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促进国家高新区发展提高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高新区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原则 我国高新区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进一步营造良好环境,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贡献.国家高新区应该是布局集中、产业集中、土地节约、规模适度、配套完善的高新技术产业的特殊功能区.科技部应支持高新区实现差异化发展,使各高新区能够根据自己的功能定位和特色来发展自己的高新技术产业.  相似文献   

2.
正2013年12月20日,国务院发文批准南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从2011年底更名到创成国家高新区,南通高新区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打造创新型园区,发展特色逐渐形成,创新环境不断提升,集聚发展态势逐步显现。在国家科技部、江苏省科技厅的关心指导下,南通高新区高起点编制总体发展规划,高标准推进平台搭建、创新载体建设及功能完善,在建创新载体达55万平方米。通过"以升促建",南通高新区发展理念得以提升,成功向创新型园区转型。南通高新区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作为高新区的重大使命,立足南通产业特色,以组建海工装备、家  相似文献   

3.
2011年5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云南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进一步突出特色,强化创新,争先进位,2011年,昆明高新区管委会提出,要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创新型特色园区"的"十二五"发展总体目标。2012年4月,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复《昆明高新区创新型特色园区建设方案》,同意昆明高新区开展创新型特色园区建设工作。昆明高新区在加快自主创新,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方面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分析现状,明确昆明高新区特色产业发展定位1.20年发展,经济社会基础夯实昆明高新区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过20年的发展,2011年昆明高新区总收入达到  相似文献   

4.
玉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玉溪高新区)原为建立于1992年8月的玉溪经济技术开发区,2012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近年来,玉溪高新区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昆玉—玉元”经济带建设机遇,致力打造西南开放特色新经济增长极,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创新型特色园区。  相似文献   

5.
创新型科技园区是推进国家高新区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二次创业”的重要举措。是所有国家高新区的发展目标,是科技部对国家高新区进行宏观管理和分类指导的重要抓手。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在国家高新区的探索和尝试,对推进国家高新区又好又快发展。以及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有重要意义。2007年4月4日,科技部印发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其中明确提出建成三类园区的发展目标,即世界一流园区、创新型园区和特色产业园区。2006年10月,中关村、上海张江、深圳、西安、成都、武汉东湖等6家高新区先行,通过考核验收。成为首批世界一流园区。2008年初。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被列入了科技部的重点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6.
理事名片     
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于1988年,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南宁高新区规划面积为43.5平方公里,园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开放式运行",高新区管委会在规划范围内行使市一级规划、土地、建设、工商、税务、财政、劳动人事、项目审批、外事审批等经济管理权限和部分行政管理职能,一个窗口办公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玉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玉溪高新区)原为建立于1992年8月的玉溪经济技术开发区,1998年9月列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2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玉溪高新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昆玉—玉元"经济带建设的机遇,致力"打造西南开放特色新经济增长极,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创新型特色园区"。  相似文献   

8.
正园区循环化改造是园区循环化发展的主要手段,是园区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要求上世纪90年代初,在实施火炬计划的基础上,国务院先后批准设立中关村科技园区、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和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52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过20余年的建设,国家高新区数量达到了114+1家,这些高新区已经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20年来,国家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率近40%。据对88家国家高新区5.7万家企业的统计,201 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33425.1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12.3%;园区生产总值占全国国内  相似文献   

9.
宝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2年经国家批准设立,在建面积35平方公里.中远期规划49平方公里。近年来,宝鸡高新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建设一流创新型园区为目标,坚持产业发展、技术创新,开发建设三轮驱动,在较短时间实现了超  相似文献   

10.
加快珠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步伐之我见范杰珠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在珠海市西区金海岸的崛起,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与重视。珠海国家高新区是广东省四个重点开发区域之一,1993年3月3日经国务院和国家科委批准,现已营运的珠...  相似文献   

