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致富信息     
玉米换代主体新品种──“登海1号”、“掖单22号”由我国著名玉米育种专家李登海培育的玉米新品种──登海1号、掖单22号,最近双双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专家们认为,这两新品种具有突破性,将成为我国跨世纪玉米换代新品种的主体品种。自1994年以来,这两个新品种连续4年在全国各地进行试种,对比实验,较对照品种大幅度增产。其中登海1号,1996年-1997年农业部黄淮海夏玉米新品种筛选试验中,平均亩产542.8公斤,比对照掖单2号平均增产27.5%,居第一位。1995年、1997年在全国玉米不同生态区安排试验600多处,产量结…  相似文献   

2.
备受投资者关注的登海种业,于4月18日开始登陆资本市场。随着登海种业的上市,李登海(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研究员)——这位与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并称“南袁北李”的“杂交玉米之父”,第一次被资本市场衡量出身价。由于李登海在玉米育种方面的科研能力在我国无人能敌,他执掌的登海种业在询价阶段,便以16.70元的发行价创出了中小板发行价格第一高,超过了当初苏宁电器16.33元的发行价格。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我国粮食生产的成就举世瞩目:以不足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我国粮食的高产稳产不能不提到两个重要人物:“南袁北李”,即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和玉米育种高产专家李登海。  相似文献   

4.
李登海,山东登海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研究员,被誉为“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他曾培育出100多个优良玉米杂交种.实现了玉米单产从100多公斤到1400多公斤的突破。多次刷新夏玉米高产纪录。然而今年的两院增选院士结果公布,李登海落选了,从而引发了公众对这位农民科学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11月19日从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悉.日前在上海闭幕的2005年亚太地区种子协会年会上,袁隆平院士被授予“APSA杰出研究成就奖”.同获此殊荣的还有我国著名玉米育种家李登海。  相似文献   

6.
扎根黄土再育灵珠──记全国著名玉米育种专家李登海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国家级拔尖人才、全国玉米专家组顾问、中共十四大代表、八届全国人大常委……,在当今中国农村,几乎没有一个人获得像莱州市农科院院长李登海那样一连串显赫的荣誉和地位。李登海确实...  相似文献   

7.
致富信息     
致富信息"8001"玉米自交系育成我国著名农民玉米育种专家,山东莱州市农业科学院院长李登海,历经4年又育成一个全新的玉米自交系──"8001",创出"加年轮"式育种模式,是一条"高速度、大跨越、大群落"的玉米育种新路。"8001"玉米是用一个玉米同源...  相似文献   

8.
日前.由农业部种植业专家顾问组、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农林科学院、山东农业大学和莱阳农学院等单位以魏义章为组长.王璞、赵久然为副组长共11位全国名玉米育种和栽培专家组成的验收鉴定组,对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叫新育成的超级玉米新品种“登海超试1号”(试验编号DH3719)进行了严格的实产验收,验收结果令人振奋:1.09亩高产田.实收产量1402.86公斤/亩!比李登海研究员1989年创造的世界夏玉米单产最高纪录1096.29公斤超出305.57公斤。  相似文献   

9.
<正>3月8日,记者在山东团的小组会议现场见到了李登海。与新中国同龄的他,也即将迎来70岁生日。40多年的育种生涯,他不断突破、刷新全国夏玉米高产纪录,2次创造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被业界誉为"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从1993年当选第8届全国人大代表后,这位被誉为"从玉米地走进人民大会堂"的科学家已连续当了6届全国人大代表。他始终为种业创新呼吁,为民族种业崛起发声。  相似文献   

10.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被誉为"从玉米地走进人民大会堂"的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主任李登海从1993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开始,已经是连续六届为促进种业创新、发展民族种业建言献策.他从事玉米育种攻关近50年,在我国率先创建民族种业,今年他特别关注种业立法的相关问题,希望可以像乡村振兴促进法那样,出台...  相似文献   

11.
正全国人大代表、登海种业实际控制人李登海是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40多年来,在他的攻关下,中国玉米品种不断迭代创新,创造了7次中国夏玉米单产记录和1次中国春玉米单产记录,两次世界夏玉米单产最高纪录。他虽没有大学文凭却是高等院校育种学科的博导,是振兴中国民族种业的引领者、实践者。  相似文献   

