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合同订立是合同履行的前提,订立合同时考虑周到。有利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减少纠纷发生,订立合同时当事人应注意的有关问题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合同的订立、成立和生效是三个不同的概念,但在理论上与实践中常常被人们混淆,造成纠纷和损失.合同的订立是当事人之间达成协议的过程;合同的成立是当事人达成协议的结果;合同的生效是已成立的合同在当事人之间产生了一定的法律拘束力.这三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按照<合同法>的规范要求厘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合同法>的正确实施,有利于合同交易的顺畅.  相似文献   

3.
合同误区与合同陷阱均非法律术语,二者是在实践中被总结出来的俗称用语。对二者的区分比较,有助于分清是非,保护自己,避免损失。一、概念与特征比较(一)、合同误区的概念与特征合同误区又称合同订立误区,指订立合同一方或双方当事人由于凭主观臆断或无知忽视了法律明文规定的合同成立或合同生效要件,致使合同不能成立或不能生效的订立合同的行为。  相似文献   

4.
在解释合同时,总是试图符合合同当事人订立合同时的主观意愿.探究当事人真实意思,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主观意思主义,另一种是客观意思主义.而现在的一般倾向是:要求有证据来证明主观愿望.在对合同进行解释时,起统领作用的还是公平和效率原则.  相似文献   

5.
博弈是社会活动以对策为核心的主体、资源、目标、规则诸要素的统一;合同是一种以意思表示为核心的法律行为。合同麻立过程中的意思表示犹如博弈中的对策;合同订立的过程亦即合同双方当事人相互作出意思表示的过程,是一种博弈;至于合同本身-合同的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结果,等于博弈的结局。作为社会活动,博弈必须遵循事先确定的规则,其结局才能被社会认同。作为一种博弈,合同在订立的过程中,也必须按照既定的规则进行,才能被认为公正,从而生效。  相似文献   

6.
五、技术开发合同 技术开发合同是指当事人之间就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或新材料及其系统的研究开发所订立的合同.包括委托开发合同和合作开发公司。  相似文献   

7.
EDI合同的若干法律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DI合同是一种其他形式的合同,不宜将其归入书面形式,但应肯定其法律效力;立法应肯定电子签名与传统的签名、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EDI合同的订立虽然通过计算机按既定程序来完成,但无需通过从法律上赋予计算拟制人格来确定其有效性,而应通过将对计算机拥有最后支配权的人视为由其同意发出要约和承诺从而肯定其有效性;对合同订立中要约能否撤回、撤销及承诺能否撤回的问题应由当事人约定解决,无约定的,应按事实上不  相似文献   

8.
委托作品的权利归属与权利冲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若当事人未约定委托作品作权的归属,作权依法归受托人享有,委托人则依订立合同的特定目的而享有使用作品的权利。若当事人未约定作品的具体使用方式。在受托人与委托人之间就有可能产生权利冲突。权利冲突应依公平原则解决,既要保护受托人的作权,又要肯定委托人有权依订立合同的目的使用作品,这意味着受托人的作权和委托人使用作品的权利都要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相似文献   

9.
电子合同中的格式条款是对传统民法契约自由的极大悖反,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订,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目前,电子合同中的格式条款存在法律效力、消费者权益受侵害、垄断、拆封合同、网上点击合同等问题.规制电子合同中的格式条款应采取立法规范、司法规制、行政控制、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等措施.  相似文献   

10.
恶意串通的合同,也即当事人通谋所订立的合同,损害了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本文从分析恶意串通合同的概念、特点,构成要件,以及恶意串通导致合同无效的法理基础来对其进行系统分析。实践中恶意串通的例子很多,笔者认为并非每个都该归入无效合同的范畴,应因个案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