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沪深港通交易机制这一外生冲击,检验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开放能显著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其中,股价信息含量的提高发挥了中介效应.沪深港通交易机制实施后,香港地区成熟投资者的引进优化了境内投资者结构,有利于发掘企业异质性信息,降低股价同步性.股价信息含量的提高形成了有效的股价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2.
已有的研究成果证明股价信息含量的提高可以改善资本的配置效率,但这一结论在我国证券市场是否成立有待实证检验.本文以2001~2008年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为研究对象,从行业层面实证考察了股价信息含量与资本配置效率之间的因果关系,得到的研究结论是:随着股价信息含量的提高,资本更快地实现了从低效率领域向高效率领域的转移...  相似文献   

3.
以上海股票市场为研究对象,运用OLS、单位根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从交易量与价格变动之间的动态相关关系视角,剖析了中国股市股票价格和成交量之间的关系特征。研究发现,中国股票市场上股票价格对交易量之间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说明中国股票市场上的价格波动和成交量之间包含了对股价预测有用的信息,它对技术分析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汇率和股票市场在一国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汇率和股价的联动关系日趋明显,关于人民币汇率与股价的联动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关于汇率与股价的联动关系,文章从理论和实证分析两方面论述了汇率变动对中国股市影响问题。首先,综述了国内外的学者关于这个课题的理论成果;在实证分析中,采用了国内外学者在分析此问题时普遍使用到的平稳性检验、协整方法以及Granger因果检验法。结果表明:汇率与股价的联动关系是存在的,总体而言,人民币汇率与股价存在明显的负相关,且汇率对股价的影响大于股价对汇率的影响。在文章最后,列出了一些不足以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内幕交易破坏了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影响了正常股价,这不仅使得大多数股民在一个非公平的市场环境下进行交易,而且使得中小股民的利益受到损失。对证监会查处的涉及内幕交易的四只股票在未发生内幕交易时期的股价和发生内幕交易时期的股价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在发生内幕交易期间,实际股价明显偏离正常预测股价,差异率的绝对值也呈明显上升趋势,而未发生内幕交易时期的实际股价基本符合正常预测股价走势,差异率的绝对值也呈随机游走状态,这说明内幕交易对股价有着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借鉴Chun等[1]的研究思路,实证检验技术创新投入是否能够在中国上市公司的股价特质波动中反馈为公司特质信息。考虑到中国市场微观结构中流动性因素对于资产定价的独特作用,我们建立引入流动性变量(以换手率度量)的资产定价模型来计算股价特质波动,然后在控制内生性的基础上检验技术创新投入与公司特质信息的关系。我们的研究表明:流动性因素对公司特质信息存在显著影响,但流动性成本不会影响公司创新投入。在控制了流动性因素后,技术创新的股价反馈效应表现虽然有所减弱,但仍然显著存在,说明创新投入能够在中国上市公司的股价特质波动中反映为公司特质信息。  相似文献   

7.
选取2009~201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内部人交易信息披露的及时性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绝大多数的内部人交易能够得到及时披露;内部人交易信息披露的及时性与内部人职位的高低、交易的数量、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和法律环境显著正相关,与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显著负相关。另外,内部人卖出本公司股票时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对其信息含量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而内部人购入本公司股票时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对其信息含量并不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股票市场的价格波动并非像传统金融学所说得那样围绕公司基本价值进行小幅震荡,常常表现出大幅波动的特征。本文采用基于garch模型作出的Shiller-Sentana-Wadhwani模型对中国股票市场成立十多年的股价波动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中国股票市场存在反馈交易且其程度随着股价波动的增大而提高、随着涨跌限制而加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取2009—2013年所有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为样本,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实证检验IPO超募的动因和后果。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券商等机构热度与IPO超募显著正相关。此外,本文创新性地发现超募资金越多,则会导致股价同步性越高,个股崩盘风险越大,进而股价信息含量越低。这表明,巨额超募资金并未及时给企业带来独特资源,有助于提高股价信息含量,反而很可能造成资金不合理使用,产生信息不对称,导致个股崩盘风险。本文的研究结论为监管机构开展IPO核查和加强募集资金监管提供了一定证据。  相似文献   

