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发展概况】 1995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5亿元,比1994年增长1.6%。社会总产值达到4.8亿元,比1994年增长14.3%。农村经济全面发展。1995年,农业总产值达到6673万元,比1994年增长11.9%。农民人均纯收入953元,比1994年增长23.8%,31个小康示范村,人均纯收入全部突破1000元,其中有6个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700元。农业生产在遭受自然灾害严重侵袭的情况下,粮、棉、油及其他经济作物仍获好收成。粮食总产量4.5万吨,比1994年增长6.4%;棉花总产量183吨,比1994年增长1.2倍;油料总产量1451吨,比1994年增长1.1倍。全县荒山造林5736公顷;发展干鲜…  相似文献   

2.
农业经济:形势喜人不容乐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2002年以来,各地认真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民增收,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总体上是好的,可以概括为:农业生产平稳发展、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农民收入恢复性增长。(一)农业生产平稳发展1.粮食生产呈恢复性增长。我国粮食生产在连续3年下滑、两年大幅度减产后,2002年出现恢复性增长。全年粮食产量接近4.6亿吨,比上年增产500多万吨。粮食播种面积继续减少,但减幅趋缓。粮食继续增产,其主要原因是秋粮单产提高。分季节看,夏粮、早稻各减…  相似文献   

3.
【经济发展概况】 1995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5.8亿元,比1994年增长45%。农业总产值1.59亿元,比1994年增长26.5%;粮食总产量10万吨,比1994年增长24%。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2.56亿元,比1994年增长21.51%。乡镇企业总产值13.2亿元,比1994年增长24.9%;营业收入12.1亿元,比1994年增长19.5%。农民人均纯收入1209元,比1994年增长24.4%,净增244元。农村经济。大力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基本形成了粮食、林果、蔬菜、养殖业等4大主导产业,粮经作物面积之比调整到5:5,经济作物发展到18万亩,实现了人均1亩经济田,推进了求量农业向求效农业、温饱农业向致富…  相似文献   

4.
《河北财会》1991,(4):17-20
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对农业问题非常重视,我国农业生产有了巨大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农业生产关系进行了调整,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更是突飞猛进,以占世界7%的耕地基本上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粮食、棉花等主要农作物产量居于世界前列。河北省农业产值由1949年的20.31亿元增加到1989年的306.99亿元,增长了14倍多,粮食总产量从469.5万吨增加到2068.6万吨,增长3.41倍,然而由于历史的缘故、自然资源的限制和众多人口压力这一现实,我国农业生产的代需矛盾将长期存在。特别是近几年农业生产超常增长后,出现“虚脱”现象,1984年以来呈现徘徊局面,后劲明显不足,从长期看,我国农业生产形势相当严峻,农业基础地位尚很不稳固。  相似文献   

5.
农业 综述     
【1995年农村经济工作概况】 1995年,全省粮食总产量91.7亿公斤,比1994年增长3%;棉花总产量9万吨,增长7.1%;油料总产量22.3万吨,比1994年减产49.2%。肉类总产量61万吨,增长21.1%;禽蛋总产量36.1万吨,增长14.8%;奶类总产量29.3万吨,增长14%;干鲜果总产量10.6亿公斤,增长18.2%;蔬菜总产量54亿公斤,增长9.8%。当年造林40.5万公顷,育苗8.8千公顷,植树2.1亿株。乡镇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72.6亿元(现价,下同)比1994年增长34.8%;上交税金22.08亿元,增长64.29%;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08.3元,增长36.7%。1995年,中共山西省委、省政府把实现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6.
高春伟  赵岩萍 《活力》2013,(17):20-20
2012年,齐齐哈尔市农业委员紧紧围绕"加快五化进程"目标,全力推进农业十大工程,开拓进取,合力攻坚,实现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全市粮食总产实现268.9亿斤,同比增长25%,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797元,增长15.1%,创历史新高,粮食产量、农民收入实现了五连增,我市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市农委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粮食生产贡献奖,连续三年被评为省农业系统先进单位,获得了全市综合目标考核先进单位、第29届劳模大会先进单位、人民最满意机关示范单位、"关注民生、改善环境、服务发展"群众满意单位,农委党委还被评为全市创业创新创优先进基层党组织.  相似文献   

7.
经营规模问题的提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了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经济有了空前的发展,1986年粮食总产量达3900亿公斤,人均年占有粮食约400公斤左右。现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要搞好商品粮经营规模。  相似文献   

8.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三农"问题更加突出.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振奋精神,攻坚克难,积极探索新时期农业发展的新思路.坚持以农民增收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发展畜牧业、绿色食品产业,不断优化种植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出现了农民增收渠道拓宽、农业效益提高、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良好局面.2001年在遭受严重干旱的情况下,粮食总产量达到530亿斤,比上年增加20亿斤.预计全年农业增加值400亿元,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73元,结束连续3年徘徊或下降的局面,比上年增收125元,增长5.8%.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隆昌县在省、市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市农办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核心,调整产业布局,优化农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以打造全国水禽基地为突破口,积极构建农产品加工园区,推动县城经济发展。2005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5.88亿元,较上年(下同)增长9.9%;农业增加值9.64亿元,增长9.8%;农业产业化产值14亿元,增长18.6%;粮食产量达到26.59万吨,增长1.8%;农民人均纯收入3008元,增加300元。2005年我县农业总产值、农业产业化总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三项指标增幅名列内江市第一,农村经济发展居内江市领先水平。一、…  相似文献   

10.
如何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直是困扰粮食主产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德惠市是我国十大产粮大县之一经过十余年的艰辛探索和创新实践找到了破解这一难题的良方 这就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粮食增产而不增收农业大而不强迫切呼唤创新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德惠市是传统的农业大县80%的人口在农村农村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全市年粮食总产量由承包前多年徘徊的不足50万吨很快就增加到120万吨以上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仅靠出售低级原料和初级产品农…  相似文献   

