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兵 《魅力中国》2014,(23):355-355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产生的新的社会阶层,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人员: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和自由职业人员。新的社会阶层目前仅指改革开放以来新出现的六种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还会产生其他新的社会阶层,要把其他社会阶层中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这有利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从而提高我们党在全社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迅猛崛起 ,产生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党要加强和巩固自己的政治基础 ,就要着手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正确理解这一问题 ,必须加深对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和坚持党的理论基础的认识 ,准确把握中央的有关精神 ,积极审慎地做好有关工作。  相似文献   

3.
如何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发挥优势和作用,为促进宁波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服务,是新世纪新阶段统战工作新的着力点。本文通过对宁波地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基本特征、发展趋势以及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优势和作用的调查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4.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是新时期统战领域的新拓展。近年来,黄岩区通过搭建五大平台,创新五项机制,积极探索开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的新方式、新方法,推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健康成长,成为黄岩经济增长、自主创新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5.
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是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必然要求,是新世纪、新形势、新阶段的现实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对世界其他政党兴衰更替规律的历史性思考。要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和凝聚力,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就必须切实做好吸收新的社会阶层先进分子入党工作。  相似文献   

6.
苟宏安 《当代陕西》2001,(10):20-21
江总书记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上,关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允许私营企业主等六类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先进分子加入党组织的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说、政治学说和建党学说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转型中我国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理念,顺应民意,也符合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从社会学的角度而言,社会的和谐首先是社会结构要合理,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要形成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新的社会阶层结构也正在形成,但在当前的社会阶层结构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优化当前的社会阶层结构,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我国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8.
《浙江工商》2010,(2):47-47
2月8日下午,温州全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十统战工作联席(扩大)会议召开。温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长陈作荣在会上指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事业,是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新的着力点。要切实加强联席会议制度建设,规范工作机制,建立网络互动机制和人才培养锻炼机制,确保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长期持续有效地开展。要树立以人为本、促进发展、求同存异、和谐共进的理念,树立大统战观念,  相似文献   

9.
新的社会阶层是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一种新的社会群体,他们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全面开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统战工作,加强与他们的团结,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积极性,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企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及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新的社会阶层。对他们的属性和地位怎样看待?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明确指出:这些新社会阶层“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团结在一起,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相似文献   

11.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在国家政策推动下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原有的社会阶层结构重新分化和整合,新的社会阶层结构逐渐形成。社会阶层的变化在促进西北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的同时也引发了各种矛盾冲突。应对这样的情况,国家和政府必须站在全局的角度,预想到将会发生的变化,提前做好准备,将挑战转化成机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中国社会阶层变动加快,阶层利益关系多元化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政府政策的变化密切相关。中国社会阶层的新变化从执政党的合法性、执政党的社会整合功能、政党的法制化、执政党和参政党的关系等层面对中国政党制度构成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执政基础”是执政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执政基础问题的研究,增强执政党的执政基础是使执政党长久执政、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改革开放前,党的执政基础主要是“两个阶级一个阶层”;改革开放后,工人阶级作为阶级基础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民阶级作为主要的群众基础也发生了新变化,并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非公经济人士以及在非公经济领域从业的管理型和技术型知识分子、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新的驯业人群大量出现,逐渐发展成为各具群体特征和利益诉求的新的社会阶层,对社会管理和统战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科学分析宁波社会阶层结构发生的深刻变化,正确处理他们的利益诉求,充分发挥他们优势和作用,是当前宁波统战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广东宏大爆破股份有限公司309厂事件集体停工事件给公共管理提供了新的视角,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下国有企业劳动关系不再是单纯的人民内部矛盾,承认利益冲突和社会阶层分化是务实也是和谐社会应对机制的基石,博弈双方对权益的尊重是解决方案基础,工会是合法的桥梁。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分化与重组,在原有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基础上出现了六类新的社会阶层,这些阶层与原有社会阶层共同构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如何看待并且解决这些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必须认真面对的.  相似文献   

17.
加强执政党能力建设,提高党员素质,保持党的先进性,是巩固执政地位的基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新的社会阶层。这个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加入中国共产党引起广大人民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唐磊  路军 《改革与战略》2006,11(6):159-160
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与人的和谐,因此,和谐的社会阶层结构的培育就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关键。本文以济南市为例,在对当前社会阶层关系状况以及蕴含的危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论证了和谐社会阶层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并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阶层关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江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而且,许多人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之间流动频繁,人们的职业、身份经常变动。这种变化还会继续下去。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这些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通过诚实劳动和工作,通过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做出了贡献。他们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基于国家政策调整、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优化、对外开放扩大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社会阶层发生分化并呈现出构成多样性分化、地位强弱度排序、观念多元化碰撞的特征,衍生出许多新的社会阶层.我国社会阶层在发生分化的同时,既对社会产生了诸如推进政治民主建设、保持经济增长活力、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积极影响,也造成了挑战党的执政基础、拉大社会贫富差距、冲击主流意识形态此类的消极影响.为应对社会阶层分化带来的消极影响,党和国家需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着手,实施行之有效的举措,正确认识并把握我国社会阶层的分化,这对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