10.
以2004~2015年我国上市公司相关数据为样本,考察我国上市企业战略定位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战略对股价崩盘风险有显著影响,公司战略定位越激进,越可能导致公司股价崩盘风险;另外,提高大股东持股比例,可以增强大股东对管理者的"监督效用",从而提升企业内部监督效率,进而抑制公司战略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借鉴Bessembinder和Seguin建立的模型从价量角度实证研究了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交易活动因素对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股指期货市场预期成交量对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显著,且预期成交量对股票市场波动有正向影响,股指期货市场持仓量对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不显著;股票市场预期成交量与非预期成交量对股票市场波动均有正向影响,且影响程度高于股指期货市场预期成交量。这说明自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上市以来,股指期货市场顺利运行,其中,套期保值者交易活动对股票市场波动无影响,而股指期货市场整体交易活动则对股票市场波动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马可维兹的分散原理,来讨论卖空机制对股票市场稳定性的影响,利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的计量方法,实证研究了香港股市的卖空机制与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发现卖空机制可以使投资者分散风险,稳定股价。  相似文献   

13.
采用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后的数据构建SVAR模型,分别从利率、物价对股价的传导机制以及股价对利率、物价的反馈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可发现利率对股价存在负向冲击,且存在时滞性;物价对股价存在负向冲击,且存在短期效果;股价对利率和物价存在正向冲击。股改后利率与我国股票市场的相互作用机制符合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所有A股为研究对象,采集从1997年12月31日到2005年12月31日为止共8个年度的所有股票的日交易数据作为样本数据,采用事件研究法对中国股市进行噪声交易行为有效性实证检验,结果发现:6种噪声交易组合全部亏损,且噪声交易正确的概率远远低于错误的概率。该结果表明,在中国股市,噪声交易行为不是一种有效的的盈利行为;这一结果可以说是中国股市股价大幅波动具有市场操纵性质的间接证据。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证券投资基金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投资方式,在股市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逐步变成股票市场的中坚力量,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在立足股价同步性和机构投资者的定义和特点的基础上,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方面出发来论述证券投资基金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从而对证券投资基金持股与股价同步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数字化转型有助于企业自身信息的释放,缓解投资者与企业、企业与产品供需市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并使企业和投资者对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更加敏感。文章在已有研究证明数字化转型能够降低股价崩盘风险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数字化转型对股价崩盘风险具有非线性影响,选取2012年至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宏观经济环境差异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复杂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与现有数字化转型能够减弱股价崩盘风险的相关研究不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股价崩盘风险呈现倒“U”型影响,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强,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为先增大后减弱,并且当前众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处于倒“U”型的左侧,致使企业股价崩盘风险上升;在各地区和国家金融市场分割普遍存在的情况下,不同资本市场之间的估值差异、利率差异,以及汇率预期对股价崩盘风险均具有影响;数字化转型使企业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能够调节宏观经济环境差异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强度。  相似文献   

17.
以2005年深圳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实证检验发现,集中持股、具有信息绝对优势的大股东有动机实施盈余管理,而其他股东(第二至第五大股东)或者由于权力有限,或者由于不热衷,导致其对大股东的制衡作用有限,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不明显。为此,上市公司可能会采取其他降低信息不对称的机制(投资者关系管理),来提高大股东盈余操纵被发现的概率。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越高,盈余管理程度就越低。投资者关系管理能够有效地制约大股东的盈余操纵行为,并对其他大股东的制衡作用产生替代效应。  相似文献   

18.
股指期货减弱了A股市场股价同步性了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考察A股市场股价同步性与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公告的市场反应的相关关系基础之上,检验了沪深300股指期货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发现证监会批准沪深300股指期货前股价同步性越高的股票对沪深300股指期货批准公告的市场反应越好.基于股指期货通过机构投资者和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影响上市公司股价同步性的推理,本文进一步的实证发现,机构持股比例越高股价同步性越低,并且这种关系随着股指期货的推出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19.
陈阳 《全国商情》2007,(6):43-44
本文利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分析了我国股票市场中股价、红利及利率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三者之间不存在简单的协整关系,利率对股价存在着Granger因果关系,但是,股利与股价之间不存在着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股市价格波动常常表现出在股价波动规律上的非理性特征,这说明在股价波动的特性中蕴含了来自非基本面的诸多信息.已有的研究表明维护市场的功能与稳定,需要更多的考虑来自信息不确定性及投资者行为所带给股价波动的影响.文章通过应用计量经济学的因子分解方法,从中国股市价格波动的信息中分解、提取出投资者行为效应的成分,从信息不确定性的角度界定了投资者行为对股市价格波动的解释力度与作用大小.针对实证研究的结论,文章从股市惯性、货币政策以及信息不确定性和投资者行为效应角度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