11.
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工作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路明 《经济界》2001,(1):9-14
农业和农村经济在西部开发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国内有不少专家认为:东西部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农业、农村和农民上。其主要根据是,东西部居民之消费支出之比为1:0.85,而农民纯收入之比为1:0.5。从这个意义上说,东西部差距实质上又是城乡差距和工农差距。因此,在西部开发中要特别重视农业和农村问题。一、一个规律在起作用从1996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50453.5万吨以后,1997.1998、1999年都维持在5亿吨左右。这标志着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稳定提高一个新水平。而且,从1995年开始平均每年粮食生…  相似文献   

12.
今年上半年,攀枝花市各级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省委1号文件精神,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以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为重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一、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1—6月份,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好、增速快,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8.79亿元,增长10.1%,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5.34亿元,增长9%;农民现金收入人均达2339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25元,增长16%;农民纯收入人均1779元,增长205元,增长13%。(一)粮食面积稳定产量增加小春作物播面33.2万…  相似文献   

13.
一。饲料需求量将趋向增长。随着我国居民食物结构的改善,对肉、蛋、奶等动物食品的消费量将进一步增长,饲料需求量也会上升。我国从1978年以来,居民食物结构发生了如下变化:直接消费的口粮缓缓下降,间接消费的饲料粮继续上升。据统计资料分析,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提高10个百分点,可使粮食间接消费增加430万吨,特别是城镇居民食物结构变化更明显,1980~1995年,我国人均口粮消费由172.2公斤下降到111.6公斤,下降幅度为35.2%;而同期人均动物性食吕消费量由32.66公厅上升到42.6公斤,上…  相似文献   

14.
【经济发展概况】 1995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6亿元,比1994年增长21.4%;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33亿元,比1994年增长10%;地方财政收入1251万元,比1994年增长1倍;国税收入完成1480.2万元,地税收入6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64元,比1994年增长22%。农村经济全面发展。1995年,在全县范围内狠抓了增加投入、开展科技服务和抗旱自救等关键措施的落实,使农业生产在遭到特大持续干旱的情况下,取得了好的收成。农业总产值达到8491万元,比1994年增长12.1%,粮食总产量达到44249吨,比1994年增长0.7%,再创历史最好水平。农村产业结构经过调整,开始朝着…  相似文献   

15.
【经济发展概况】 1995年底,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1亿元,比1994年增长17.6%;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84亿元,增长24%;农村经济总收入8.04亿元,增长46.2%;粮食总产量75299吨,增长15.9%;农民人均纯收入1214元,增长35.2%。农业产业化开始起步。按照综合开发大农业的战略思路。全县大打“蚕桑、蔬菜、畜牧”3张王牌。新建桑园1.5万亩,栽植地埂桑200万株,取得一年建桑园数超过建国45年建桑园总和的好成绩。初步形成了以张村、端氏、固县等10乡为主的蚕桑生产基地;蔬菜生产方面,全县共投资350万元,兴建日光塑料大棚210栋,发展商品菜基地2000亩,提供…  相似文献   

16.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的淅川县,以建设"生态经济强县"为目标,着力发展经济效益高、生态效益好的优势产业,实现农业结构的升级优化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去年,全县优势产业产值达到14.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239元,同比增长5%.今年头7个月全县完成农业总产值10亿元,同比增长8%,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到达850元,同比增长9%.预计全年可实现农业总产值21.8亿元,农民人均收入可以达到1439元,比上年净增200元.  相似文献   

17.
以粮食深加工实现粮食安全的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解决我国粮食问题,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粮食加工业,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走工农互促的协调发展道路,这是新阶段促进农民增收和实现粮食安全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一、实现粮食安全要有新思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市场在农业资源配置中越来越发挥基础性作用,粮食生产在受到资源约束的同时,越来越受到市场需求的约束,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在市场进一步开放的条件下,解决农民增收和粮食安全遇到了新的问题。1.粮食生产越来越受制于价格惯性,但通过价格刺激粮食生产不仅代价高,而且空间有限。粮…  相似文献   

18.
【经济发展概况】 1995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78亿元,比1994年增长20.8%;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53亿元,比1994年增长17.7%;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1.13亿元,比1994年增长28.4%;乡镇企业总产值3.25亿元,比1994年增长52.6%。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11.5万吨,比1994年增长15.9%;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2.94亿元,比1994年增长56.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11元,比1994年增长39%。财政总收入达到2079万元,比1994年增长34.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396万元,比1994年增长40%。农业生产由传统型向产业型转变。畜牧生产突出实施“黄牛战略”,初步实现了“养牛耕田变…  相似文献   

19.
【经济发展概况】 1995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69亿元,比1994年增长19.6%。农业生产战胜严重自然灾害,农村经济继续稳步发展。1995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55205吨,果品产量达到1550万公斤,比1994年增长52.7%;烤烟产量达到2万担,创税270万元。大牲畜存栏20127头、羊12.8万只、猪2.6万头,分别比1994年增长9.1%、15.7%、25.8%。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1.13亿元,比1994年增长25%。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44元,分别比1994年增长16.6%和29.4%。工业企业在困境中发展,工业经济逐步走出低谷。199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6295万…  相似文献   

20.
关于今年全省农业农村工作形势和任务,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讲得非常明确和具体.各级农委一定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充分认识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和气象形势的不确定性,保持清醒头脑,积极主动应对,完善措施,狠抓落实,抓好两大建设(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推进两大工程(千亿斤粮食产能和新农村建设工程),实现两大目标(全省粮食总产达到850亿斤以上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