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都江堰市由于受自然、地理、历史等客观原因影响,工业基础薄弱,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而作为旅游业发展的新亮点,“农家乐”旅游在解决农村稳定、农业结构调整、农民致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此,我们对都江堰市“农家乐”旅游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认为“农家乐”旅游能增强旅游服务对农民就业的吸纳能力,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农家乐休闲旅游作为"接二连三"的现代农业新型业态,已成为改善农村环境、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研判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城乡居民消费需求,以及宁波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比较优势,本文提出在幸福美丽新家园建设中推进宁波农家乐休闲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和工作重点。农家乐休闲旅游作为"接二连三"的现代农业新型业态,已成为改善农村环境、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研判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城乡居民消费需求,以及宁波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比较优势,本文提出在幸福美丽新家园建设中推进宁波农家乐休闲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和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3.
农家乐是乡村旅游重要的环节,是农民利用自家院落依托乡村自然田园风光、当地民风、周边旅游景点为资本,以“吃农家饭、品农家菜、住农家屋、做农家活、享农家乐”的体验旅行;体现乡村“天然、质朴、安静”满足走出钢筋水泥城市,亲近自然的旅游方式。农家乐消费相对不高,符合十八大提出来的节俭要求,而且可以满足舒缓人的精神,受到城市人的欢迎和喜爱。体验农家乐是建设美丽新农村,提高农村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撑,对带动和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村风文明、村容村貌改变具有重要意义。发展乡村主题公园也是推动乡村农家乐、保护生态、改善人民生活,持续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4.
杨胜隽 《宁波通讯》2012,(21):34-35
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是依托农村自然生态,田园景观、民俗风情、特色精品农业、乡村人文资源,以“吃农家饭,住乡村屋、游田园景、享休闲乐”为主要特征,集休闲观光旅游、领略乡村风情、体验农耕文明于一体的农村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乡村旅游的国际研究为背景,全面综合地分析了"农家乐"发展的政策经验,通过对四川省成都市的"农家乐"进行SWOT分析,提出保证乡村旅游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吕坚 《宁波通讯》2012,(7):17-17
近年来,我市相对欠发达地区充分发挥资源、环境优势,大力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促进了农民创业增收致富。在这过程中,政府积极推动、坚持以农为本,确保农民增收、做好规范管理是农家乐休闲旅游业蓬勃发展、转型升级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7.
最近几年陕西省秦岭北麓“农家乐”发展速度非常迅猛,但是问题也层出不穷。本文从陕西省秦岭北麓“农家乐”目前经营状态入手,重点分析了“农家乐”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有关政府部门要加快制定全市“农家乐”产业发展规划,加强引导、明确标准,切实改变目前“农家乐”自发、无序的发展状况,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跟进基础设施建设,引导、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家乐”建设。同时用“文化”这张王牌提升“农家乐”的水平和档次,加强服务人员培训和环境卫生整治,增强“农家乐”对城市居民的持久吸引力。  相似文献   

8.
钟有娥 《中国经贸》2014,(22):214-214
结合靖安县地税部门积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助推“农家乐”旅游业和税收快速发展的实际,对如何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农家乐”旅游业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新型旅游方式,“农家乐”以农村为依托,在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农业结构、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缩小城乡差别和推动非农化进程等诸多方面都发挥了独特而显著的作用。本文从“农家乐”旅游发展音景入手,以浙江临安白沙村为例,基于大量的实地调研与访谈,对目前“农家乐”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展开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刘亭 《浙江经济》2014,(13):12-12
如何看待乡村生态经济的发展,还就是一个“融合发展”的路子:“产业融合”、“城乡融合”、“三生融合” 闲来无事,翻阅《浙江日报》,读到一篇关于杭州农村八大新业态的系列报道:农家乐、乡村休闲观光、现代民宿、运动休闲、农村电子商务、来料加工、养老养生产业、用益物权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