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2年前后的重庆儿童文学创作,和同样是重庆的成人文学相比,已蔚然成风,从而得到了蓬勃的巨大发展。如今,又过去了差不多四年,重庆儿童文学创作,继续马不停蹄地奔驰,可以说再次出现了一个整体腾飞的欣欣向荣态势。具体说来,它表现在三个方面,即:一,儿童讽刺诗和儿童散文创作,昔日在重庆几乎是一个空白,而今已初结硕果。  相似文献   

2.
蒋艺 《魅力中国》2010,(29):236-236
中国儿童文学这个概念产生于五四时期,儿童文学的翻译则早在清末民初时就出现了。虽然我国的儿童文学创作和翻译较其它发达国家而言相对滞后,但通过百年的发展,今天,这两者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文介绍了我国儿童文学翻译的发展历程,并指出在翻译过程中应以儿童为本位。  相似文献   

3.
2012年前后的重庆儿童文学创作,和同样是重庆的成人文学相比,已蔚然成风,从而得到了蓬勃的巨大发展.如今,又过去了差不多四年,重庆儿童文学创作,继续马不停蹄地奔驰,可以说再次出现了一个整体腾飞的欣欣向荣态势.具体说来,它表现在三个方面,即: 一,儿童讽刺诗和儿童散文创作,昔日在重庆几乎是一个空白,而今已初结硕果. 譬如,蒲华清的于2014年4月在复旦大学出版社推出的《幽默童诗100首》,就是一部难得的佳作.  相似文献   

4.
动物故事和童话一样,是儿童文学体裁分类中的特殊形式,它们均以民间文学作为基础产生,这种文学体裁随时代发展,经过作家的专门加工、创作,成为文学的独特形式,存在于儿童文学之中.它们通过丰富的想象来展示故事情节,反映生活,多方面地启迪儿童的思想认识,起到教育儿童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一至十五岁的孩子都可以称之为儿童,但儿童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无论是在生理和心理上,还是在智能、社会阅历、生活经验、兴趣爱好等方面,各自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正是由于这种差异,就决定了他们对于儿童文学作品的需求会各有不同.根据儿童年龄所具有的差异性,儿童文学应具备多层次的内容形式.  相似文献   

6.
儿童文学的“深”“浅”结合已成共识 ,如何结合儿童文学特性 ,在深浅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 ?文章从意境的本质、构成、手段及与儿童思维的呼应出发 ,提出意境是联系深浅的一个合适中介 ,也是深度目标之一。在此基础上指出结合儿童特性营造意境的几个注意点。  相似文献   

7.
任雪梅 《黑河学刊》2010,(9):43-44,85
郑允钦感到“童话,是童心中流出的清泉,它是最纯净最美丽的”。所以,他把创作的主要方向锁定在儿童文学。他用笔书写他理想中的童话,也在童话中寄予他的理想。他认为“童话艺术必须根植于儿童的心理情感底层,必须是儿童天性的显现。他注重作品蕴含的思想性和教育功能,同时又将思想性和教育性艺术化地含藏在生动形象的故事中,他的童话作品文化蕴含深厚。纵观他的全部创作不难发现,以想象的羽翼折射现实的光影是郑允钦始终如一的艺术追求和最为突出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8.
李亚 《魅力中国》2014,(5):286-286
接受美学强调读者的中心地位,坚持把读者放在首要位置,认为文学作品的价值在于被读者理解和接受。儿童文学翻译的服务对象是儿童,译者要考虑儿童的心理、认知、审美情趣等特征。本文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探讨《玛丽哥尔德》这部儿童文学作品中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9.
走马镇流传着一种由以“走马”(赶马)为职业的人群口头创作并传承的民间故事,人们通常将其称作“走马故事”。走马场建立于明末清初并很快得以兴盛,故事与之同步发展,其产生形成至少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古镇吸引着南来北往的客商,民间故事也得到了创造和交流。2006年,走马镇民间故事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丈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0.
易靖 《东宇经纬》2000,(7):31-32
美术是视觉艺术,它离不开具体的形象。美术教育的特点就在于它的形象性,离开了形象便没有了美术教育。黑格尔曾经指出:“艺术家创作所依靠的是生活的富裕,而不是抽象的普通观念的富裕。在艺术里不像在哲学里,创造的材料不是思想而是观念的外在形象。”艺术家如此,儿童的艺术创作也是如此,没有形象也就等于取消了儿童的艺术创作。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1.
儿童文学作品中的"成长小说"是文学领域中较为独特的一支,这些作品通过儿童成长中经历的人与事,表达对于成长的关怀与期待。本文以曹文轩的作品《草房子》《红瓦黑瓦》为例,从自我担当意识的形成、对残酷现实的发现、面对苦难与死亡的考验等方面,分析了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成长经历,指出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应该直面挫折与坎坷,并引导儿童最终走向心智成熟、人格完善。  相似文献   

