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截止到90年代中期,香港资本在珠江三角洲的投资,尤其是中、小规模制造业的大规模北移是非常成功的。一方面这些制造业转向低生产成本的珠江三角洲,保障了香港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使其进出口贸易额和整体经济保持了相当高的增长率;另一方面,大量的香港资本的投入,在短短15年间推动了珠江三角洲广大的农村地区向工业化迈进,使其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了重大改变,制造业无论是产值或是出口值都远超过原先占主导地位的农业。香港投资已成为珠江三角洲过去15年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并促使珠江三角洲由传统农业地区转变为迅速城市化的城镇密集区。  相似文献   

2.
陈达明 《特区经济》1997,(11):43-43
<正>香港制造业萎缩了吗? 香港制造业生产工序北移后,呈现一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观:据统计,1992年至1993年,香港有6200家厂商,被划为“服务业”,这些厂商留港的49000个员工,被划为服务工人,香港厂商慢慢同贸易商融为一体;香港制造业厂商留港进行设计、销售、管理等高增值部分,慢慢地从劳动密集转向知识密集,成为香港经济转型的组成部分,制造业厂商成了两栖的“商人厂家”。  相似文献   

3.
制造业是香港经济的一大支柱,在香港本地生产总值中长期雄居首位。然而80年代以来香港经济一直处在由以制造业和出口贸易为主,转向以服务业为主的结构转型过程中,随着大批工厂的内迁北移及邻近地区竞争力的增强,制造业在香港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下降,香港“工业空心化”,香港工业  相似文献   

4.
结构转型与香港的产业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背景香港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至90年代近20年的时间里,经历了一个全面的结构转型。转型的推动因素主要为:一是由于中国内地开放,在劳动力、土地和税收成本方面,香港与珠江三角洲近邻地区相差巨大,而香港的法律、经济制度和服务业却可同时提供给近邻地区的外资企业,服务的范围覆盖超越香港,扩及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香港的制造业开始出走,在90年代中期,绝大部分已转移至珠江三角洲和内地其它地方。二是由于转移内地的制造业所产生的巨大利润返回或滞留在香港(香港取得海外订单,内地生产),内地开放初期的非法资金流入(包括走私和各种…  相似文献   

5.
六、七十年代,香港经济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制造业.由于土地成本很高,香港的制造业大多属于可以在多层工厂大厦内操作经营的轻型工业,主要有纺织、服装、玩具、塑胶、钟表、珠宝及人造饰物、电子业等.由于土地、环保、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并由于祖国大陆的改革开放,近十几年来,香港的制造业大量北移入珠江三角洲及华南其他地区,香港与华南地区形成"前店后厂"的格局.1970年,制造业占香港生产总值的31%;至1995年,制造业仅占香港生产总值的9%.与此同时,服务业比重则大幅上升,贸易、金融等广义服务业占香港生产总值的比重已高达83%,香港经济已成为全球服务业比重最高的经济体系之一.  相似文献   

6.
一、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 (一)自发调整——香港制造业大规模北移后无奈却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一、香港经济的特点与当前境况香港是世界著名的商业贸易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其经济特点是:1、高度外向的大都市经济。商品和服务贸易总值超过本地生产总值的2.5倍。2、服务型的经济。全部服务行业的产值占  相似文献   

8.
香港并非福利社会,工人失业并无保障。在过去10多年,制造业纷纷北移,令大枇工人失业;另一方面,第三产业发展迅速,这批失业者未能适应经济转型,故出现“有工无人做,有人无工做”的情况。再加上港府未能在早年针对经济转型而作好准备,导致今天劳资双方出现敌对局面。  相似文献   

9.
香港产业结构的建立必须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如果强求贸易或服务业与本土制造业平衡发展,将制约香港经济的发展和优势的发挥,而建立以服务业为主导,轻型化高科技制造业相应发展的产业结构将更有利于今后经济的繁荣。 香港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的新时期。有人认为香港“经济结构转向以服务业为主导”;是“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或是“从以出口带动并以制造业为主的体系向以港口带动并以服务业为主的体系的转型”。但是,翻开香港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在香港任何一个历史发展阶段中,制造业从未占居过主导地位。自香港成为自由港以后,其经济结构模式从来都是以服务业为主。因此,对现阶段香港经济结构转型应如何界定,很值得深讨。  相似文献   

10.
李晓华 《改革》2021,(10):72-83
20世纪80年代以来,制造业呈现明显的服务化转型趋势,制造企业基于研发、制造产品的能力而提供增值服务愈发普遍,我国也将服务型制造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服务型制造的发展受到用户信息、生产成本、服务人才、运行数据等方面的限制,新一代数字技术使制造业在连接、数据、算法和算力、加工制造能力等方面显著增强,为服务型制造的发展扫平了障碍.在新一代数字技术的支撑下,制造企业在服务化转型中向用户提供的服务从基于能力的服务向基于数据的服务拓展.软件定义推动增值服务的产品化,使制造企业的服务型制造活动得以实现规模化提供,极大地拓展了服务型制造发展的空间.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上,我国应发挥制造业规模大、门类全、场景丰富、数字经济发达的优势,在强化制造技术、能力从而提供基于能力的服务的基础上,更好地发展基于数据的服务,并推动从制造服务化迈向服务产品化.  相似文献   

11.
对香港经济转型中制造业发展路向的探讨蔡秀玲(福建师大经济研究所讲师,福州350007)八十年代以来,香港经济由以制造业和出口贸易为主导向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结构转型。据资料显示,香港制造业在本地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由1984年的24.3%降至1995年的...  相似文献   

