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熊健益 《改革与战略》2009,25(9):159-161
文章从经济增长对劳动力就业的弹性、单位增加值带动的就业人数、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偏离度等三个方面比较了四川省三次产业对就业增长影响的差异,发现将有更多的劳动力从第一产业退出,而第二产业也拒绝接受更多的从业人员,只有第三产业还可以容纳较多的劳动力就业。因此,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有助于改善四川省的就业状况。  相似文献   

2.
上海经济增长与就业相关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技术的进步,经济增长中每单位GDP所能带动的就业人数在不断下降。如果这种下降的速率大于经济增长的幅度,就会造成就业规模的缩小。统计数据的分析表明,第三产业并不比第二产业具有更强的带动就业能力。本文根据上海的统计数据检验和分析了这种关系,并对未来的就业趋势进行了预测。所得出的结论是,要维持和扩大就业规模,必须控制就业相关系数的下降。  相似文献   

3.
长三角地区第三产业发展的就业增长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比例的上升,第三产业发展能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理论和现实都证实这一客观趋势。但如何在第三产业的相对生产率不变或者甚至提高的前提下,保持就业增长,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即拟从就业弹性和结构偏离度的角度,分析长三角地区江浙沪2省1市第三产业发展的就业增长效应,以期分清不同的情况,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经济增长与就业结构偏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建立统计模型,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了江苏省各产业从业人员、地区生产总值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之间的关系,反映了近年来江苏省就业增长状况的基本轮廊和江苏省近几年的经济发展与就业率相背离的现状,基于调整线性回归模型对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偏离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保持经济适度快速增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开发人力资源,完善就业形式以促进就业增长等观点。  相似文献   

5.
文章依据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产业经济增长与就业的相关资料,较为系统的分析了第三产业发展与扩大就业的现状及特点。分析认为,我国第三产业整体保持了较强的吸纳劳动力能力,并具备继续扩大就业的潜力。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就业增长弹性分化明显,高弹性组表现为以传统服务业为主、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相结合的特点。尽管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轨特征,通过国际比较,第三产业传统服务业就业比重过低、新兴服务业就业比重不突出的特征明显。最后,文章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第三产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电得到很快的发展.而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大大提高了经济的发展速度。《辽宁省统计年鉴》数据表明,2006年辽宁省GDP比1978年增长40.36倍,而第三产业产值增长了104.58倍,第三产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由15%提高到38%,2004年达到历史最高比重42%。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比重由1978年的18%上升到2006年的38.6%.超过其他两个产业的就业比例。笔者拟对辽宁省第三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为辽宁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常,人们习惯地认为只要保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就业的增长也就自然而然得到保障。实际上,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常常并不导致相同的就业增长。据亚洲开发银行估计,20世纪80年代,中国每增加1%的就业岗位需要经济增长3%。到了90年代,就业岗位每增加1%,经济则需增长7.8%。“高增长低就业”会加剧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甚至有可能扩大社会不公平的矛盾。辽宁经济增长与就业的非一致趋势已经显现,经济增长不能带来就业的同步增长,并且就业弹性与全国的平均水平差距很大。  相似文献   

8.
"奥肯定律"是经济学最可靠的定律之一,但在中国却出现了"奥肯悖论",即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不平衡,增长模式出现了"就业排斥",这造成了增长结果并非是公平、合理增进全社会成员福利的。而破解"奥肯悖论"的根本策略应是建设"就业友好型"的增长模式,应制定和执行独立的就业促进政策,鼓励中小企业、第三产业和非正规就业。  相似文献   

9.
《重庆经济》2007,(2):15-17
一、重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 一般而言,经济增长水平越高,就业增长的水平也越高。就业弹性系数的变化能够反映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但对重庆现实经济运行的实证分析表明,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与传统认识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10.
透视经济高速增长与失业高踞不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政府为了解决就业问题,大力发展生产,努力推动积极的就业政策,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就业增长弹性却在下降,城镇登记失业率不降反升。如何辨证地认识目前这种经济高速增长,失业率亦在增长,就业压力日益严重的形势,转变发展观念,将"就业优先"放在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更  相似文献   

