减值"作为一个单独的会计准则进行列示,完整给出了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时间与计量方法,明确规范了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确认、计量与披露等具体问题。虽新的资产减值准则在一定程度上将有效地遏制利用资产减值准备随意操纵利润的行为,但是由于我国会计实践工作中缺乏会计信息、价格市场机制等,资产减值的确认及计量仍需大量的会计估计,这仍可能被一些作为管理当局盈余管理的动机。本文指出了我国新的资产减值准则在实务计提运用中的存在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如何完善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企业资产减值核算涉及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首先明确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范范围,在此基础上,分别对有关减值测算时的可收回金额、资产升值、总部资产减值损失的会计处理及商誉减值等进行了阐述和分析,进而提出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正式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在我国的会计规范中第一次采用了与国际主要会计规范一致的做法,将原来我国会计规范中分散表述的资产减值规则集中为一个系统的会计规范;并在资产减值的范围、认定、披露等内容上基本采用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做法.本文就目前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的时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理论和技术层面分析构建资产减值规范体系的"纯具体准则模式"和"资产减值准则与相关具体准则相协调的模式",从会计标准的一次性制定、后续修订完善和体系构建,以及管理惯例、监管施行的成本与成效等角度分析两种模式的利弊,认为最节约资源的模式当属我国目前采用的"资产减值准则与相关具体准则相协调的模式"。五年来的实施效果表明,该模式符合系统论的思想和管理惯例,有利于促进各相关具体会计准则之间的协调一致,进一步提高了法律法规的可检索性和执行力。《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颁布,标志着我国资产减值规范体系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  相似文献   

7.
施巧灵 《当代经济》2010,(10):102-103
正确处理资产减值问题有利于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资产的价值,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对资产减值的规定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本文从我国资产减值准则改革的动因出发,对新准则中资产减值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新的资产减值准则仍存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韩瑞红 《经济师》2008,(9):177-178
新资产减值会计准则与现行准则相比,新准则在适用范围、确认标准、计量方法、减值转回及信息披露等方面作了较大的改进和完善。文章从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出发,分析了目前资产减值准备金提取的现状,结合财政部出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准则,首先分析了资产减值会计的原因及其确认标准;进而探讨了固定资产和商誉减值等资产的确认、计量及实务操作,从中引出资产组的操作,计算确认减值损失;最后对资产减值的披露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的资产减值现象频繁发生。2006年第8号准则《资产减值》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我国的资产减值会计规范正趋于完善。本文对资产减值会计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探讨,继而研究新会计准则在资产减值确认、计量方面的相关内容,这是资产减值会计的核心问题。此外,本文还在完善资产减值会计实务应用上给出了一些合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进入二十一世纪,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企业普遍存在高估资产价值的现象,财务报告中的资产泡沫严重影响了信息使用者的正确决策,降低了公司的可信度,同时给经济发展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为了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向现实和潜在的投资者提供决策相关信息,资产减值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资产减值会计成为当前各国会计的热点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1.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这一规定的提出有其存在的理由,也有值得推敲的地方。本文将从辩证的角度一分为二的论其合理性与不合理性。通过本文的思考,笔者认为应该允许资产减值损失在一定条件下予以转回。  相似文献   

12.
吴江龙 《经济师》2005,(6):211-212
文章阐述了资产减值会计理论的起点,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现状,分析了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资产减值确认、计量与信息披露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3.
庞雪  李长福 《新经济》2014,(14):58-59
资产减值会计是企业在进行资产计量中的一种更加稳健的会计方式,以资产减值会计的方法进行企业资产计量能够有效的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给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加真实的经营数据依靠,便于企业进行更加科学的决策和经营。本文主要分析了企业资产减值会计的概念、与传统会计方法的比较、实施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经济效果,并且针对我国的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做出评价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资产减值会计在我国已有十几年的历史,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提高了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2006年2月颁布了新会计准则,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会计信息的新概念,并实现了与国际惯例的趋同.在信息披露方面更加规范,必将有助与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增强投资者的信心,有利于社会公众做出理性决策,从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郭颖 《时代经贸》2008,6(5):182-183
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是在充分考虑到我国国情和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环境下出台的一项新准则。本文评述了新准则的主要突破,并通过分析了新资产减值准则对上市公司的各方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会计信息需求逐渐多元化,上市公司将资产减值准备演化为操纵利润的手段,使得会计数据信息丧失其真实可靠性.为了遏制此种现象,保证会计数据资料的真实性,加强监督管理,维持市场经济秩序,文章重点分析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操纵利润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为适应会计形势变化,资产减值准备的相关政策和法规陆续出台:1998年1月财政部颁布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首次规定上市公司计提“四项资产减值准备”;2001年12月29日,财政部印发的财会字[2000]25号文《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制度的通知》中,将计提减值的资产扩大到八项。在会计准则、制度及其相关的政策、法规中不乏我们目前还感到比较陌生的东西,各上市公司在年报的制作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令人感到困惑的问题。加之企业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给我们会计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课题。  相似文献   

18.
财政部于2000年末发布了《企业会计制度》,扩大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范围,要求对所有不符合资产定义的不实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即不仅要求对短期投资、应收款项、存货和长期投资计提减值准备,而且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也纳入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范围,并具体列示了这三类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参考性条件。此外,《企业会计制度》新增了委托贷款这项业务内容,规定应视  相似文献   

19.
合理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对于企业规避风险、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着重要作用。而近年来,我国企业对资产减值进行核算时,在减值迹象的判断、可收回金额的估计、资产组的划分、资产减值的转回及资产减值核算的内控制度等方面存在着严重问题,使得企业利用资产减值核算来操纵利润,提供虚假信息。文章对此进行了客观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张娣  汪冰客 《时代经贸》2007,5(11Z):193-193,195
本文首先对盈余管理进行了解析,然后分析了进行盈余管理的途径,进而从这些途径出发来遏制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