12.
在世界玉米栽培方面目前有两个高产纪录:一是美国先锋种子公司的创始人华莱士保持的世界春玉米高产纪录;另一个是我国玉米育种与高产栽培专家、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主任李登海,保持的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作为来自一线种子研发生产企业的人大代表,他将关注点落在了如何发展壮大种子企业上。  相似文献   

13.
2004年2月20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全国科技奖励大会上,李登海研究员主持选育的紧凑型玉米新品种掖单13号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领导人亲自为之颁奖,这是紧凑型玉米推广以来获得的最高等级的科技奖励,也是对李登海最高的褒奖。 李登海研究员现任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主任。全国人大第八、九届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九、十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  相似文献   

14.
头戴草帽、脚蹬胶鞋、身着工装,山东省莱州市高产玉米试验田里的李登海,怎么看都像一个地道的庄稼人。就是这样一位农民出身的科学家,连续41年不间断地探索玉米高产攻关研究,一次次刷新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李登海是共和国同龄人,曾任农业部种植业专家顾问组成员,现任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相似文献   

15.
“宋技师”像个清贫的农民,哪里像个“高级农艺师”。他57岁年纪,一米七的个子,不足六十公斤,本来就黑的脸,经长年累月田间奔走太阳暴晒,格外像个清贫的老头儿。
  他只是一个读过高中的双峰县农业局农科所临时工,凭着对农村的热爱,对农民的感情,33年如一日,守候着田野,在搞好全县60万亩耕地农业技术推广,高产示范基地的同时,坚持水稻育种研究。10年时间,先后研发培育出两个高产、高抗水稻品种,在湖南全省推广358万亩,增产粮食8950万公斤,为农民增收4027万元。  相似文献   

16.
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诉高密裕丰种业有限公司、高密市种子公司侵犯植物新品种权纠纷案前不久尘埃落定,这是山东省首例侵犯植物新品种权案。法官提醒说,植物新品种权作为知识产权的一种,同样受到法律保护。2000年,农业部授予莱州市农业科学院“登海9号”玉米植物新品种权,第二年,莱州市农业科学院将这一品种权转让给登海公司。高密裕丰种业有限公司和高密市种子公司生产、销售的玉米杂交种名称为“3119”,登海公司认为“3119”实际上就是“登海9号”,并提出鉴定申请。DNA技术鉴定,证明两者是同一品种。济南中级人民法院审理认为,高密市  相似文献   

17.
1997年春天,川北南充大地掀起了波澜壮阔的玉米潮。在美丽富饶的嘉陵江畔1.5万平方公里的沃土上,到处充满生机。这只为着一个目的:为了秋天的辉煌,为了农民的增收。为了夺取今年粮食恢复性增产,中共南充市委、市人民政府决定,在全市实施“玉米丰收工程”。全市玉米种植面积12.鹏万公顷,比上年增加9300多公顷。预计玉米产量4.5亿公斤,比去年4.04亿公斤增产11.38%。然而,当人们还沉浸在“玉米丰收工程”的喜悦之中时,却有人表示担忧:今年南充市已接收中央从关外调进专赌玉米1700万公斤,玉米工程的实施,将比去年净增玉米460…  相似文献   

18.
《江苏农村经济》2010,(9):30-31
2008年9月11日XX市农林行政执法人员接到举报称:XX供销合作社生产资料经营部所经营的“登海11号”玉米品种是非种植适宜区的玉米品种。执法人员到XX供销合作社生产资料经营部进行了现场查证,该经营部经营的“登海11号”玉米种是受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委托,  相似文献   

19.
与其他农业科学家不同的是,李登海自力更生创办了国内第一家育繁推一体化的民营种子企业——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其他科研院所不同的是,他创建的杂交玉米研究院花的不是国家财政的钱,多年来都是自己拿钱搞科研攻关。  相似文献   

20.
上小学时读过唐代诗人李绅两首“悯农诗”。其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其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两首千古传唱的短诗,是当年未作官时的李绅在对统治者生活荒淫糜烂深恶痛绝的心境下写出的杰作。令人遗憾的是,同一个李绅,在做了司空大官后,却把从前的“赤子心肠”撂在一边,过起了“一餐钱十千,艳女舞席前”的奢侈生活。当大诗人刘禹锡罢官回京时,李绅请其赴宴,桌上摆满山珍海味,还有娇娇靓女歌舞伴酒。愤世嫉俗、哀痛民生的刘禹锡当即写下了一首“七绝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