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PTA增长迅猛 MEG仍需大量进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TA(对苯二甲酸)和MEG(乙二醇)是聚酯涤纶行业的主要原料,在下游聚酯涤纶行业产能不断扩张的背景下,PTA和MEG仍需要进口相当数量才能满足生产。据中国化  相似文献   

2.
新形势下面临的困局 过去30多年,我国涤纶产品从无到有,发展迅速.特别是过去10年,涤纶产能年均增长约13%.产能增长的同时,伴随而来的还有更加激烈的竞争. 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近年来,我国化纤常规品种产能很大,行业长期处于低负荷运行.2010年以来,我国涤纶行业进入新一轮扩能周期,特别是长丝设备,受制造周期限制更是供不应求.2011~2012年,我国聚酯产能连续两年均扩能500吨左右,预计2013年聚酯扩能仍不低于500万吨.  相似文献   

3.
自2001年国家取消聚酯及涤纶长丝、短纤行政审批及市场准入限制后,一大批低投入、短流程、直纺聚酯及涤纶长丝、短纤生产线陆续开出,并且在建或拟建厂家势头甚猛,以涤纶长丝为例,到2003年底国内生产总量达574.22万吨,国内纺织业对各类轻纺原料包括涤丝长丝需求明显上升,致使涤纶长丝社会生产总量迅速扩张,然而在涤纶长丝高速发展的同时,由于产业发展不均衡,到2004年,一些问题尤其是原料PTA、MEG的极高对外依存度变得十分突出,再加上全球性能源紧缺,我国电力供应紧张等因素,造成今年涤丝价格高位运行已成大势所趋,涤丝平均价位极有可能创…  相似文献   

4.
随着打击走私、规范进口工作的深入,走私及以来进料加工等形式进入我国境内而未返销的变相走私聚酯和涤纶纤维得到了有效控制,聚酯切片、涤纶短纤、腈纶、粘胶短纤五大品种被列入加工贸易进口禁止类和限制类商品目录。这些都有利于国内聚酯和涤纶市场的发展,行业自律也有利于抵制进口,如国内主要企业在聚酯切片联合报价时,很多情况下都考虑到把进口量压到最低限度。 随着我国政府打击走私力度的加强,走私及变相走私活动已有所收敛,但国外化纤产品的倾销对我国化纤产业的冲击越来越明显和严重。去年底我国与一些主要聚酯产品生产国签…  相似文献   

5.
聚酯小知识     
PX(对二甲苯):是对石脑油加氢催化重整,并经过多道工艺流程产生的,是生产PTA的主要原料。PTA(精对苯二甲酸):是PX跟氧气反应,生成TA(对苯二甲酸),然后再经过加氢精制提纯,生成PTA。PTA是聚酯的主要原料之一。聚酯:是PTA和MEG(乙二醇)配成浆料,经过酯化反应、缩聚等工艺过程,变成聚酯熔体。此时,既可以切粒变成聚酯切片,也可以直接熔化进行纺丝,变成涤纶短纤维、涤纶中空纤维、涤纶长丝等。聚酯应用领域相当广阔,是涤纶化纤产品以及非纤产品的原料。长丝:分直接纺长丝和间接纺长丝。直接纺长丝是由聚酯直接熔化进行纺丝产生的,属当…  相似文献   

6.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对国际关联度较高的中国化纤业造成了很大冲击,为了梳理2009年化纤各分行业的运行情况,《纺织服装周刊》开设回眸2009系列报道专栏,从全年的价格变化情况、影响因素、后期展望等角度分别梳理涤纶短纤、涤纶长丝、粘胶短纤等几个有较大波动的行业。  相似文献   

7.
制约聚酯行业发展的仍是聚酯原料,我国的聚酯原料缺口仍然很大,对进口货的依存度很高。2002年PTA的进口依存度达到63.6%,MEG的进口依存度达到70.8%,PTA、MEG的进口量也不断增加,预计2003年全年的进口量仍会比上年有较大幅度提高。2004年国内PTA和MEG供应紧张的局面会继续加剧,国内供应缺口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8.
发展目标:建立化纤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到2015年,废旧聚酯产品、化纤面料服装等回收利用规模达到700万吨。近十年来,化纤行业积极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以废旧聚酯再利用为主的循环经济产业规模快速增长,技术产品水平不断提高。再生聚酯纤维,是指利用回收的废旧聚酯瓶片、聚酯块料、涤纶废丝等原料加工成的纤维,主要生产三维卷曲中空纤维(3D~15D),棉型、中长型涤纶短纤维,及涤纶长丝、再生瓶片等。这些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大量替代了原生产品,有效缓解了我国石油资  相似文献   

9.
桐昆集团:PTA项目将缓解原料压力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聚酯和涤纶长丝制造为主业的大型民营企业,作为国内涤纶纤维制造业中的龙头企业,截至目前,桐  相似文献   

10.
我国涤纶行业的差别化率在过去几年有了很大提高,已经达36%。国外现有的大部分差别化涤纶产品我国已经能够生产,目前已有27大类新产品转入批量生产,超细旦、高收缩、阳离子染料可染聚酯、多功能复合混纤复合长丝等发展迅猛。我国在超细纤维纺丝技术、各种截面纤维纺丝技术、微小粒子混合纺丝技术、聚合物改性技术、复合纤维技术等新合纤开发的关键技术攻关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