12.
编读往来     
《浙江经济》2009,(17):2-2
【上一期】当经济发展到工业化中后期时,经济形态将由生产型经济转向服务型经济,现代服务业最终将成为经济主导产业。经历了一场金融危机,在浙江,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成为必然之势,服务业的转型与提升更是成为下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3.
珠三角经济合作中“港主服务业”为的是发挥香港服务业优势,实现粤港产业共赢。香港应发挥与广东制造业的互补优势,重点发展:为广东工业服务的专业服务业,为广东出口贸易服务的国际贸易业和物流业,以香港为中心的、以大珠江三角洲为半径的旅游业。香港无法或不宜发展:劳动密集型生产服务业、与广东制造业配套的生活服务业、广东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生产服务业、香港没有竞争力的或与珠三角没有互补关系的生产服务业。“粤主制造业”,不等于“穗主制造业”,广州仍应把第三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点来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 80年代初以来,香港经济一直处于由以制造业和出口贸易为主转向以服务业为主的结构转型过程中。香港经济转型中最突出、最令人关注的变化,是数万家厂商把劳动密集型生产工序和生产线以及上千亿的工业投资陆续潮水般地迁移和倾泻在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南中国地区,而其自身的制造业则逐渐走向萎缩和衰落。1994年与1980年比较,香港的工厂数目从近5万家减为3万多家,制造业雇员从近90万减为40多万,制造业在本地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从23.7%降为约10%。尤其进入90年代后,不仅增长停滞和相对下降,还出现了绝对下降,若剔除价格因素,制造业生产总额和本地产品出口值实际上连年都是负增长。 香港工业的起飞和成为世界级的轻纺产品加工制造中心,曾经为东方之珠增添无限的荣耀。而今制造业的萎缩和衰落则不能不引起香港社会各界的震动,由此引发了一场又一场的讨论。讨论的问题可归结为二:一是香港还要不要制造业?是让它衰落下去,还是积极寻求其发展新途径?二是如何发展香港制造业?是走高增值之路,还是走高科技之路? 一、旧工业模式的衰落不等于工业发展无路可走 不论持有何种看法或观点,都不能不面对香港制造业萎缩和衰落的现实,都不能不承认原有的生产厂家在香港高成本环境下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问题在于:?  相似文献   

15.
李菲 《沪港经济》2014,(10):50-51
正上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香港经济步入黄金时代,逐渐由传统加工贸易经济,转向以第三产业为主的服务型经济。工业北移后,大量工厂大厦被腾出空间,这些工厦使用率越来越低,外观渐趋残旧,既影响市容,又阻碍小区发展。但碍于城规会的用地限制,这些工厦不能随意改变用途,于是变得拆也不是,不拆也不是,造成一种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16.
70年代的香港经济,主要是由工业带动,由于生产成本十分低廉,因此香港制造的产品当时以价廉物美见称。到了80年代,由于香港制造业大量北移,因此本港经济亦逐步进入服务业时代。直到近年,随着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多次强调发展高科技对香港经济的重要性,发展高科技事业已变成了21世纪香港经济的主流方向,而事实上,香港在发展高科技方面亦具备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港澳文摘     
香港必须留住制造业 由于受经济结构转型的影响,制造业厂商近年颇多远离香港。香港有没有必要、有没有可能留住制造业?作为香港最大工业团体负责人,梁钦荣的回答毫不含糊:香港经济需要工业,香港必须留住制造业。 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员逾3700家,是香港最大的工业团体。会长梁钦荣在接受本社记者专访时指出,香港经济需要工业,香港的社会稳定也需要工业。他认为今天的香港经济虽然已进入多元化时代,香港制造业也正在呈现萎缩,但是工业仍然是香港重要的经济基础之一。一是香港工业产品进出口  相似文献   

18.
<正>加快推进宁波制造与服务相向发展、融合创新,进一步扩大宁波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领先优势和未来潜力服务型制造是融服务于制造的产业形态,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重要方向,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宁波作为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推动传统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是加快建设国际领先、国内一流制造业强市和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的重要抓手。本文以制造业服务“投入—产出”为主线,分析宁波服务型制造发展问题,提出宁波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的思路建议,为进一步谋划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香港制造业的发展、问题与对策思考香港华闽公司许卓松制造业曾在香港的经济发展中辉煌十载,成为香港经济的支柱之一。至八十年代初,随着香港经济结构的转型制造业大举北迁内地,从此风光不在,但对香港整体经济的发展仍起着重大作用,并仍是香港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服务业...  相似文献   

20.
香港近年来的制造业绝大部分都转移到大陆生产,随着工业的外移,转口比重的上升,贸易及服务行业,渐渐成为香港的经济支柱。现时香港的服务行业,已经占了香港经济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七十六,并且还吸收了由制造业转职过来的三十五万劳工。故服务行业,不但可以帮助解决部分失业问题,还可以提高就业质素,及培植专业人士。不过其中当然还需要一段长时间的培训及适当的在职教育。现时内地的沿海城市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已经有了一定的工业基础。但很多时除了硬件之外,还需要软件的配合。例如要发展商业,最重要的除了商业楼宇的建造外,还需要具备适当的商户及管理的条件。外商往往很高兴看见大陆的大城市商宇林立,但一旦租了写字间,便发觉大厦的管理不能与现代化的办公大楼相配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