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2000年我国 经济增长的乐观气氛较浓 1、国际经济形势趋于乐观 亚洲经济继续回升,日本、韩国和香港经济都有明显好转,日元升值;美国经济继续繁荣。美国经济的隐患是:逆差3000亿美元,私人债务占个人收入的98%;消费率太高;有通货膨胀压力;如果提高利率则可能使股票市场下挫。一般认为美国股票指数可能下挫30%,但是不会影响实质经济;美元已经高估20%,可能缓慢贬值;欧洲联盟经济将会走强;国际经济将保持增长。 2、涉外经济将带动经济增长 由于美元开始贬值,中国的出口有所恢复,人民币名义汇率在2000…  相似文献   

2.
李斌 《新财经》2014,(2):28-29
对于2014年中国经济的预测,市场比较悲观,平均预测是7.5%,但我们预计2014年GDP增长8.6%。德意志银行对中国经济的前景持乐观态度,中国GDP增长将延续2013年下半年的复苏势头,在2014年上升至8.6%。但在经济复苏过程中,也不能忽视来自于外部和内部的各种风险。  相似文献   

3.
观点     
《沪港经济》2005,(4):8-9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指出: 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五种因素 陈东琪近日表示,今年中国经济的发展态势如何,诸 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至关重要。其中主要有5种不确定因 素:1、美元贬值。2004年美元贬值了30%,如果继续 贬值,必将对中国经济产生较大影响;2、国际油价。中 国经济对石油的依赖度逐年加大,如果石油价格继续上 涨,将影响中国经济的增长,但国际油价有止升下跌的趋  相似文献   

4.
时至今日,谁也无法否认,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获得巨大成功与积极利用外资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我国对外出口的稳定增长,生产技术水平的日益提高,劳动就业机会的逐渐增多,国民经济结构的不断改善,外国直接投资在其中功不可没。尤其是90年代以来,外商对华直接投资更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同时也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毫无疑问,外资能给中国经济注入生机与活力,但我们不能盲目乐观,以为外资多多益善,一旦外资进入国门,经济腾飞便指日可持.更不能急功近利,对外资的负面影响视而不见。由于外商投资目标与我国引资目标客观上的…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投资和出口是中国内地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00年以来,内地经济增长平均每年14.3%,其中56.6%由投资及净出口带动。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全球化逐渐加强,国际贸易和FDI作为一个开放型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手段飞速发展。中国加入WTO以后,FDI流入和国际贸易都增长迅速,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和最大的外资流入国,论文选取中国2002年到2010年的FDI和出口贸易的数据,统计分析FDI对我国出口贸易方式的影响。结果表明,外资促进了中国出口贸易,使得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迅速,并带动内资出口;并且随着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国际地位提升,外资更加注重研发投入,促进我国附加值更高的一般贸易出口,并带动我国内资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7.
在国际市场需求强劲、内地出口高速增长的带动下,1995年香港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升幅为3年来之冠,成为1995年香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1996年香港对外贸易将在全球经贸持续增长、中国内地进口需求扩大和各国进一步开放市场的良好环境下继续增长,但受本港主要贸易伙伴经济增长放缓、内地货品经港转口竞争力下降、以及香港本地市场需求淡静的影响,预计外贸整体表现将略逊于1995年。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深圳进一步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充分发挥海港、空港和最大陆路口岸等方面的优势,2003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连续11 年居全国大中城市的首位。出口结构继续优化,加工贸易出口与一般贸易出口齐头并进,内资、外资、民企出口迅速增长,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增幅均远高于出口总额的增幅。由于深圳开放型、外向型经济增长的速度加快,使得深圳2003年的经济增长率创8年来新高。据初步核算, 2003年实现本市生产总值2860.51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工业增加值 1500.13亿元,增长23.5%。本市生产总值和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为8年来最高。特别是实现了5个“1000”的突破, 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1000亿美元,达到1173.99亿美元,增长34.6%;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065.16万标箱,增长 39.8%,跃居世界集装箱枢纽港第4位; 机场吞吐量达1084.28万人次;年度新增工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金融机构新增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突破 1000亿元。深圳经济的高速度增长不仅为国际科技合作提供了良好的经济背景和条件,而且国际科技合作也成为推动深圳经济快速增长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9.
世界经济由于美国的明显减速且出现衰退征兆而变得由晴转阴,前景莫测。国际市场大环境的负面变化也使很多人对今年中国的出口态势产生种种担心。今年1月BNP巴黎百富勤对中国的出口即做出了将比去年有明显下降的预测,将会从2000年27.8%的增长高位,下落至约11.5%左右,虽然仍明显高于官方年增长8%的预期目标,但出口增幅下降的影响,能否被国内市场扩充接住,仍是疑问。  相似文献   

10.
《海外经济评论》2005,(44):34-34
国际投行雷曼兄弟在目前公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综合第3季度有关中国的工业产出、国内信贷、零售、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需求的数据表明,中国经济第3季度增长强劲,雷曼兄弟决定将其对中国2005年的GDP增长预测值从9.0%上调至9.2%。同时,雷曼兄弟也将2006年的中国GDP增长预测值从8.0%上调至8.7%。  相似文献   