11.
室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2年经国家批准设立,在建面积35平方公里.中远期规划49平方公里。近年来.宝鸡高新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建设一流创新型园区为目标.坚持“产业发展.技术创新、开发建设”三轮驱动,在较短时间实现了超常规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增长率在全国54个国家高新区中位于前列.呈现出速度快、效益好、活力强、后劲足的喜人局面。  相似文献   

12.
2011年,桂林国家高新区围绕打造漓东科技新城,强力推进"三城三带"建设,不断探索招商引资工作新方法,招商引资工作实现了新突破。2011年,桂林国家高新区利用外资9034.2万美元,引进市外内资55.37亿元人民币。近年来,桂林国家高新区按照"跳出老城发展新城,以城市概念建设园区"的发展思路,在漓江东岸规划建设了一座43平方公里的漓东科技新城,强力推进"三城三带"建设。围绕"做大做强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三大特色主导产业,培育发展新材料、新能源、创新创意等三大新兴产业"、"创建创新型特色园区,将高新区打造成广西创新创意基地和千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发展思  相似文献   

13.
十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下简称十堰高新区)远期控制面积179.6平方公里,近期规划面积50.7平方公里。经过12年发展,十堰高新区从5家企业起步,已形成以商用车产业为主导,以生物医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互补支撑的“1+2”产业格局……如今的十堰高新区,环境优美,空气优良,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加速推进,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创建国家高新区的梦想起航,正努力布局建设研究机构和实验室、孵化器平台,加强产学研深度合作,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助推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升级,激活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4.
园区     
《中国高新区》2011,(1):7-7
昌吉高新区获批国家级高新区 2010年12月17日,昌吉国家高新区揭牌暨昌吉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推进仪式在昌吉市举行。揭牌仪式上,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长张志宏宣读了《国务院关于同意昌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批复》。  相似文献   

15.
自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以来,厦门火炬高新区始终引领厦门经济特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成为厦门市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排头兵".这个以占厦门市不到1%的土地面积,实现厦门市40%以上工业总产值的国家级高新区,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不仅已成长为全国节约集约用地模范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也当之无愧地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创新、创造的主力军,厦门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区.  相似文献   

16.
泉州高新区是2003年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2006年3月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2010年11月经国务院批复(国函【2010】139号)同意,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1年,在泉州高新区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园区建设日新月异,《泉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规划纲要(2011 ̄2015年)》、  相似文献   

17.
建设创新型园区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实现高新区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根据《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一五”规划纲要》、《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指南》的要求,威海高新区制定了《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规划方案》,加快推进创新型园区建设,确定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自主创新为第一驱动力,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打造原始创新形态明显、自主创新力量雄厚、产业发展格局合理、生态社会环境优良的创新型科技园区,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越来越注重园区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而知识产权保护作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发展条件,已经成为园区管委会基本的企业服务职能之一,完善的园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已成为先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的关键环节。国内苏州工业园、长沙高新区等先进园区都已开展了相关方面的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海口国家高新区作为海南省惟一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肩负着引领海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  相似文献   

19.
<正>2019年4月25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印发了《深圳国家高新区扩区方案》,面积扩大14倍!这个消息可谓是爆炸性的。深圳市国家高新区原规划面积仅为11.52平方公里,扩区后的总面积达到159.48平方公里,形成"一区两核多园"("一区"指深圳市高新区,"两核"是南山园区和坪山园区,"多园"是指深圳高新区由多个园区组成)的高新区发展布局。这次扩容后,大体形成一条由南山区、宝安区、龙华区、龙岗区和坪山区组成的科技创研走廊,我查了一下,这个布局与2001年9月2日国家科技部正式复函深圳同意建设的全长100公里、规划总面积达152.62平方公里的深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区(带)非常相似。从这点看,深圳早在18年前已经对高新技术产业进行  相似文献   

20.
南宁高新区创建于1988年,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近年来,南宁高新区牢牢抓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这个中心任务,紧紧围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的目标,开拓思路,扎实工作,进一步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软硬环境,使园区经济继续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