12.
走马镇流传着一种由以"走马"(赶马)为职业的人群口头创作并传承的民间故事,人们通常将其称作"走马故事".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儿童动画电影创作分众化的必要性及方法。认为,作为受众主体,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在认知、性别角色、想象以及审美心理的发展上有着不同的心理发展特点,这影响着儿童对动画影片的选择和接受。因此,要求儿童动画影片的创作应以儿童为出发点,把握受众的心理特点,满足不同需要,以创作出优秀的动画电影。  相似文献   

14.
李玲玉 《东北之窗》2011,(11):90-91
进入新的创作领域2002年,因工作调转,钟墨来到大连青少年刊社当责编,虽然干的还是文字,但那种新鲜感不亚于到了一个陌生的职业圈。做过新闻记者,尤其是擅长写纪实稿件的钟墨,对学生来稿和读者来信所写的内容很感兴趣,他开始涉足儿童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15.
如何以成人的笔来编好孩子们的戏,是儿童广播剧编剧们必须面对的课题.以真诚的弦童之心对待创作,是儿童广播剧成功的核心与关键.文章分别从趣味性、创作态度、儿童视角、角色设置等七个方面论述了儿童广播剧的创作.  相似文献   

16.
"小虎娃"系列丛书以湖湘文化为底蕴,以儿童心理特征、认识水平、接受能力、精神需要为准绳,为少年儿童提供了独特的精神食粮。丛书是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众多少年儿童读物的缩影,充分反映了湖南儿童文学创作者们立足本土文化独具一格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17.
提高师范院校中文系学生儿童文学素养谫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教育的对象,是六七岁到十五六岁的少年儿童.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材的内容,有50%以上是儿童文学作品;现在的师范院校中文系的学生--未来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对儿童文学所知甚少,应尽快提高自己的儿童文学素养,以胜任儿童文学的语文教学.为此,要提高师范生的儿童文学教学能力,儿童文学鉴赏能力和儿童文学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幻想是儿童的一种天赋和本能,丰富奇妙的幻想是儿童文学重要的艺术特色。罗琳在《哈利·波特》中创造了许多新的幻想意境,新的幻想形象,扩大了它的表达领域和表现形式。为使幻想的一切合情合理,自然可信,罗琳创设了各种进入幻想意境的条件,主要以象征、夸张、比拟、白描和对比等艺术手法构成幻想意境。  相似文献   

19.
我作为一名三级作曲,平时接触最多的就是歌曲。歌曲如按年龄段划分,则有儿童歌曲和成年人歌曲之分。儿童歌曲是专门根据儿童的特点而设计创作的歌曲,其特点为,充满童趣、简短、节奏欢快、易懂易记等。而成年人歌曲则区别于儿童歌曲,两者有很大的区别,有的歌词充满哲理、意境深远、兼具写实和抒情性,如“中国风”式歌词,流行歌曲的歌词等,曲调曲风多变、转调应用频繁、高音部分对艺术性和技巧都十分重视,这完全是成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我在创作中也特别注重这些特点,所创作的歌曲也获得了较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20.
《召树屯》和《帕素吞》是分别在中国傣族地区和泰国地区广泛流传的两个著名民间故事,均属于天鹅处女型故事的第四代异文“王子和孔雀公主型”故事,故事在王子得妻、失妻、寻妻和团圆这四个主要情节基础上展开。通过比较这两个民间故事的女性人物和男性人物、女性人物之间的关系,男性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男性女性之间的两性关系等,探索两个有着深厚渊源的民间故事的共同点和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