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商投资企业在税收上享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会计处理遵照《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和《外商投资企业财务管理规定》执行,其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遵守我国相关的法律制度。针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特殊性质,外商投资企业审计的重心应是防止少计收益,多计成本,虚减利润以少缴纳所得税。本文着重阐述的是审计人员对外商投资企业审计过程中应重点把握的会计问题。一、计账币及汇率外商投资企业尤其是独资企业往往根据其生产经营的需要,采用不同的外币作为记账币,选用的币种有美元、港币、日元等。包括人民币在内的其他币种在入账时,必须首先折…  相似文献   

2.
企业的外币业务,是指不同货币之间的折算以及用记帐本位币以外的货币进行的款项收付、往来结算和计价等业务。当前,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内外经济交流的日益增多,许多企业都有了涉外经济业务。这些企业的进出口和往来业务大都以外币计价结算,外商投资也总是以外币计量,这些外币都要折算为人民币记帐反映,而外汇牌价变动频繁,有关折算、记帐工作就比较复杂了,因而系统地学习有关外币业务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知识,已成为不少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财会工作者的普遍愿望;再加上我国于1994年初进一步改革了外汇管理体制,实行了汇率并轨,财政部也相应作出了《关于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后外币业务会计处理的规定》和《补充规定》(以下合并简称《规定》),使外币业务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又发生了许多变化,这种愿望就显得更为迫切。笔者有鉴于此,现根据自己学习《规定》的体会,将外币业务核算等有关问题,尤其是实际业务的会计核算方法,撰写成几篇简介,以供关心的同志们参考,如有不当,并盼指正。  相似文献   

3.
一、外币交易记账方法 《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以下简称《外币折算准则》)主要从记账本位币的确定、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以及披露等方面来对外币事项进行规范。在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上,《外币折算准则》仅介绍了统账制的会计处理方法。而我国金融保险企业由于外币交易频繁、外币币种较多,通常采用的是分账制。因此,《外币折算准则》应用指南规定:“对于外币交易频繁、外币币种较多的金融企业,也可以采用分账制记账方法进行日常核算。”虽然两种记账方法的程序不同,但是无论采用何种记账方法,外币交易折算产生的汇兑差额应该一致,并均计入当期损益。  相似文献   

4.
第三节汇兑损益的核算一、汇兑损益的概念汇兑损益指企业的外币业务折合为记帐本位币时因汇率不同而产生的记帐本位币的差额。这些差额具体表现在由于记帐汇率与帐面汇率之间或帐面汇率与帐面汇率之间的不同而产生的记帐本位币的增加金额或减少金额。例如,在外币折算中发生的折算损益,在货币兑换中发生的兑换损益等,都是因汇率不同而产生的汇兑损益。  相似文献   

5.
一、外币交易记账方法《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以下简称《外币折算准则》)主要从记账本位币的确定、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以及披露等方面来对外币事项进行规范。在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上,《外币折算准则》仅介绍了统账制的会计处理方法。而我国金融保险企业由于外币交易频繁、外币币种较多,通常采用的是分账制。因此,《外币折算准则》应用指南规定:"对于外币交易频繁、外币币种较多的金融企业,也可以采用分账制记账方法进行日常核算。"虽然两种记账方法的程序不同,但是无论采用何种记账方法,外币交易折算产生的汇兑差额应该一致,并均计入当期损益。  相似文献   

6.
肖正再 《广西会计》2003,(11):41-41
外币业务 ,从会计的角度来理解 ,就是用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所表现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及其变化的结果。因此 ,外币业务的折算问题 ,就是将外币所表现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及其变动的结果转化为以本位币进行计量 ,其实质是会计要素的计量问题 ,似应遵循历史成本原则和谨慎性原则。现行外币业务的折算 ,可归纳如下几点 :一是发生外币业务时 ,按交易日或期初的汇率折算计价入账 ;二是由此形成的外币资产和负债 ,在期末时 ,再按期末汇率调整计价 ;三是所产生的汇兑损益或计入当期损益、或作递延损益处理。上述三点的实质就是外币资产和外币负…  相似文献   

7.
外币核算知识问答1.问:企业怎样进行外币核算?答:涉及外币业务的企业,可以选定某种外币作为记帐本位币,但是编制会计报表的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外币与人民币的比率或比价为人民币比价或汇率。汇率有二个:记帐汇率和帐面汇率。①记帐汇率:是指企业在登记外币存...  相似文献   

8.
根据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在会计期间 (月份、季度、或年度 )终了必须计算汇兑损益,即对于各外币账户的外币期末余额,企业应按照期末市场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的金额,并将其与记账本位币账户中对应账户的期末余额进行比较,其差额即为本期发生的汇兑损益。关于汇兑损益的确定方法有多种, 2001年会计中级职称考试用书中采用了列式计算法。该种方法在每个外币账户发生的业务较少时比较简便,但在业务较多时就显得不够简洁了;同时,利用算式计算的结果有时很难确定正负符号,从而影响账务处理时汇兑损益及相关账户的记账方向。笔者在教…  相似文献   

9.
施金平 《财会通讯》2004,(11):75-76
1、中国。我国至今还没有有关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会计准则。为了满足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需要,我国在《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中对外币会计报表的折算方法作出了规定。(1)资产负债表。所有资产、负债类项目均按照合并会计报表折算日的市场汇率折算为母公司记账本位币;所有者权益项目除“未分配利润”项目外,均按照发生时的市场汇率折算为母公司记账本位币;“未分配利润”项目以折算后利润分配表中该项目的金额直接填  相似文献   