11.
曾鸿  耿源 《科技和产业》2022,22(11):280-283
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战略目标下,为了对四川省三类产业碳排放规模进行分析,选取四川省三类产业2005—2019年的数据,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四川省三类产业的就业结构与GDP增速对碳排放规模的影响。结果表明,四川省三类产业的就业结构、GDP增速对碳排放规模的影响都十分显著,三类产业的自发碳排放规模也存在一定差异。最后根据结论提出促进绿色就业和鼓励新型能源发展来减少碳排放规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从1978年的改革开放开始,中国进入新一轮经济转型。新一轮经济转型首先从经济体制改革出发,逐步实现了从计划到市场的转变,当然其中还包括经济结构的调整等一系列经济与社会的变革。本文揭示了经济转型时期高增长、低就业的客观现实,分析了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高增长、低就业的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陈嘉逸  郭友群 《特区经济》2007,225(10):41-42
本文采用协整分析方法对广东省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证明进口贸易对于广东省的经济增长不仅有直接的贡献,并且还会通过一系列动态转换过程间接作用于经济的长期增长。  相似文献   

14.
李文菁 《特区经济》2007,(12):40-41
文章分析了广东省经济增长过程中就业增长六个方面的特征,结果发现:广东省就业人数增长率变化轨迹与经济增长变化轨迹基本一致;广东省就业弹性27年来先下降后提升,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度依然偏高;制造业和新兴服务业是安置就业大军的主战场;民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就业安置的主渠道;珠三角地区仍聚集了过半就业人员;就业人员文化素质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就业出现了新形势,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开始有学者对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证明"奥肯定律"在我国失灵,由此出现了"奥肯悖论"、反"奥肯定律"之说。黑龙江省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有不同于国际上及全国总体情况的特殊性和特定规律,对此进行研究可为黑龙江省经济增长战略,经济发展模式,就业政策的制定,解决就业问题的策略等提出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6.
张照 《改革与战略》2009,25(12):82-84
金融危机当前,促就业、保增长是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结合最新资料分析,相对于我国非营利组织的起步状态,非营利组织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是推动经济发展和解决人口就业的重要部门。发展非营利组织必然可以有力地促进我国的就业工作,特别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从而有效地应对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17.
利用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研究了江苏省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经济发展和就业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检验结果说明第一产业产值不是第一产业就业的格兰杰原因,但是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是第一产业产出的格兰杰原因。第二产业的产值是第二产业就业的格兰杰原因。第二产业的就业不是第二产业产值的格兰杰原因。第三产业就业和第三产业的产值互为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系统角度,构建地区就业格局演变模型,解构就业数据,研究中部地区就业格局演进轨迹。结果表明:中部就业自然增长率演进方面,23年前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能解释轨迹演进的86%,历程为:1981-1984年为"V"形,1987-1996年为复杂波动,1996-2011年为"长U"形,2012-2015年为低幅波动,2016-2020年由4.47升至5.66,并在2021-2030年下降并维持在4.00以上,中部用工荒在2016年进入潜伏,2024年左右爆发。中部内部就业格局演进方面,直至2011年,除1983年与1985年外均为拥塞,2012-2015年缓解明显,2016-2021年却逆转加重,2021-2030年不断缓解但无法解除,因而中部内部很长时间内仍存在就业难。中部内外就业格局演进方面,1979-2003年中部吸纳西部劳动力的同时并向东部、东北转移劳动力,2003-2011年中部、东部、东北则为竞争,2003年中部出现"恐慌式用工荒",至2011年"恐慌"仍在扩散。  相似文献   

19.
Outward FDI and Local Employment Growth in Italy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Using several data sources, we assess the impact of Italy’s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on local employment growth between 1996 and 2001 for 12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and 103 administrative provinces. Our main result is that, controlling for the local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area fixed effects, FDI is associated with faster local employment growth, relatively to the national industry average. We also find that employment in small plants is not negatively influenced by higher levels of FDI. Our findings do not support therefore the idea that FDI is detrimental to local employment growth in the home country. JEL no.  C21, F21, F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