11.
未来几年内美国宏观经济仍将维持低速增长格局,原因是私人消费、固定资产投资、存货投资与净出口都难以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劲支撑。从宏观政策组合来看,美国政府仍将实施较为宽松的财政政策,但实施大规模刺激政策的空间有限;美联储将持续实施量化宽松政策,但量化宽松政策未必能显著改善信贷紧缩、刺激私人消费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而且量化宽松政策将为中期内的通胀与美元贬值埋下风险。基本面因素与量化宽松政策都将推动美元贬值,美国政府也存在让美元贬值以提振出口与降低债务的激励。如果不能通过美元贬值实现降低贸易赤字的目标,美国政府将会实施更为严厉的进口限制政策。美国宏观经济增长与政策选择将给中国经济造成一系列负面冲击,对此中国政府应进行积极的政策调整。  相似文献   

12.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曹新宇披露,中国“入世”有利于纺织品出口。据专家预测,今年中国的纺织品出口额将达550亿美元,比去年增长4%。曹新宇表示,香港是中国内地纺织品出口的主要市场之一,去年对香港的出口为107.4亿美元,占全国总出口的19.83%;同时,内地也是香港纺织品出口的重要市场,去年1—10月,香港对内地出口(转口)的纺织品约97.8亿美元,占其纺织品出口的32%。今年纺织品出口将达五百五十亿美元  相似文献   

13.
一、多边组织与经济区域化发展迅速 世界贸易组织(WTO)已于1995年1月1日成立,根据关贸总协定(GATT)估计,若WTO组织成立后能落实乌拉圭回合协议,则全球商品出口将增长8.6%至23.5%,且2005年时,全球所得将增长至5100亿美元。仍自1995年WTO成立后,美日汽车贸易摩擦造成美元贬值、国际金融局势动荡,种种迹象显示:虽然维持自由开放的多边体系对全球贸易至关重要,但对个别国家而言,其国内利益永远凌驾于国际承诺。此外,以  相似文献   

14.
当前国际金融发展形势及其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是国际金融领域自70年代以来,动荡剧烈、影响最广、风险最为严重的一年。也是对世界经济贸易产生负面影响最深的一年。1999年伊始,欧元启动改变了国际货币体系的格局,它将对国际支付、国际储备、资本市场、银行业,欧洲经济乃至世界经济诸方面产生影响;紧接着巴西雷亚尔大幅度贬值,经济金融陷入困境;2月以来,欧元对美元从坚稳走向疲软,日元对美元也是忽起忽落,九月份又大幅度上涨,亚洲经济金融危机已缓和并走向复苏,但不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一、当前国际金融形势发展的主要特点(一)经济全球化对金融联动作用加大1998年…  相似文献   

15.
自2004年下半年以来,美元兑主要货币一直呈现颓势。美元贬值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短期内因地而异。它对欧元区的经济增长和对日本虚弱的经济复苏极为不利,但对亚洲一些和美元保持联系汇率制度的东盟国家是有利的,因为这些国家的货币会跟随美元一起贬值,从而增加出口的竞争力,同时国际资本也会流向这些国家或地区。据摩根士丹利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如果美元对欧元和日元贬值20%,  相似文献   

16.
香港家电面临东南亚国家的竞争本刊讯香港家电用品与东南亚国家(地区)的竞争日趋激烈,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利润将进一步削减,因此港商对个年的家电市场持审慎态度。从前不久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国际家电展览会”上可以发现,泰国、日本、中国内地和台湾省的参展而竞...  相似文献   

17.
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9.3%,浙江增长14.4%,经济运行处于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在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对外开放成为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我国对外开放一直沿用贸易和外资政策的双向激励推进。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浙江外贸依存度达到54.1%,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占全省出口总额的比重也达到31.4%。分析研究20多年来浙江对外开放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效应,对于扩大对外贸易,  相似文献   

18.
陈莹 《亚太经济》2002,(4):17-20
自2001年年底以来,日元贬值持续不断,东亚部分国家也因承受出口压力而将本国货币贬值,世界特别是亚洲经济与金融界对此特别关注,并有学者认为东亚可能爆发新一轮的经济危机,也有的持相反观点。本文将就此问题从日元贬值的原因及其对东亚其他国家的影响两个方面,分析专家学者的不同见解,提出作者本人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内地经济4月份依然疲弱,但经济衰退有望不再继续恶化。内地出口继首季下滑19.7%后,4月份再大幅收缩22.6%,主要因为国内的出口市场,尤其是美国及欧盟仍然深陷衰退。展望未来,尽管内地出口的跌势有望回稳,但相信出口仍需多月方能回复增长。虽然信贷市场紧绌的情况渐见舒缓,全球经济收缩的速度亦有减慢迹象,但主要国家依然受到繁重债务及信贷紧拙的拖累。  相似文献   

20.
台港澳经济     
1995年香港的总出口数值将较1994年增加15%,实质升幅为14%。预期随着港商不断把生产活动迁往中国内地,抵销了海外对港产货品需求的增长,预计香港生产出口将下降1%;转口数值增幅及实质增幅分别可达18%及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