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我国会计新准则要求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在实施过程中重点把握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关键,明确帐目价值、计税基础以及所形成的暂时性差异,准确把握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形成原因与内在规律及其准确的计量过程。《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以来,使中国会计准则更加创新趋同于国际会计报表准则,进一步调整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差异,缩小所得税处理原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我国企业在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前,对所得税的核算采用的是利润表债务法。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企业所得税会计应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纳税调整差异表现为当期差异和暂时性差异。准确理解当期差异和暂时性差异的区别是正确计算各期应交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邢志丹 《全国商情》2013,(13):74-76
因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与税法规定不同,企业在发生企业合并交易时或发生企业合并交易后,购买方取得资产和负债的入账价值与计税基础可能存在差异,以及合并前已存在的未弥补亏损,可能因企业合并后预计很可能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利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从而确认相关递延所得税。文章结合企业会计准则及税法相关规定,对企业合并相关递延所得税的账务处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因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与税法规定不同,企业在发生企业合并交易时或发生企业合并交易后,购买方取得资产和负债的入账价值与计税基础可能存在差异,以及合并前已存在的未弥补亏损,可能因企业合并后预计很可能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利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从而确认相关递延所得税。文章结合企业会计准则及税法相关规定,对企业合并相关递延所得税的账务处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所得税会计准则:理论与实务角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得税会计准则是会计准则中的难点,其原因在于,所得税会计方法的设计原理涉及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差异及其处理原则。从财务会计与所得税会计理论基础的分歧,推演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会计处理原理,有助于深入理解、正确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并正确处理其与所得税会计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是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所得税》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起草完成的。要求所得税会计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引入了资产的计税基础、负债的计税基础及暂时性差异等概念。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及实务探讨:(1)所得税会计的基本要求;(2)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3)所得税会计处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相似文献   

7.
谭玉林 《新智慧》2008,(4):14-15
我国所得税会计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在核算企业所得税时,要重点考虑暂时性差异的问题。所得税的处理是处理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难点所在,基于此,笔者试图根据企业经常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进行分类探讨。  相似文献   

8.
新所得税会计准则用暂时性差异取代了旧准则中的时间性差异,两种所得税会计差异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本文从理论与会计实务处理两方面入手,采用比较分析与案例分析的方法详细比较了两种所得税会计差异的异同与优劣。  相似文献   

9.
倪侃侃 《新智慧》2006,(10):24-25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以下简称所得税准则)的规定,一般情况下,应纳税暂时陛差异需要被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需要被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但在几种例外情况下,它们是不需要被确认的。  相似文献   

10.
姜葵 《新智慧》2008,(3):45
《企业会计准则18号——所得税》中不再划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只是直接表述了暂时性差异,改用了国际上流行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笔者认为,当前理论与实务本质上均存在永久性差异,而目前的所得税准则中的暂时性差异又不能包含永久性差异,所以笔者倡导,新准则和当前的会计出版文献均应该表述永久性差异,以免让人产生误解。  相似文献   

11.
正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所得税会计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在计税差异的确定上与利润表债务法比区别较大。经过教学过程中的反复思考,认为现行准则关于计税差异的描述不够全面和清楚,本文通过对暂时性差异的分析,探讨了准则在计税差异上的问题,提出了关于重新界定计税差异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刘松义 《现代经济》2007,6(11):24-24,62
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所得税进行核算。其与以前使用的利润表债务法有何不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侧重于“暂时性差异”,而利润表债务法侧重于“时间性差异”;在核算对象、对收益的理解、对所得税费用的计算、对递延税款的理解和披露等方面他们均存在重大差异。正是这种差异,使得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取代利润表债务法后更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会计信息,更有助于使用者的理解和决策。  相似文献   

13.
所得税会计若干问题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得税会计是较为重要而且又复杂的会计课题之一,文中对永入性差异,时间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应付税款法与纳税影响会计法,债务法和递延法,损益表债务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了全面的比较,提出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应是我国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最优方法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引入计税基础并注重暂时性差异,在分析暂时性差异的基础上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与负债。由此核算的所得税.能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  相似文献   

15.
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所得税会计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在计税差异的确定上与利润表债务法比区别较大。经过教学过程中的反复思考,认为现行准则关于计税差异的描述不够全面和清楚,本文通过对暂时性差异的分析,探讨了准则在计税差异上的问题,提出了关于重新界定计税差异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钟骏华 《新智慧》2007,(5):17-18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实质上规定了我国企业所得税应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会计处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在计算过程中需进行大量的分析与判断,应用起来难度较大。笔者总结出一套方法,通过建立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项目和应交所得税的计算公式,大大减少了计算过程中的分析与判断环节。限于篇幅,本文不考虑永久性差异。  相似文献   

17.
李艺纹  王丽芬 《新智慧》2004,(12A):22-23
《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简称《准则》)与《企业债务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办法》(简称《办法》)在企业债务重组中所得税的处理上存在差异,而这些差异会对企业的资产、负债及所有权益产生影响。为了尽可能地减少不利影响,使财务会计报告恰当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依法正确核算应纳所得税,企业应当进行纳税调整。本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企业会计准则——建造合同》和《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及其指南对建造合同预计损失、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转回的账务处理作了规定,但建造合同的处理方法无法全面反映“主营业务成本”科目所归集的合同费用金额;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会造成有关会计科目不能正确反映固定资产折旧和减值的情况,应给予修订,促使其合理化。  相似文献   

19.
周丽雯 《新智慧》2004,(11B):54-55
一、所得税会计中的相关定义。各国在对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之间的差异分类时有所不同:美国及国际会计准则将差异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而我国则将差异区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  相似文献   

20.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规定,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于以下两种情况:一是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二是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但是,笔者认为在现实经济活动中,负债的账面价值不可能小于其计税基础,即负债不可能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