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字号的挖掘、保护与建设和发展是目前国家商务部工作的重点,世一堂是黑龙江省首批通过老字号认定的企业之一,其品牌建设的经验值得借鉴。本文通过对世一堂老字号品牌的经营理念与发展历程的分析,对世一堂老字号品牌建设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老字号新选择 北京同仁堂连锁药店是著名的老字号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旗下的药品零售连锁经营企业,也是同仁堂面向国内外市场的窗口。从2001年成立至今,它有百余家连锁店,在多个城市设有配送中心。 企业规模不断扩大,门店增多,连锁结构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这样一来,同仁堂连锁药店在管理和经营上都出现了问题。比如  相似文献   

3.
肖苏 《江苏商论》2009,(12):51-53
在餐饮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一大批苏州"老字号"餐饮企业经营情况持续低迷,有些甚至破产。因此苏州"老字号"餐饮企业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不断进行开拓创新就显得尤为必要。体验营销,正为这个充满体验的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本文在深入分析体验营销理论的基础上,对苏州"老字号"餐饮企业发展提出若干营销策略,从而有利于苏州"老字号"餐饮企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增加型号大的鞋"北京的老字号是古都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是北京重要的历史记忆和精神财富。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为保护、弘扬老字号,曾多次做过指示。谭家菜是著名的官府菜,已有百余年的历史。1954年,周恩来总理指示:"一定不要让谭家菜失传。"1957年,他到雷蒙定制服装,嘱咐雷蒙不要把海派西服特色丢掉。1968年,周总理宴请巴基斯坦贵宾,也特别鼓励又一顺名厨杨永和,要把高超的清真菜肴烹饪技艺毫无保留地传给下一代,"不致失传"。  相似文献   

5.
在会展行业这个大观园里,一年四季,3000多个展会,可谓是红了樱桃,又绿了芭蕉。在这个大观园里,除了广交会这样的风华百届的"中华老字号"外,一些热点题材展会也脱颖而出,北京金博会三年磨出"中国金融第一展"利剑,文化创意博览会一鸣惊人,中博会受中外中小企业热捧,新产业催生新展会,一批展会黑马正异军突起。  相似文献   

6.
《商》2015,(13):102-104
广州老字号"皇上皇"从创建至今,见证了广州沦陷,经历了十年"文革"动荡,从私营到国营再到改组上市,七十余年还在蓬勃发展,无疑是有它的独特优势的,但它也存在着品牌传播投入不足、区域差异不够淡化、营销方式过于单一等方面的问题。为此,通过梳理"皇上皇"的历史变迁,探讨其品牌优势与问题,不但可以推动自身健康发展,而且也可以为本土其它老字号的复苏和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7.
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经我国商业主管部门评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有1600多家,其中经营十分困难者占70%,勉强维持经营者占20%,蓬勃发展者仅为10%。如此蓬勃发展者少,步履维艰者众的现实状况,不能不说是让人十分痛心的事实。中华老字号企业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是打造民族品牌的重要力量。其有形的商品与无形的商品经过百余年甚至是数百年的发展,已经在人们的心目中形成了独特的,甚至是不可磨灭的品牌形象。众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在时代的变迁和商海沉浮中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损失,也是现如今打造民族自有品牌所缺少的一份重要力量。挖掘与发扬传统文化,传承与打造民族品牌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关键时刻。当然,就中华老字号的沉沦与消亡,崛起与复兴,为数不少的关心传统文化和老字号企业发展的专家、学者、企业掌门人都在进行积极地探讨与研究,并为之奋斗着,以期为中华老字号的崛起与复兴找到一条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8.
张宇宁 《现代商业》2012,(15):29-30
沈阳是一座充满着帝王之气的文化名城,在漫长的二千三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留下许多的老字号商业如今依旧在见证着沈阳的发展。但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多元化市场经济体制给我国原有商业老字号店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商业老字号的保护与合理的开发利用迫在眉睫,它的保护和营销创新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9.
中国"老字号"企业,是在漫长的市场经济竞争历史中脱颖而出的一棵"常青树"。然而,纵观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成就,不断被激发的市场经济活力一直在冲击着传统工商业的发展,当年的"老字号"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呈现出的弊端与遇到的发展难题也有目共睹。"老字号"企业营销能力的培育手段与方式过于传统,市场站位过高,难以放下昔日身段,存在着"吃老底"等拖慢企业营销能力增强的老旧思想观念;而产品创新能力的不足,使"老字号"的营销能力提升步调略显疲乏;"老字号"品牌对国际化扩张的意识淡化也在直接或间接地削弱"老字号"企业的营销能力。针对中国的"老字号"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瓶颈与困难,亟待营销能力的增强作为其发展的一剂"强心针",来成就国家品牌,赶乘我国国家品牌计划的"军舰"。  相似文献   

