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出口商品复验制度,是我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一项重要制度。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央人民政府在1951年制定的《商品检验暂行条例》就规定,"报验人对商品检验局检验结果如有异议,得请求复验。"此后,复验制度作为一项处理对外贸易关系人检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我国的对外贸易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作为对外贸易重要法律的《对外贸易法》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制定出来,这种状况不利于为我国对外贸易事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和有效的法律保障。随着我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深化和对外贸易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我国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需要,制定我国的《对外贸易法》就显得更为迫切的必要。  相似文献   

3.
<正>2021年12月31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联合公告2021年第48号,公布了《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出口许可证管理目录(2022年)》。本文梳理了目录变化调整情况,并对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出口部分规定要点作简要介绍。管理规定概述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出口管理指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等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实施管制的物项和技术,实行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出口许可证管理,海关依法对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出口管理货物实施监管。  相似文献   

4.
机遇与挑战──写在《公司法》施行之际周石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于7月1日施行了。这标志着我国企业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揭开了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新篇章。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公司法》的出台与施行,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我们工商行政管理...  相似文献   

5.
几十年来,我国政府主管商贸业的行政机构几经变动,时分时合,不断调整,是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情况相适应的。建国初期,中央人民政府下设贸易部统管国营、私营商业和对外贸易,另有供销合作总社负责管理农村商业。 1952年底随着对外进出口贸易发展,中央贸易部一分为二,组建了对外贸易部和商业部两个机构,分别管理对外贸易和国内商业。为了专门管理粮食这种特殊商品的计划调拨和销售,随后又成立了粮食部。这样,除对外贸易部外,主管国内商品流通的行政管理机构有三个部门:商业部、粮食部和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后来又成立了专管生…  相似文献   

6.
近日,由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颁布的《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出口许可证管理办法》正式实施。该办法依据《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核出口管制条例》、《核两用品及相关技术出口管制条例》、《导弹及相关物项和技术出口管制条例》、《生物两用品及相关设备和技术出口管制条例》、《有关化学品及相关设备和技术出口管制办法》、《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等国家进出口管制法规制定。该办法是在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综合国力逐步增强的形势下,进一步规范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出口管理的一部重要规章,对建立健全国家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出口管制体系和制度,  相似文献   

7.
近代以来,我国实施的对外贸易政策不断创新,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不断涌进,我国对外贸易政策范围逐渐扩大,对外贸易管制制度的内容也在逐步扩大。通过分析中国对外贸易制度的历史性,如何更好利用对外贸易制度,以及对外贸易制度的存在给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更好的诠释了中国实行对外贸易制度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远宁 《大经贸》2008,(6):53-53
4月7日,为促进对外贸易健康发展,贯彻国家产业政策,维护市场秩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有关部门发布了新的《机电产品进口管理办法》(商务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令2008年第7号,以下简称《办法》)。  相似文献   

9.
进出口许可证制度是世界各国管理对外贸易所普遍采用的一种重要的行政手段。通过分析我国进出口许可证制度的现状、作用和特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进出口许可证制度改革的方向,以更好地维护外贸经营秩序、监督市场的正常运行、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和经济安全,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出口许可证管理办法》(商务部、海关总署2005年第29号令,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对建立健全国家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出口管制体系和制度,规范两用物项和技术的进出口秩序,维护我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树立我国负责任的国际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邢梅  李红岩 《商》2013,(16):65-65
自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2005年进出口总值达14224.4亿美元,外贸依存度超过70%。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汇率制度在对外贸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汇率制度的改革又在正反两方面影响着一国的进出口贸易。现代企业面临着汇率改革带来的风险和机遇,相应做出了最有利的反应,采取了有效的措施以应对汇率制度的不断革新。  相似文献   

12.
邢梅  李红岩 《商》2013,(15):398-398
自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2005年进出口总值达14224.4亿美元,外贸依存度超过70%。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汇率制度在对外贸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汇率制度的改革又在正反两方面影响着一国的进出口贸易。现代企业面临着汇率改革带来的风险和机遇,相应做出了最有利的反应,采取了有效的措施以应对汇率制度的不断革新。  相似文献   

13.
2007年6月起施行的《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全面、系统规范行政机关公务员行为的重要法规,为依法开展公务员纪律惩戒工作,实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与苏联的贸易已经历了三十多个年头。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前,当时全国尚未全部解放,在毗邻苏联的我国东北解放区就已经开始与苏联进行了部分的进出口贸易。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建国后,中苏两国的贸易走上了正轨的道路,我国政府在中央人民政府贸易部内成立了对外贸易司,统一领导全国对外贸易工作。建国初期,由于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政策,中苏之间的贸易是当时  相似文献   

15.
<正> 第一条为促进对外贸易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以下简称《外贸法》)第九条的有关规定,制订本办法。第二条从事货物进出口或者技术进出口的对外贸易经营者,应当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以下简称商务部)或商务部委托的机构办理备案登记;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和商务部规定不需要备案登记的除外。对外贸易经营者未按照本办法办理备案登记的,海关不予办理进出口的报关验放手续。第三条商务部是全国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工作的主管部门。  相似文献   

16.
2005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货物原产地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我国出台的第一部进出口货物完全统一的、与国际接轨的货物原产地行政法规。《条例》的实施,对我国加强原产地管理,提高原产地管理科学化、法制化水平,发挥原产地规则在国家实施贸易措  相似文献   

17.
背景资料     
金茂 《新商务》2003,(9):49-49
为进一步完善出口收汇管理,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了新的《出口收汇核销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现行出口收汇核销制度进行了改革。《办法》自2003年10月1日开始施行。新的《出口收汇核销管理办法》规定。  相似文献   

18.
新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货物商品归类管理规定》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系统阐明了归类工作制度的法律地位,弥补了部分商品归类制度在法规上的缺陷,进而提升了现有归类体系的法律层次。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际社会地位日益提升,同样,会计环境发生了重大变迁,会计制度及会计准则随之建立并不断演变发展。在我国会计改革过程中,影响较大的是《企业会计制度》和新《企业会计准则》,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会计体系建设,提高了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和财务报告的有效性,并实现与国际会计接轨和趋同。笔者作为公司财务管理人员,经过了系统的培训学习后,被当地财政局培训中心聘请讲授过《企业会计制度》和新《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内容。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分阶段介绍新中国成立后会计制度的发展和改革历程,将这两次重大变革作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内容重点做详细说明,重点论述企业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框架内容,并提出企业应对会计改革的具体措施,对企业会计处理起到规范性指导作用,以适应会计制度不断变化的管理要求。  相似文献   

20.
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已三十五周年了。在这举国欢庆的日子里,回顾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光辉历程,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克服缺点,继往开来,这对我们打开对外贸易工作新局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新中国的对外贸易是在我国人民革命胜利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解放前,我国的对外贸易依附于帝国主义,是半殖民地性质的,完全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解放后,我们废除了帝国主义在我国的一切特权,实行了对外贸易统制,把对外贸易的独立自主权掌握在人民的手中。同时我们没收了官僚资本的进出口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