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权威观点     
《中国石化》2006,(3):82-82
“十一五”石化业应坚持四大导向;成品油价格改革引人注目;我国能源法体系框架研究课题将于3月底初步完成;国家发改委:炼油工业应谨慎安排新布点;今年起我国对进口乙烯免征进口关税。[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2007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规划指出,“十一五”时期要加快建设油气基地。按照“挖潜东部、发展西部、加快海域、开拓南方”的原则,通过地质理论创新、新技术应用和加大投入力度等措施,使2010年全国原油、天然气产量分别达到1.93亿吨和920亿立方米。作为实现“十一五”发展规划目标的保障措施之一,要加快政府石油储备建设,适时建立企业义务储备,鼓励发展商业石油储备.逐步完善石油储备体系。  相似文献   

3.
我国炼油能力的布局必须统筹兼顾,全国一盘棋。在石油资源国纷纷发展炼油能力、减少原油出口的大趋势下,我国炼油工业的发展和布局更需从长计议。在运用大型线性规划优化系统对我国现有炼油布局及市场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炼油布局调整的思路。在原油开采(进口)、运输、加工、销售的整个产业链上,“流向”起着重要作用,炼油企业的原料进厂和产品最终销售到市场的加权平均成本,最低者最具竞争力。预计到2020年我国需要较2006年至少增加2亿吨/年的原油加工量;东北、西北地区原油加工能力大量过剩,为发展下游化工而扩能的总增加能力应控制在1000万吨/年以内;华北地区是消化东北地区过剩成品油的最理想地区,不宜扩能;西南地区在原油资源落实的情况下,到“十二五”末可增加3000万吨/年的炼油能力;中南地区具备增加炼油能力的优势条件,可增加3000万吨/年左右;华东地区是成品油缺口最大的地区,2020年较2006年至少应增加1.3亿吨以上。  相似文献   

4.
加强石油储备是应对石油供应风险的有效方式之一。世界各国的经验证明,完整而科学的石油储备体系不仅包含原油储备,而且应包含成品油储备。新近出台的《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已将成品油储备纳入发展战略。借鉴国际经验,立足现实国情,我国应发展中央、地方、国企以及民企共同参与的四级成品油储备体系。改革成品油进口专营权和成品油价格管理体制是推进成品油储备健康发展的关键性制度因素。  相似文献   

5.
2015年中国炼油能力首次下降,总能力为7.1亿吨/年;原油进口权和进口原油使用权向地炼放开,原油加工量小幅增长,开工率维持低位;成品油净出口进一步增加,逼近2000万吨/年;低油价下炼油毛利显著改善.“十三五”期间,中国炼油工业发展需特别关注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放缓炼油能力增速,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努力化解产能结构性过剩;二是继续推进油品质量升级,继续进行结构调整和优化,大型化、炼化一体化、智能化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三是多元化市场主体格局将进一步发展,竞争将更趋激烈;四是节能减排压力进一步加大;五是全面配合“一带一路”建设,加快炼油业“走出去”步伐.  相似文献   