10.
"中华老字号"餐饮企业在经历了长时期的发展之后,建立形成具有良好知名度的品牌。随着餐饮企业品牌化经营的发展,"中华老字号"这一金字招牌在经历了一段萎靡时期之后,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在餐饮行业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文章围绕"中华老字号"餐饮企业,对其品牌价值进行分析,探究其对于新时期餐饮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随着特许加盟行业的快速发展,很多"老字号"希望通过这种加盟方式,获得更大的市场业绩。而很多"老字号"的追随者,也希望能够通过加盟"老字号",创立自己的第一份个人事业。然而,面对市面上数量巨大情况各异的"老字号"群体,加盟者更需要用自己的慧眼,看清这个鱼龙混杂的市场。NO.1警惕假"老字号"。由于以前"老字号"缺乏法律意识,对于自己的企业商品和商标的重视程度不够,出现了大量与其相似的"老字号"。如"王麻子"刀剪铺随处可见,每家都说自己是真正的王麻子后代,如"王麻子"、"老王麻  相似文献   

12.
明洁 《江苏商论》2007,(11):11-13
"中华老字号"企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是我国民族经济发展史中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2006年11月,商务部公布了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名单,由此可见国家对"老字号"企业的重视。本文对江苏省宁、苏、锡部分城市"老字号"企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制约其发展的内外部因素,并进一步提出了江苏"老字号"企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北京商业》2009,(2):35-38
“张一元”是具有百余年历史的北京著名老字号茶庄。开业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创始人张昌翼,字文卿,安徽歙县人。商号取自“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该店隶属宣武区副食公司,曾先后更名为“红旗茶庄”、“闽春茶庄”。1982年恢复老字号“张一元”。1992年,成立北京市张一元茶叶公司。  相似文献   

14.
同仁堂药店是北京著名的老字号药店,也是闻名全国的大型药店。长期以来,同仁堂药店在严格的管理体制下,佳绩频频,营业额稳居同行业之前列。近年来,随着业务的发展,同仁堂药店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经营品种由原来的4000多个品种增加到近10000个品种,并新扩建了5000多平方  相似文献   

15.
分析当今市场现状,以及中华老字号发展状况指出"老字号"品牌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并运用SWOT矩阵,对比"中华老字号"与国际品牌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及劣势,为其发展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 山西流传一句老话:杏花村里老白汾,太原城内六味斋。太原"六味斋"是始创于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其生产的酱肉制品是三晋名吃,其中最负盛名的酱肘子曾是宫廷贡品。但20世纪90年代初,"六味斋"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当时该企业拥有总资产1100万元,而负债却高达1700万元,企业濒临破产。1997年"六味斋"改制后,围绕发展这条主线,通过改革创新,该企业一步一个台阶,使"百年老字号"重又焕发了青春。  相似文献   

17.
<正>一、中华老字号是品牌集群1.中华老字号,作为企业,它是众多企业中具有"特殊身份"的企业集群。所谓"特殊身份"主要是指,中华老字号这个名字,既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老企业,也不是经过评选、评比授予的荣誉称号,而是依据它的建店年限及其他特定条件,  相似文献   

18.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能拯救老字号品牌的,一定是老字号自己稻香村最终还是公开道歉了,这对稻香村来说是一次深刻的教训。在通报会上,稻香村董事长毕国才鞠躬道歉:"我心情沉重、深感愧疚。我不想借此更多地讲什么……"是啊,能解释什么、能辩解什么?作为一个"在消费者的关爱下成长发展起来的"老字号实在应该深刻检讨自己的不自爱、不自重。对于社会大众来说,这也是一件十分痛心的事。  相似文献   

19.
安惠民 《商场现代化》2012,(35):100-102
<正>一、两年来的工作近年来,中华老字号工作委员会在中国商业联合会的领导下,在各地商务部门、老字号协会、老字号企业的支持下,尽其所能,一方面与社会一切关心老字号的组织、人士共同呼吁政府重视支持老字号,呼吁社会关注老字号,呼吁媒体宣传老字号,取得一定效果;一方面履行服务宗旨,反映企业诉求,努力去做有利于促进老字号发展的各项工作。比如,一是与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地方政府、商务部门和老字号协会共同主办全国性的博览会、支持地方上办的区域性博览会,  相似文献   

20.
<正> 一、从里到外搞策划神似老字号好吃、价低,未必卖得动!怎样让"厚德福"酱肉畅销?口感刺激的熏酱食品市场广阔,长春虽然有多家熏酱食品生产厂家,但没有出现垄断市场的品牌和产品,"厚德福"只要能做出自己的特色,就一定能在市场上有所作为。特色从何而来?竞争激烈的食品市场品牌众多,而特色鲜明的老字号最为吃香,能不能通过策划让自己的产品神似老字号?赵德方通过从里到外的策划,实现了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