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近年来,全国各地特色小镇建设热潮涌动,从特色构建要素方面来看,文化特色是最基础、最广泛、最深厚的特色之一,诸多特色小镇因其独特的自然资源、历史遗迹、文化遗产而享有盛名。本文以文化生长理念为依托,分析文化资源要素构成,探索特色小镇"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模式,进而构建文化生长体系,提出生长依托、产业带动、功能协同、空间复合四个方面的文化生长对策。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隆力奇养生小镇为例,剖析了文化建设如何促进特色小镇四位一体地协调发展,并就特色小镇文化建设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升特色小镇文化建设效率。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绵阳特色小镇建设内涵、现状,理解特色小镇实施中存在缺乏产业优势、缺失必要社会功能、同质化倾向、机制僵化等问题。因此在绵阳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应坚持产业特色、功能完善、文化挖掘、政策创新的基本策略和路径,实现以绵阳特色小镇建设为抓手,围绕小镇的"特"做文章,推动乡村经济健康发展,实现乡村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4.
以文兴业:文旅融合时代下旅游特色小镇建设路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如今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旅游特色小镇通过挖掘地方资源,将其激活、价值延伸、变现,在繁荣文化旅游市场的同时,实现了地方产业转型与升级。而"千镇一面"、文化内涵薄弱、区域联动不足也暴露出部分旅游特色小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文旅融合时代下旅游特色小镇差异化建设创新发展的路径应立足内容为王,进行差异化小镇I P打造,要"以文兴业",书写独特的产业故事和小镇故事,并通过深入探究游客文化心理,进行产品与服务的特色打造,推动消费者在旅游特色小镇获得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科学规划布局,系统化联动小镇开发,从而真正实现旅游特色小镇I P高质量的开发与打造。  相似文献   

5.
特色小镇是城乡产业发展的新模式,集聚地理条件,产业优势,对于实现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特色小镇作为经济平台,结合历史文化进行产业定位,对于徐州特色小镇可开发资源进行分析,并向资源开发与文化融合提出建议,希望论文内容对促进特色小镇建设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文章顺应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趋势,结合当前国家大力扶持的特色小镇建设,通过对以文化创意产业为核心的特色小镇生态系统建设进行科学深入理论探索,力求以创变之举突破东北老工业基地"瓶颈"难题,打造开放、绿色、共享的宜居城镇,从而推动城市创新驱动战略的有力实施。  相似文献   

7.
特色小镇是一种全新的战略发展模式,能够对当前经济新常态进行引领,也是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实践的平台和载体。特色小镇建设要借助新观念、新视角、新路径,积极进行建设方式的探索和实践,结合各种元素,进一步推进特色小镇实践探索。特色小镇内涵极具特色,其功能极为丰富,集合"产业、城市、人文"为一体,推进了我国乡镇经济建设与文化发展。在政府的引导下,我国特色小镇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8.
为发展甪直模具特色小镇的旅游文化,文章对小镇的旅游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对甪直模具特色小镇的现有龙头企业、智能试模"4S"中心、创新创业环境和城市经济进行分析,提出古镇文旅和生态农旅的概念,对小镇的文化旅游建设进行整体的规划,包括相关的设施配套、公共服务和旅游路线等,激活甪直模具特色小镇体制活力。  相似文献   

9.
蔡利 《现代商业》2023,(1):31-34
目前我国的旅游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随着旅游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以旅游为主的特色小镇应运而生,而如何促进特色小镇文化旅游深度融合,让文旅融合助推特色小镇的经济发展,成为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芙蓉镇特色小镇不仅拥有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资源,还有便捷的交通条件,随着张吉怀高铁的开通,芙蓉镇区位优势更加凸显,这些都为芙蓉镇特色小镇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在建设过程中也显现了旅游内涵挖掘不深、旅游与文化、农业融合不够、旅游服务品质不高等问题,因此深度挖掘芙蓉镇特色小镇文化内涵,全力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将“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发展思路贯穿在芙蓉镇特色小镇建设中,通过旅游拉动地方经济发展,以“一业兴”带动“百业旺”,助推芙蓉镇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0.
<正>规划建设特色小镇是浙江在新常态下作出的创新发展战略。自去年启动建设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和张高丽副总理等中央领导高度肯定特色小镇,有关部委大力支持特色小镇,市场主体高度关注特色小镇,各级媒体持续点赞特色小镇。一、浙江的特色小镇"特"在内涵气质(一)特色小镇有特定的内涵浙江的特色小镇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镇",也不是产业园区的"区",风景区的"区"。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面向未来,聚焦支撑浙江长远发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特色小镇在浙江诞生以来,浙江始终坚持"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体制新而活"的内涵,生产、生活、生态、生意"四生融合"和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四位一体"的建设理念,走出了一条符合浙江实际、具有全国首创意义的特色小镇发展新路子,成为了浙江的"金名片"。回顾浙江特色小镇的创建历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做法:  相似文献   