6.
我国炼油工业发展“十一五”回顾与“十二五”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云  朱和 《国际石油经济》2011,19(5):19-26,112
2010年底,我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5.04亿吨/年,同比增长6.8%,总能力居世界第二位。全年炼油装置基本保持在高负荷运行,2010年国内原油加工量为4.23亿吨,累计成品油(汽、煤、柴油)产量为2.53亿吨,同比分别增长12.2%和10.8%。"十一五"期间,我国炼油业实现了原油加工量和成品油产量的双增长,炼油布局进一步调整优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节能减排工作进一步推进,油品结构调整取得进展,替代燃料发展取得新突破。"十二五"是我国炼油工业转变发展方式、由大走强的关键时期。炼油总规模将继续扩张,炼油能力将突破6亿吨/年,原油加工量和成品油产量将持续上升,炼油装置结构和布局将进一步调整优化,千万吨级炼厂将增至30座左右,油品质量进一步升级,外资权益能力进一步上升,炼油工业的市场主体多元化格局将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产品标准将不断提高,节能减排工作继续深入;生物燃料等替代能源将在科学、规范、有序的基础上得到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7.
刘初春  王杰  郎岩松 《国际石油经济》2015,23(3):18-23,109,110
近年来,随着我国炼油能力的快速提高,炼油产能过剩的问题凸显。为了保持炼厂运行的经济性、缓解国内成品油消费结构与产能结构不匹配问题、提高炼油企业竞争力,我国原油加工贸易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国家经济形势、成品油供需结构发生变化,现行原油加工贸易管理政策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原油加工贸易的需要:不合理的税收政策导致产品竞争力降低、企业负担重和加工贸易结构畸形;来料加工比重过大导致炼油企业税收流失;配额管理的限制不利于缓解国内供需矛盾,还影响出口灵活性等。建议对进料加工出口成品油暂缓或取消征收消费税和增值税;放宽出口配额管理;加快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接轨步伐,通过市场手段调节产品流向等,以促进我国原油加工贸易合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世界炼油工业结构调整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炼油工业加快了结构调整的步伐,主要表现在:生产装置和炼油厂大型化、基地化,产业集中度提高;工艺装置构成更加适应原油的重质化与劣质化,深度加工能力明显提高;生产清洁燃料的手段日臻完善。世界炼油企业结构调整和装置构成的变化,应当引起我们充分重视和深入思考。我国应该坚持基地化、大型化发展方向,提高产业集中度;炼油和石化工业发展应坚持老企业改造的道路;装置结构必须适应含硫原油加工和交通运输燃料及石油化工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独山子石化有着70多年的炼化发展史,从三口大锅起家,到330万吨原油加工能力.再到600万吨原油配套,再到1000万吨原油加工能力。从单纯炼油型企业,到炼油化工一体化企业,再到建设国际一流石化基地.独山子石化的发展走过了一条和谐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信息     
《中国石化》2007,(6):85-85
中东进口原油将注入舟山战略储备基地;中科院中国石化拟全面合作;中国石油5年投400亿开发南堡油田;“十一五”期间石化装备七大发展趋势;阿曼伊朗签署石油天然气合作备忘录;伊朗南部新发现超过36亿桶原油。[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国石油相继建成了大连石化、大连西太平洋石化、兰州石化3个千万吨级炼油基地;原油加工能力从2000年的8000多万吨不断攀升,2007年已突破1.2亿吨。按照国家规划,未来3年内,将形成20个左右的千万吨级原油加工基地,届时,“炼油航母”分布大江南北。  相似文献   

12.
信息传真     
盘锦建设四大石化产品生产基地盘锦市正建设化肥、沥青、环烷基润滑油、合成树脂四大石化生产基地。据介绍,盘锦将通过引进高新技术重塑石化产业,拉长石化产业链条,由传统资源性产品向高附加值的石化产品深加工和精细化工产品方向发展。辽河油田是新中国成立后发现的第三大油田。盘锦就是因辽河油田而建的资源型城市。辽宁油田1970年正式开采,至2002年底已累计生产原油2.9亿吨,天然气435亿立方米,盘锦是目前是全国最大的稠油、高凝油生产基地。由于辽河油田的原油、天然气产量近年来已呈现逐年递减趋势,而建设上述四大石化生产基地则是市政…  相似文献   

13.
2009-2010年我国新增炼油能力6450万吨/年,而2009年国内成品油表观消费量仅增长0.9%。尽管如此,受多种因素的驱动,国内炼化行业争上新炼油项目、竞相扩充产能的势头依然未减。随着今后几年国内新增炼油能力的不断投产,成品油资源过剩的矛盾将愈加凸显,国内炼化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隐忧将更加突出:原油对外依存度不断增高;成品油市场调控难度加大;产品出口压力增加;新建产能无法高负荷运转;物流瓶颈和市场饱和使"北油南运"持续受阻;炼化企业库存居高难下。鉴于单纯依靠市场自我调节的作用不明显,建议政府站在"全国一盘棋"的角度,统筹调控产能增速,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提高成品油储备能力,扩大成品油管道运输能力,促进我国炼化行业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1日 由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和英荷壳牌公司分别出资50%在广东省惠州市创建的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宣布,该公司南海石化项目44.6亿美元的有限追索权定期贷款项目融资协议已经签署,将为年产80万吨乙烯裂解装置的建设提供资金。这是亚太地区有史以来成交的最大的私营项目融资,也是最大的中外合资企业项目融资。4日 目前我国单系列规模最大的对二甲苯(PX)装置——镇海炼化45万吨/年PX装置开车一次成功。至此,镇海炼化综合原油加工能力达到1600万吨,综合炼油能力居我国石化企业之首,成为我国最大的原油加工基地和成品油出口基地,进入世界…  相似文献   