10.
当企业境外经营机构(包括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和分支机构)的记账本位币不同于企业的记账本位币时,需要将企业境外经营机构的财务报表折算为以企业的记账本位币反映的财务报表,并纳入企业的合并财务报表。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就是在上述折算过程中,由于财务报表的不同项目采用不同的汇率折算所产生的差额。企业会计准则对外币报表如何进行折算作了详细规定:①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项目,  相似文献   

11.
《财会月刊》2007,(1):23-23
一、即期汇率和即期汇率 的近似汇率根据本准则规定,企业在处理外币交易和对外币财务报表进行折算时,应当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反映;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  相似文献   

12.
一、各国会计报表折算方法 1、中国。我国至今还没有有关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会计准则。为了满足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需要,我国在《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中对外币会计报表的折算方法作出了规定。(1)资产负债表。所有资产、负债类项目均按照合并会计报表折算日的市场汇率折算为母公司记账本位币;所有者权益项目除"未分配利润"项目外,均按照发生时的市场汇率折算为母公司记账本位币;"未分配利润"项目以折算后利润分配表中该项目的金额直接填  相似文献   

13.
各种外币业务“汇差”核算的比较○云南大学刘汝燮马伟林吴涌企业发生外币业务时,由于币种之间的折合或由于汇率的变动,往往会使记帐本位币产生汇兑差额(以下简称“汇差”)。对于汇差的处理,由于外币业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一、与资本有关的汇差企业新投入资本时,有...  相似文献   

14.
一、对审计线索的影响,审计线索对审计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在手工会计中,审计线索包括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等会计资料。这些资料都反映在书面上,审计人员利用这些资料就能够从原始凭证开始,通过记帐凭证、报表与帐簿之间的会计数据的勾稽关系进行审查,通过这些可见的审计线索检查证、帐、表数据所反映的经济业务的合法性,通过每个会计人员手写笔迹的不同,确定每一责任人完成业务的正确性。总之,在手工会计中,会计人员对经济业务的详细记录都跃然纸上,审计人员所需的审计线索,都可以通过这些局面记录加以审计。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完全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顺查、逆查或抽查。但是,在电算化会计中,计算机的使用改变了会计记录的存储与处理,表面在如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5.
社会审计代理记帐的有益尝试──横峰县审计事务所为企业代理记帐纪实冯月姮也应进行一般性的审查。三、企业的损益是企业经营的最后成果,对企业的损益审计有同于对企业的财务收支审计、经济效益审计。企业的各项收入是否正确、真实、有无虚列或不列收入的问题,收费标准...  相似文献   

16.
外商投资企业审计的任务,是根据外商投资企业审计的职能和世界各国在一定时期对外商投资企业管理的要求而确定的。一、检查外企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一般通过企业内部检查系统、组织管理系统、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等实现。内部控制制度包括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两方面的内容。保护财产和保证会计资料的可靠性是会计控制的内容;促进提高经营效率和保障经营方针,实现经营目标则属管理控制的内容。检查内部控制制度,主要是看其制度是否存在,是否有效。审计人员评价外企内部控制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分析、研究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李翔 《财会通讯》2005,(11):41-41
一、外汇期货避险交易的会计处理当运用外汇期货交易套期保值时,买入、卖出的外汇期货合约应设置相应的本币及外币“应收(应付)外汇期货合同款”账户予以反映。其中,本币“应收(应付)外汇期货合同款”账户,应按买入、卖出时的期汇汇率折算记录;相对应的外币“应付(应收)外汇期货合同款”账户,应按照当日的现汇汇率折算记录。两者的差额直接计入“财务费用”账户,也可采用分摊的方式分摊计入“财务费用”账户。因外汇期货合约而产生的外币“应收(应付)外汇期货合同款”账户的期末折算差额,应根据被规避对象的不同进行不同的账务处理。交存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跨国经营公司得到迅速发展。为了全面综合反映跨国经营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需将以外币表示的子公司报表折算为以母公司所在国货币反映的报表,并据以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由于汇率的波动,给外币报表折算带来了风险。 一、会计风险 会计风险,也称外币折算风险,即指汇率变动对企业合并会计报表的影响。 跨国经营企业在报表合并中应如何进行外币报表折算,通常有四种方法可供选择,即现行汇率法、时间度量法、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和货币与非货币项目法。我国在《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中,对外币会计报…  相似文献   

19.
两笔收款“填”平七家往来帐的背后●邹本池最近,在对某企业实施资产负债损益审计时,两张看似正常,也基本符合会计记帐原则的收款凭证引起了审计人员的注意。1996年4月,该企业两张连号收款凭证,分别收到款项43,771.23元和122,228.77元,挂帐...  相似文献   

20.
外币业务是以记账本位币以外的其他货币进行款项收付、往来结算和计价的经济业务。具体包括购买或销售以外币计价的商品或劳务;借入或贷出外币资金;取得或处理外币计价的资产,承担或清偿以外币记价的负债。外币业务的账务处理有外币统账制和外币分账制两种方法。外币统账制是指在发生外币业务时,即折算为记账本位币入账。外币分账制是指在日常核算时以外币原币记账,分别币种核算损益和编制会计报表;在资产负债表日将外币会计报表折算为记账本位币表示的会计报表,并与记账本位币会计报表进行汇总,编制企业整体业务的会计报表。我国绝大多数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