12.
"慢城"思维非常适合苏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苏州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慢城"理念下,苏州新型城镇化发展迈向新台阶的进程中,如何实现"人"的城镇化,让市民共享绿色生态产业和生活环境带来的成果,是保护传统文化、延续历史底蕴的必经之路。立足于苏州地域文化特色,对"慢城"理念的内涵、苏州旅游小镇建设中如何融合"慢城"思路,打造绿色、可持续的特色小镇建设进行了分析,并从人文、寺庙、文学、水域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3.
"特色小镇"发展是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经济与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式。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要加快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本文从特色小镇的界定入手,梳理了相关文献,提出了"特色小镇"建设的特色内涵和产业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4.
特色小镇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一种模式,在旅游需求多样化和产业融合发展的要求下,许多小镇纷纷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优势产业结合打造旅游特色小镇。文章分析广西特色小镇建设情况及广西山葡萄酒产地的具体特点,提出都安瑶族自治县和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打造旅游特色小镇的路径:依托现有小城镇特色资源,彰显民族文化魅力;夯实山葡萄酒企业主体,促进品牌升级壮大;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旅游服务能力;吸引当地人力资源,参与旅游特色小镇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正面临着经济转型及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的新局面。自2016年开始,各省市积极响应了国家构建特色小镇的号召,加入到"特色小镇"构建大军中,特色小镇主导产业选择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运用主导产业定位理论,以嘉兴市桐乡市濮院镇特色小镇为案例,就打造桐乡毛衫时尚小镇主导产业展开实证研究,剖析了特色小镇选择主导产业的影响要素,以产业视角出发,为构建特色小镇的战略规划提供一种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6.
《品牌》2019,(15)
近年,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经济总体增速逐渐放缓,党中央结合我国现有国情创造性地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在中央号召下,各地方政府结合五大理念内涵将特色小镇建设作为城乡转型升级、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和结构优化的一块"跳板"。黑龙江省为适应小镇转型发展,从新理念核心内涵出发优化产镇融合,将把理念精神贯彻到特色小镇产镇融合实践的全方面以谋求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7.
《品牌》2019,(15)
近年,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经济总体增速逐渐放缓,党中央结合我国现有国情创造性地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在中央号召下,各地方政府结合五大理念内涵将特色小镇建设作为城乡转型升级、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和结构优化的一块"跳板"。黑龙江省为适应小镇转型发展,从新理念核心内涵出发优化产镇融合,将把理念精神贯彻到特色小镇产镇融合实践的全方面以谋求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特色小镇已走过四年历程,经历了从"遍地开花"到"务实发展"的过程,出现了诸如"梦想小镇""云栖小镇"等优秀的特色小镇,也出现了房地产倾向严重、缺乏特色小镇建设质量评价机制等问题。那么,特色小镇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本文从学术和实践两个层面对特色小镇的理论研究及政策实践经验进行梳理,总结小镇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解决思路以及确定性结论,从而推论出特色小镇未来的发展方向。研究表明,特色小镇具有三个去向:一是以产业为基础,形成独特的产业生态;二是特色小镇将超越景区化;三是特色小镇质量将更加优化。  相似文献   

19.
甪直镇是一个独具江南水乡文化特色的千年古镇,随着多轮经济的发展,已经形成兼有生态农业、先进制造业、文旅产业共存的宜业、宜居、宜游特色的城乡复合型小镇,2016年甪直镇以模具产业优势成为全国首批特色小镇,开启了模具特色小镇建设新征程。本文从"全域游"视角出发,剖析甪直特色小镇的旅游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甪直镇需结合全域经济、产业、文化和生态发展的需求,主动从工旅融合、文旅融合、农旅融合等方面入手,精准开发、优化全域旅游资源,提供多样化、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和体验,同时加强基础旅游设施配套和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旅游全要素品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需求,实现甪直全域产业经济跨越式融合发展,以期为甪直镇及其他特色小镇的建设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郭淑宁 《商场现代化》2007,(14):308-309
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为了保证国有商业银行改制成功,如何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金融企业文化己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话题。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才是有生命力的企业文化。正在经历体制变革的国有商业银行建设健康的企业文化,必须深入研究其文化特征,以培育一种与其背景及独特内涵相符的、有自己特色的金融精神,其文化特征包括中国特色、国企特色、行业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