15.
加快开发和增产国内原油、开拓和利用海外油气资源、发展炼油石化的规模化经营、建立战略石油储备体系、减员增效提高效率是实施中国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所在。力争国内原油产量稳中有升据BP2002年6月全球能源统计评论,中国为石油探明储量第11位国家,2001年探明储量33亿吨,占世界2.3%。中国是继日本之后亚太地区第2位最大的石油产品需求国。2001年石油消费量已达2.139亿吨。2001年中国原油净进口5370万吨(其中,伊朗为1085万吨,沙特阿拉伯为878万吨),成品油净进口2010万吨。1…  相似文献   

16.
日前,国家计委宣布再次上调成品油价格。国际油价变动固然是形成此次冲击波的根本原因,但我国现行原油采购、储备政策的种种弊端,也间接地“放大”了国际油价变动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力。调整我国原油采购、储备政策刻不容缓。   有关专家认为,在我国现行原油采购、储备政策框架下,既缺少国家行为的原油采购、储备,石化企业又受国家原油采购配额指标的制约,无法根据国际油价的涨跌变化灵活地采购、储备原油。今年 2月,虽然国际油价已攀升至 30美元 /桶,但石化企业迫于库中无油,再高的价格也必须认购。从这轮行情看,国际油价涨上了…  相似文献   

17.
关于优化我国原油资源配置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石油产品的需求、2005年和2010年我国原油加工能力需分别达到28500万吨和33500万吨、原油进口量将分别达到9000万吨和13500万吨,其中含硫原油进口量将分别达到6900万吨和10900万吨。目前我国原油资源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炼油企业平均规模偏小、集中度低。开工负荷低;含硫原油加工能力较低;原油及成品油储运设施建设滞后;体制因素制约原油资源的合理配置。为此,需要调整原油流向,优化资源配置;适时建设原油管线和深水码头、配套完善原油储运设施;强化成品油销售网络的配套建设、提高油品营销的竞争力。优化原油资源配置应采取的具体措施是:(1)加强质量和环保的监督力度、“十五”期间基本关停国内100万吨以下的小炼油厂;(2)对规模为100万吨以上至500万吨的炼油厂,要发展特色产品:(3)对一些有竞争能力的企业进行系统的综合配套并适当进行改扩建、建成一批千万吨级原油加工特别是含硫原油加工基地。  相似文献   

18.
8月7日,中国石油大连石化炼油基地建设最后一套新建装置——加氢裂化装置,实现了一次开车成功。此次开车成功,标志着原油一、二次加工能力达2050万吨/年的国内最大炼油基地全面投入运营,中国炼化企业发展登上新台阶;也意味着一个以大炼油项目为龙头的石化产业集群正在迅速崛起,在率先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征途上,大连市向环渤海地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炼化一体重要石化基地迈出坚实一步。  相似文献   

19.
李斌 《中国石化》2007,(12):36-37
海南炼油项目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根据我国炼油工业发展战略.调整炼油生产能力布局.巩固西南地区及沿海市场,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而建设的一个800万吨/年炼油厂。该项目位于海南省西北部的洋浦经济开发区,由15套工艺装置及其配套公用系统工程、30万吨级原油码头和10万吨级成品油码头及相应油品储运设施组成。海南炼油工程建设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速度、  相似文献   

20.
《天然气经济》2006,(2):71-73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加快油气干线管网和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逐步完善全国油气管线网络,建成西油东送、北油南运成品油管道,同时适时建设第二条西气东输管道及陆路进口油气管道。西油东送大动脉由西部原油成品油管道干线与中哈管道共同组成。其中,西部原油成品油管道西起乌鲁木齐市,途经新疆、甘肃两省区,终点到达兰州市。西部管道建成后。将以现代化的管道运输替代原有的铁路运输,将新疆境内的原油、成品油输送出疆:并将新疆境内、甘肃境内和东部地区、西南地区的成品油输送管道连接起来,从而形成西油东送、北油南调管网。目前,我国正增加投入,加快塔里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步伐,努力争取再拿到一批油气储量和产量,立足国内提高油气供应能力,与进口邻国天然气相结合,在条件成熟时尽快部署第二条西气东输大动脉。此外,由于我国石油进口量越来越大,因此必须加快石油资源保证能力的建设,其中就包括建设陆路进口油气管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